開元二十三年,突厥聯合四夷部落起兵反唐,我被任命為陣前參將領軍機事,邊關大將李全為主將,共率騎、弓、步軍十二萬討伐突厥。

時值早秋,李全已率一眾部將在西域都護府候命,我從京城一路趕來,方到營帳,李全便將軍事圖拿給我看,說道:“敵軍即將到達這裏,隻因糧草不足,還駐紮在漠北。”我仔細觀看了一會地圖,道:“這幾天****軍暫且就在這都護府駐紮,我軍糧草充足,城墩堅固,敵人不敢強攻,此次一戰,關乎我大唐軍威,許勝不許敗,且待我部下將兵器運到再與敵人決一死戰。”李全疑問道:“軍中長槍馬刀,衣凱甲胄不曾有缺,不知先生還要運什麼來呢?”我答道:“都護府中的兵器雖可禦敵卻不足以製敵,外夷多為騎兵,善於奔襲速戰,再者夷人民風彪悍,不畏死,長槍不足以對陣,臨來時,我在京師已命令司禦房造下三萬鐵黎拒馬槍,此槍柄長二十一尺,槍尖長約三尺,寬一尺五,邊有溝槽,帶鐵黎花齒,作戰時,由兩人共持,十隊一組,用來衝擊騎兵最是有效,如此,突厥騎兵就無用武之地了。”眾人喟服!

就這樣,我軍就在都護府部署了防禦,隻待鐵黎拒馬槍一到就與敵人開戰,大約過了半月有餘,鐵黎拒馬槍終於送到了我們手上。在這半月中,小股的突厥騎兵常常騷擾我軍,我軍將士苦於軍令不能出戰早已經窩了一肚子火了,現在兵器運至,一個個都搶著要跟突厥人決戰。我與李全一邊勸慰士兵們,叫他們稍安勿躁,先學會了鐵黎拒馬槍的用法再與敵人決戰不遲,一邊組織了軍中營將,先教他們鐵黎拒馬槍的用法,而後再由他們去教他們所管轄的士兵。

從突厥起兵作亂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雖然時常有小股騎兵來騷擾,可他們的主力卻遲遲不見蹤影。難道他們在準備什麼陰謀?但都護府是由大漠入關的必經之路啊!他們該不會蠢到去翻越長城吧,長城守將李明義可是威名遠播的勇將,撞他手上去,就長城上的地形突厥肯定大敗虧輸。這些情況都不可能,他們到底在準備什麼呢?我實在沒有頭緒,隻好去找李全商議,李全也拿不準,過了一會,李全才徐徐分析道:“突厥人多勇少謀,恐怕是他們內部出了什麼亂子吧?”我一聽,覺的這似乎是唯一的可能了,李全又道:“先生是軍機參將,何去何從,請先生下命令吧!”我沉思了一會,決絕道:“都護府左右皆是胡人之地,名義上受朝廷統治,可實際上,外族終究不服我漢人,一心想入主中原,今天我軍既已集結到此,不管敵人有什麼陰謀,我軍一定要血洗突厥,以震夷邦。傳我軍令,隻帶三萬鐵黎拒馬槍隊和兩萬騎兵出征,其餘人馬留此守城。”傳令兵匆匆離去,我又轉過頭對李全說道:“李將軍,你就留在城中守禦吧!外事交給我了。”李全搖頭道:“不,先生,您是文官,我才是武將,作戰的事應該交給我,怎麼能讓先生冒險呢?我笑道:“將軍隻知道我是一介文官,尚不知我武藝也不弱哩!放心,我也不是嫌命長了,沒有把握的事我是不會做的。”李全似乎還想說什麼,最後隻是看了我一眼,就走出營帳去了。

第二天,突厥人還是沒動靜,我也不管他們了,點齊了兵馬朝著大漠草原的深處——突厥人的棲身處就出發了,大概前行了十幾裏,忽然雷聲滾滾,我抬頭一看,晴空萬裏,不像要變天啊!不好,難道是……,隻見四周塵土飛揚,馬蹄聲如雷聲滾滾,撲麵而來,突厥人二十萬騎兵全出現了,轉眼間,我與出城的五萬戰士就被包圍在中間了。原來他們躲了這麼久玩的是這一手啊,看來我軍內部的探子早已經被他們滲入了內奸了。突厥可汗得意的看著我們,應該是為他的計謀得逞而自喜吧,可汗朝我做了個斬首的手勢,我輕蔑地一笑,對他豎了下小指頭,可汗大怒,發下了屠殺的命令,四周黑壓壓的騎兵一瞬間如潮水般湧來,我的士兵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非常冷靜,沒有絲毫慌亂,果真像李全說的一樣,他們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人才。眼見敵人逼近,我收回了思緒,手中長槍一舉,大喝道:“鐵黎拒馬槍陣,發動!”我一馬當先,怒吼一聲,衝入敵陣,我的身後亮起了一片銀光,我知道,那是槍陣時鐵黎拒馬槍發射出的反光。隻在一接觸間,鐵黎拒馬槍陣就如一陣旋風將一切來犯之敵橫掃、貫穿,突厥騎兵一波接一波地潰敗,我已經看到可汗臉上害怕的神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