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越來越嚴重的反裝甲威脅,坦克僅僅依靠傳統的裝甲進行防護已經難以維持生存。要想生存就必須另辟蹊徑,電裝甲就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電裝甲能在來襲炮彈或導彈擊中坦克之前,由高壓電流生成強磁場屏蔽坦克,擊毀來襲炮彈或導彈。高壓電主要依靠高能量密度的高壓電容器組產生。同時,電裝甲係統還能通過發現敵人激光測距機的激光信號,提前判定可能的威脅,並向這些有威脅的方向發射煙幕彈,以屏,蔽敵人的視線。預計在2015年前後可能會出現采用電裝甲的坦克。例如,美國陸軍提出的一種40噸重的未來坦克方案,其車體兩側和炮塔正麵就采用了複合裝甲和電磁裝甲組成的裝甲係統。

從目前研製情況看,未來的電裝甲有自動激活電磁裝甲、主動電磁裝甲和電熱裝甲等類型。自動激活電磁裝甲的原理是,整個係統由位於主裝甲外側的兩塊薄鋼板和高壓電容器組成,有一定間隔距離的兩塊薄鋼板中的二坎接地,另一塊與高壓電容器組相連。當破甲彈的射流或穿甲彈的彈頭穿過兩薄鋼板時,就會使兩塊薄鋼板之間的電路連通,從向導致電容器組放電,通過射流和彈頭的電流引起射流發散或彈頭振動、膨脹和斷裂,從而避免主裝甲被擊穿。

主動電磁裝甲由探測器係統、計算機控製係統、電容器組和鋼板發射裝置組成。一旦探測器發現抵近的炮彈或導彈,計算機控製係統就指令開關接通電容器組,電容器組便向電感發射裝置的線圈輸出強大脈衝電流,於是發射裝置就朝炮彈或導彈的飛行路線上投出一塊鋼板,以便撞毀它們或使它們偏離飛行路線而射偏。再就是毀壞或引爆裝藥戰鬥部。

電熱裝甲的組成與自動激活電磁裝甲類似,隻不過是位於主裝甲前的兩塊薄金屬板之間的間隔較小,而旦其間確一層絕緣材料。當破甲彈的射流或穿甲彈的彈頭穿過兩塊薄金屬扳時,電容器放電,使絕緣材料迅速受熱膨脹,朝兩邊推壓薄金屬板,幹擾和破壞射流或彈頭的侵入。

隨著車用小型大功率發電機、電動機、整流器、將直流電變成交流電的變流器、大功率脈衝電流發生器和電能存儲器技術的進步,2020年前後會出現采用混合型的)電磁炮和由被動複合裝甲與電裝甲組成的裝甲係統的全電坦克。屆時這種全電坦克的攻擊和防護能力將得到空前提高。

給坦克插上翅膀

為坦克插上翅膀,使其如虎添翼,向來為人們所憧憬。空地坦克就是西方近來提出的一個新概念。這種薪概念認為,把直升機的運輸性能與地麵戰鬥車輛的戰鬥性能合二為一,也就是說,把直升機的戰役機動性與坦克的戰術機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是坦克裝甲戰鬥車輛的發展方向;

按照這種設想製成的空地坦克,既能像直升機那樣:陝速遠距離機動,少受甚至不受複雜地形的限製,又能像坦克那樣固守陣地,抗擊敵裝甲部隊的進攻。這樣,空地坦克將把直升機和坦克的長處兼收並蓄,同時摒除了兩者的短處。

在20世紀60年代,反坦克導彈對坦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又一次激起了對坦克進行重新設計的熱潮。20世紀60年代末,當時的聯邦德國提出了超高機動性思想,要求按此思想製成的超高機動性能的履帶式坦克的最高越野時速高達60~90千米。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坦克的越野機動性和靈活性,使之能采取規避動作,對付當時飛行速度還比較低的反坦克導彈。聯邦德國陸軍中負責部隊作戰編製;武器裝備及後勤保障等研究工作的部門,根據超高機動性思想,聯想到直升機,提出了“飛行坦克”的概念。飛行坦克就是一種具有直升機戰役機動性的戰鬥車輛。後來,由於複合裝甲問世,坦克對破甲彈的防護力有了顯著增強,又一次證明了坦克仍有很強的生命力。此後,超高機動性思想以及超高機動性履帶式坦克的實驗流產,“飛行坦克”的概念也隨之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