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們都沒有錯。4500年前建造金字塔時,北天極是在天龍α附近,或者說天龍α是當時的“北極星”。司馬遷也沒有錯,因為當年離北天極最近的是小熊γ或β。這說明北天極在慢慢移動!這種移動在天文上稱為“歲差”。“歲差”的原因在於我們地球的本身。地球在宇宙空間自轉,好像一個兒童玩的陀螺,倘若從旁給轉動著的陀螺加一個力,例如敲擊它一下,它就會擺動起來,陀螺的自轉軸會在空中畫出一個圓錐麵。地球這個陀螺很大,但它也受到太陽、月亮或其他大行星(如木星)的引力,這種引力都是外麵加給它的“橫向力”。因而,地球也像陀螺那樣,自轉軸在空中打轉。而北天極是在地球自轉軸的延長線上的,因此,北天極必然會以北黃極為中心,按照逆時針方向慢慢移動。根據天文學家的測算,它移動的速度平均為每年50″,或每72年1°。1年不多,1500年就有20°之多。按此速度還可知,它大約每26000年轉1圈,如果把北京猿人生活的時代定為50多萬年前,那至今它已轉了20圈了!

由此可知,小熊α充任北極星的角色並非自古有之,而且也不是“終身製”。事實上,我國宋代天文學家當時已測得勾陳一即小熊α離開北天極有6°之遠,一直到1940年它才與北天極靠近到1°左右。現在約為50′,並還在以每年15′的速度繼續靠近,大約在公元2100年時它離北天極不到半度。但此後就要走“下坡路”了,到公元750O年時,北極星已讓位給仙王α(中名天鉤五)。再過15000年,北極星的“桂冠”還會套到織女的頭上。湊巧,那時老人星將坐鎮在南天極,成為南極星。

北極的變動也會引起黃道、赤道變化;從一些天文符號中也可發現一些端倪:天文上春分點的符號是“γ”,這分明是彎彎的羊角,是白羊座的標誌,但實際上,現在春分點卻在雙魚座。究其原因,這些符號是距今2000多年前定的,當時的春分點就在白羊宮。2000多年過去了,它西移的角度是:

2000年×50″=28°

春分點的移動給天文上帶來了不少麻煩——恒星的坐標(主要是赤經)在變化,所以在精密的天文測量中,對於恒星的坐標非得消除這個因素。然而事情總是有利有弊的,它也可為考證一些天文事件的時間提供必要的證據。

“天狼星人”考察地球

天狼星的燦燦星光一直吸引著天文學家。現在知道,天狼離我們隻86光年,在亮星中它是僅次於比鄰星(南門二)的“亞軍”。天狼的半徑比太陽略大,約為120萬公裏(太陽半徑的17倍),其表麵溫度在11000度左右。

關於天狼,還有許多神奇的故事和科學之謎。例如1862年,人們發現繞天狼轉動的伴星上的物質“重”得不可思議,一段粉筆頭那樣大小的東西,竟重達100多千克!到了20世紀,天狼B又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第二個天文證據——引力紅移;而研究天體演化的科學家又從中發現了“演化佯謬”……在眾多的有關天狼的謎團中,最撲朔迷離的是有關“天狼星人”的故事。事情發端於20世紀30年代,當時法國有兩位人類學家格雷奧勒和達特萊,為了探索有關人類的起源和進化,這兩個頗有獻身精神的科學勇士從開羅出發,經過艱苦的跋涉,來到了現馬裏共和國的達貢地區(當時是法屬殖民地),這兒那時還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他們為了科學,摒棄了一切偏見和殖民者的傲慢,克服了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與原始部落中的達貢人一起勞動、狩獵、生活,為達貢人治病,幫他們改善居住條件。他們一住就是20年,逐步取得了達貢人的信任和尊重。達貢人決定把他們部族中的“最高機密”告訴這兩位白人。他們推選出四個最有聲望的長者,同兩位白人舉行了會談。會談的氣氛十分嚴肅而神秘,老人們用特殊的山加語向他們講述了自己所知的天文知識:地球及其他行星都在繞太陽轉動,軌道都是橢圓;而且地球像一個陀螺那樣,一邊旋轉一邊向前跑;月亮則是一個“幹旱和死寂的星球”;木星有4顆衛星,土星有光環……這一切,使兩位人類學家感到無比新奇,哪知下麵達貢人還有更令人吃驚的故事。

