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相見(1 / 2)

其實,宋竹也不是宋家第一個進宮覲見的女兒了——她還很小的時候,宋大姐宋苓就因為才名驚動兩京,特意被召進宮中數次,太後、聖人都是極為賞識她的才學,甚至連官家都是見了她一麵,賞賜下來的綢緞珍玩,一直到數年後都還支撐起了宋家在京城的麵子。【本書由】而若是宋苡長成的時候人還在東京,以小道消息中,宮裏對她繡藝的喜愛,被兩宮召見也是十拿九穩的事。不過宋竹的確沒有想到,自己會純粹因為生得漂亮,受到被召見的殊榮。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在被兩宮召見以前,她姐姐雖然有名,但卻沒到名動天下的程度,而已經召見,頓時成為南北馳名的大才女,名聲甚至在一時間蓋過了大哥宋桑,直到大哥中了狀元,方才是趕上了大姐的名氣。如果說她之前隻是以美貌聞名的話,隻怕這一番覲見之後,‘兩京第一美’這樣帶有強烈噱頭色彩的稱號,就要落到身上了,甚至是進宮時的一些小事,也會被當作傳奇軼事在天下傳誦。這些事情都曾發生在宋苓身上,宋竹就是旁觀著長大的,對這種過程,當然也是一清二楚。

如果是從前,她可能還會期待一下,現在親事幾乎已經說定,對於進宮,宋竹便是避之惟恐不及了。可惜,宮中來人召見,她也不可能稱病不去,否則若是宮裏派了禦醫過來,豈不是犯下了‘欺君之罪’?

和宋苓入宮時一樣,定下時間以後,便有宮人被派到王家,教導宋竹覲見時的禮節,又賞賜了進宮時該穿的衣服,這都是多年來不成文的規矩,宋竹除了小心配合著,也沒有多做什麼。甚至包括宋先生都沒怎麼當回事:兩宮一直都有召見才女、美人的習慣,甚至是以賢淑聞名的大家娘子都有被召見的可能,這也是身為國母勉勵女子的職責之一,一般來說,是沒有什麼特別意圖的。宋竹的美貌若是傳到了她們耳朵裏,知道又是宋家女,那麼好奇心起,請來一見,也沒有什麼。

到了說定的日子,一大早就有人從宮裏來接她了,又幫著宋竹換好了衣裳,檢查了無甚失禮處,這才將她領上宮車,一群宮人前呼後擁,將她送入宮城之中。宋竹其實也沒感覺到多少出奇之處,下了車以後走了一段,也就覺得是個洛陽大戶人家的花園,頂多就是大些、精致些而已,很多樓閣看來年久,連裝飾都黯淡了幾分,還不如齊國公府、越國公府那麼金碧輝煌呢。

兩宮雖然都想見她,但是卻不會為了她而湊在一起,宋竹先被帶到太後居住的清仁宮裏,行了禮以後,太後讓她抬起臉,細看了一番,果然滿是喜歡,連連誇獎道,“真是人間罕見、天仙下凡一般殊絕的容色。”

這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婆婆,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但還是看得出年輕時必定是個美人,是以老了看來也十分可親,笑眯眯的沒有一點架子,讓宋竹在自己下首坐了,問的也都是些家長裏短,什麼時候到東京,讀的什麼書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宋竹當然隨便都能回答上來,她心裏一點淡淡的緊張,也跟著消散了——這就和上別家拉家常一個感覺,而且周太後的做派,就如同齊國夫人一般得體,自然絕沒有餘留守一家的粗俗作風。和一般應酬有差的,也就是答話時要謹慎注意禮儀,不能有僭越的用詞出現而已。

兩人說了一通話,周太後笑眯眯地把她誇了又誇,“真是看不夠,若是你能托生到宮裏,天天帶在身邊給我老婆子瞧著,那便好了。”

宋竹舉止得體,生得又好,走到哪裏都是聽人誇獎,聽慣了耳朵也滑,一時沒當回事,隻是淺笑以對,眾宮人在一邊齊聲附和。——等到她回味出有點不對的時候,周太後已是跳過了這個話題,又問起了宋苓、宋苡的事情,把她們倆也是一通好誇,又道,“隻怕皇後是等得心急了,你先去見她一麵吧,一會再到我這裏來說說話。”

宋竹也知道,老人家吃完飯按例都是要午睡一番的,此時差遣她去皇後那裏,正當其時。她起身告辭,一路都在琢磨太後的話,想了想,又覺得是自己多心了:太後怎麼說都是周家出來的,周家現在完全是押寶在陳珚身上了,這份擔心,應當是很多餘的。

一行人在路上走了一陣,忽然前頭有人回來道,“娘子請先回避,四公子、七公子過來了。”

偏偏倉促之間,夾道中又無處回避,還好宋竹帶了蓋頭,眾人連忙伺候她戴上了,又將她團團圍住,做了人肉屏風,倒也免去了少年男女相見的‘非禮’情景。——雖然世俗也常有十五歲以上的少男少女見麵、說話的,但在宮中禮製要更加嚴格,過了十五歲,就是親兄妹都不易相見,更不說宋竹這樣的外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