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至半酣,佯謂楚將軍曰:“吾奉秦王命,前來伐楚,今無計可施,汝眾將軍何計捉得楚王?吾必奏知秦王,必然重賞將軍也!”楚部將言曰:“敗兵之將,不可言計。”翦曰:“將軍可引吾佯作項燕之兵,叫開城門而入,此便是將軍之功也!”楚將曰:“願從將軍之令!”王翦大喜,於是,楚軍在前,秦軍在後,前至楚都城下叫門。守門將認是自家楚兵,遂開城門。王翦揮手招軍,殺入城內,百姓聞知,盡皆閉門。
卻說楚王在宮,聞知急報,秦兵入城,遂引後妃出外欲降,正遇著王翦被拿住,傳令鳴金收軍。王翦升帳,出榜安民訖,楚王負芻等革為黔首,徙置異域。
次日,以其地改為楚郡,分兵定守。王翦遂自領軍回朝,入見秦王,具奏滅楚,秦王大喜!加封王翦侯爵位,乃謂王翦曰:“朕使蒙驁領兵伐燕,整歲不見功,朕欲用卿再領兵戰,卿意若何?”王翦曰:“今臣年邁,偶然疾作,不能行兵,臣令小兒王賁引兵代臣,必可伐燕也!”王曰:“善!”遂令王賁為將,領兵前去伐燕。卻說王賁引軍至遼東,合蒙驁之兵,殺奔燕都城下。燕王親持大兵,出城來迎。兩馬相交,不上二十餘合,被王賁用箭將燕王射翻落馬,眾將上前擒住,王賁鳴金收軍,入城安民,執燕王家屬,還見秦王。秦王大悅!遂將燕王廢為庶人,徙置遠域。次日,秦王複以王賁為將,引兵伐齊,是日領兵,出朝就行。
卻說王賁,領兵詐稱巡撫燕地,從南攻齊,將兵直抵齊都,離城一百餘裏下寨。齊之群臣奏知,王曰:“今朕城郭不完,兵甲不堅,怎能具兵出迎,汝等大臣,有何妙策?”群臣奏曰:“今我齊都,積有三十年之糧,亦有數萬精兵,不如堅守,待其師老,然後以奇兵擊之,可保此城!”齊王曰:“其計甚善!”遂分兵鎮守各處險隘,並不動兵。王賁見其堅守不出,遂生一計,遣使詐稱秦王詔命,誘說齊王曰:“齊王肯降,封五百裏之地,如不肯從,遂起傾國之兵來征!朕見觀大國之王,今去其五,何愁一邑之城不平?”使傳詔至,齊王讀詔心中甚憂,遂與群臣議降,即帶文武百官,親入鹹陽,朝見秦王,出城欲行,王賁引兵而臨,將齊王與百官盡行拿下,領兵入城,安民定守,卻將齊王家屬,徙置遠方,至鬆柏林間,糧盡無食,全族餓死。王賁領兵歸,秦王大喜!重賞王賁,秦王曰:“今六國皆降而滅!天下統一,萬民之幸也!”廣排大宴,以賞群臣。自是天下一統歸秦。
附髯仙讀《列國誌》詩:
卜世雖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
綿延過曆緣忠厚,陵替隨波為倒顛。
六國媚秦甘北麵,二周失祀恨東遷。
總觀千古興亡局,盡在朝中用佞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