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放“流感”

每年冬末春初,醫院總是達到人滿為患的程度,這些患者中十之七八都是流行性感冒患者。流行性感冒與我們經常說的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呢?流行性感冒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也許許多人都對這兩個問題不屑一顧,認為流行性感冒隻不過是感冒的一種,流感等於感冒。其實不然,感冒與流感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傳染性上,流感具有傳染性,而感冒卻不具有。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當人體由於過度疲勞或者受涼等原因造成自身抵抗能力下降時,潛藏在人體內的感冒病毒就會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感染,引發打噴嚏、鼻塞、咳嗽等症狀,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感冒。而流感則截然不同。流感是由目前已確定的甲、乙、丙三型病毒或其變異感染呼吸道引起的,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並且發病很快,病人往往出現發燒、劇烈頭痛、全身酸痛,並伴有輕微的咳嗽、鼻塞等症狀,常被誤以為是感冒而被忽視,結果引發大範圍的傳染流行。1918年到1977年,全世界共發生5次大流行,其中1918年的一次大流行就造成了200萬人死亡,簡直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的人數還多。當時在一年的時間裏,流感從一個地區發現蔓延到了全世界大流行,將近有5億人口受到了感染,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誠然,在科技發展的今天,流感不大可能造成像過去那樣慘重的損失,但它仍然會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帶來許多不便,有時甚至會造成流感患者的死亡。據香港傳媒前不久報道:香港首次發現一名3歲兒童染上以往隻感染鳥雀及雞的甲類流行性感冒病毒後,因多種並發症不治死亡。因此,對於流感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

有人會說了,流感也沒有什麼可怕的,乙肝、肺結核等傳染病都有預防疫苗,我們不也可以照樣打流感疫苗來預防流感嗎?不過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應該說人類尚不能預防流感。在過去的30年裏,製造商們利用流行病學知識研製生產了多種流感疫苗,使之產生對病毒不斷改變外衣殼的抗體。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疫苗可能隻在一個流感季節有效。流感病毒幾乎每年都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以哄騙我們的免疫係統,引起我們熟悉的發燒、鼻塞和肌肉酸痛等症狀,讓我們難以確認哪一種流感病毒菌株將在即將來臨的流感季節占支配地位。不過這一切將成為曆史,現在一種新的製造疫苗的方法可能會改變這一切,這就是新型的DNA疫苗。美國馬裏蘭貝塞斯達國家變態與傳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新型的DNA疫苗具有識別多種流感病毒菌株的能力,這樣它的預防效果就很好了,它就能預防流感的發生了。科學家們認為製造DNA疫苗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新接種法,但現在DNA疫苗距離普遍使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科學技術的進步日新月異,相信人類製伏流感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人類惡魔——癌症

腫瘤是人體某些組織的細胞,由於機體內外因素引起細胞的分化和增生而形成的腫塊。人體除了頭發和指甲外,任何部位都可以發生腫瘤。

腫瘤可分兩大類。一類為良性腫瘤,對人體危害不大,手術切除就可以治好,並且日後不複發。另一類為非良性也稱惡性腫瘤,人們習慣稱它為癌症。

癌症病變就像螃蟹一樣堅硬和橫行霸道,向四周侵犯,而且發展非常快,手術切除後常複發,給人的生命帶來嚴重威脅。

癌症發生在人群中分布的情況是這樣的:少年兒童期最常見的是白血病,或惡性淋巴瘤;青年期常見的是肝癌和白血病;中年和老年期,則以胃癌、食道癌、宮頸癌、肝癌、肺癌和乳腺癌等為常見,並且癌症的發病率為男性多於女性。

為什麼會發生癌症呢?

癌症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目前,人們對癌症發生的原因,還不完全清楚,但已發現許多癌症基因,如侏儒、黑瘤、腎癌和囊性纖維變性基因等。這些發現,可使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癌症發生的機理,改進療法。但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個人精神受刺激,情緒非常低落時,他的免疫功能就低下,人體對外界某些致癌因素就會失去防禦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發生癌症。

香煙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可導致肺癌。目前,我國有3億多煙民,被動吸煙者近4億多人,到下一世紀,我國將有440萬人死於吸煙。煙是肺癌、心腦血管病及慢性阻塞肺氣腫等主要疾病的殺手。現在吸煙的青少年,將在下世紀飽嚐由煙害帶給他們的疾病的痛苦,這點是不可忽視的。吸煙害己又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