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變質的食物常會有致癌物質,如亞硝酸胺等,經常吃它可導致食道癌的發生。

自80年代起,科學家發現癌基因。在正常情況下,癌基因處於抑製狀態。但在外界致癌物的作用下,如感染病毒、放射線的照射等,癌基因可相繼被激活,出現過量表達,引起細胞變化,導致腫瘤形成。

癌症可以預防和治療嗎?

減少癌症的發生主要依靠自己,有些是可以預防的,如不吸煙,少喝酒,避免性傳播病毒感染,避免過多的性夥伴,注意飲食衛生,科學鍛煉身體,定期檢查身體。

目前,對腫瘤病人的治療,有外科療法、放射療法、化學療法、免疫療法和溫熱療法等。其中以外科療法結合放射療法和化學療法為主,即將腫瘤切除,然後進行放射療法和化學療法。許多癌症在早期或中期發現,是可以治愈的。

我國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的方法,治療效果比過去有很大的提高,即使是晚期癌症,經過合理的治療,也可以延長生命。因此癌症患者要充滿信心,增強鬥誌,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才有利於治療和康複。加強營養對治療癌症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手術治療,放射治療,還是中醫中藥治療或其他新法治療,都需要通過良好的營養,才能提高和鞏固治療效果。

祖國醫學對腫瘤的認識是更重視整體性。中醫認為癌症的發生與發展,是一個邪正相爭的過程。患者整體多表現為正虛,而癌症病灶則多表現為邪實。在治療上多采用扶正培本抗癌,提高治療生存率。用中藥及化療的方法治療肺癌、胃癌、食道癌、原發性肝癌等,病人的生存率比單用化療、西藥或放療都好,並且可以減輕放療或化療的毒副反應。

近來,科學家提出利用質子、介子治療腫瘤。質子治癌的優點,可以根據癌塊在體內的位置,選擇質子的能量,使射線正好對準癌塊中心位置,這樣對正常細胞的殺傷很小;介子破壞癌組織細胞的複原比正常組織細胞多,同時破壞癌細胞的效果高於常用的X射線等。實驗顯示,介子對惡性腦瘤、前列腺癌和軟組織癌的治療效果較好。不過,利用質子、介子治療的效果要獲得臨床上的證明,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相信它將成為目前對棘手的癌症極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隨著對癌基因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還發現在細胞癌變過程中,除了癌基因的激活和調節序列失調外,還與另一類在功能上與癌基因相反的DNA序列有關,它們在致癌過程中起隱性作用,這就是腫瘤抑製基因。目前已知一種腫瘤抑製基因P53,它們在抑製腫瘤細胞的增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抑製基因的發現及它們對細胞增殖、細胞周期調控的研究,為癌症的治療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雖然要確定哪一種基因是最有效的抗癌基因,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們攻克腫瘤已經為時不遠了。

自殺土豆與可吃疫苗

上一世紀,黑爾蘭的土豆患的晚育病,隻是病毒給土豆帶來巨大損害中的一個例子。當時的土豆晚育病發展到最嚴重時,導致了一場人們所稱的“土豆饑荒”。

農場主最忌諱的是農作物受到病毒感染,如果不大量噴射農藥的話,病毒可以從土豆蔓延到所有的莊稼,因而使農場主蒙受大量的經濟損失。

最近,德國科學家已經研製成功一種通過基因控製生產出來的土豆。這種土豆在受到病毒感染後會“自殺”。這不僅能製止像土豆晚育病那樣的流行病的蔓延,而且對保護其他農作物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這些研究人員在培植新型土豆的過程中,應用了一種通常在土壤細菌中所含的基因,這種基因能產生一種被稱為巴內斯的蛋白質。巴內斯蛋白質具有阻止細胞分裂的作用。因此,當產生巴內斯蛋白質時,它的細胞實際上就開始自殺。這種基因被複製後,被植於受試土豆中。從事該研究的塔克教授解釋說,當一種病原體進入含有巴內斯蛋白質的土豆時,土豆將會識別這種病原體,並促使其產生更多的巴內斯蛋白質。從而使受到感染的細胞很快自殺。這種情形隻有當土豆能夠識別出病原體時才會發生。因此,土豆對於不同的病毒必須具有特定的特征標記。當一種病毒襲擊土豆時,相應的特征標記就會自行刺激巴內斯蛋白質的產生,而土豆總體則應該是健康的。這種基因隻應該在受到感染的細胞中被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