四位老人說,天狼星本身是兩顆星,一大一小,小星繞大星轉動,正像地球繞太陽轉動一樣。其中一位還用手杖隨手在地上畫了一個橢圓,並在橢圓焦點上畫上一個大黑點表示大星,而在橢圓另一端標上了許多小黑點,以表示小星在軌道上的運動。小星的軌道周期按兩倍算正好是100年。他們還說,這顆小的伴星是“世界一切事物的開端和歸宿,它是天上最小而又是最重的星星。在地球上怎麼也找不到這樣大密度的物質”。當然他們還講了許多荒誕不經、光怪陸離的故事。

格雷奧勒和達特萊被這些故事激動得幾夜無法入眠,他們不久即收拾行裝回到法國,並把這些曠古奇聞整理成文,在《非洲科學雜誌》上發表了出來!頓時,西方世界引起了轟動:連文字還沒有的達貢人怎麼有如此豐富的天文知識?原始部落怎會知道天狼星的奧秘?要知道,西方也是到1862年才第一次知道白矮星,而且直到20世紀50年代(即文章發表時),還有不少人因無法想象如此巨大的密度而傾向否認觀測資料。

再說,20世紀50年代也是“飛碟(UFO)事件初露頭角之時,各種難以想象、駭人聽聞的飛碟報告使人眼花繚亂、達貢人的新聞更使UFO披上了神奇的色彩,於是,有關“天狼星人”的各種神話也不脛而走……

當時美國考古學家坦普爾,為了研究這個問題,循著20年前法國人的足跡再訪馬裏,並在達貢地區住了8年。8年中,他與許多達貢老人及祭司進行了深談,並搜集了許多實物,回來後寫出了一本很有影響的著作《天狼星的奧秘》。該書封麵上有一句話:“來自天狼伴星上的智慧生命訪問過地球嗎?”書中,作者結合了達貢人的神話故事,繪聲繪色地描繪了“天狼星人”當初降臨地球的情景,並認為達貢人所講的“主神諾墨”就是那些駕馭宇宙飛船而來的“天狼星人”,正是這些天外來客把那些天文知識傳授給了達貢人。那本書中,作者把“天狼星人”描繪成似海豚那樣的、又有些像“美人魚”的怪物,它們上半身似人形,下半截卻是魚身,除了嘴巴以外,還另有一個通氣的孔……

“宇宙人”的問題始終是激動人心的話題,坦普爾的著作至今還有廣泛的讀者。然而,願望不能代替現實,仔細推敲便可看出其中種種破綻:達貢人的那些“天文知識”,即使在20世紀30年代也顯得過時陳舊了,因為當時人們已知了九大行星,衛星數已達25顆,木衛不是4個而是9個。再說從天體演化看,天狼星伴星的年齡不會超過3億“歲”。這樣短暫的時間內,行星上根本還來不及孕育出生命來,更何況是智慧生命!

那麼如何解釋達貢人的知識呢?看來一種可能是,在格雷奧勒和達特萊之前,已經有一些西方傳教士到達過西非的原始部落(我國明清亦有許多西方傳教士來華,講述過許多西方天文知識),正是他們給達貢人傳授了有限的天文知識,而達貢人又攙進了神話和傳說,這才“誕生”了“天狼星人”。

天狼星和它的“多情伴侶”

就像人世間有很多相親相愛、形影不離的多情伴侶一樣,天上的恒星中有很多是成對生存的。天文學家稱它們為“雙星”。據粗略的統計結果,在恒星總數中約有40%是雙星。

在每一組雙星之間,一般都存在某種物理上的聯係。例如,兩顆星圍繞著它們的共同質心旋轉,相互之間有物質傳遞等。但有時有兩顆“看起來”靠得很近的星,它們隻是出現在我們的同一條視線上,實際上它們可能相距很遠,相互之間也沒有任何物質傳遞,這就是“假”雙星了。

天空中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大犬座α),就是典型的雙星。它的伴星是一顆白矮星,它們在不停地圍繞著共同的質心旋轉。1844年,德國天文學家貝塞爾發現天狼星自行的軌道不是直線而是螺旋線狀。他推測天狼星可能有一顆看不見的伴星,它們因為相互之間的引力作用產生了附加的旋轉,這使天狼星自行軌道發生了變形。事實上,以我們的月亮為例就可以說明這一點。月亮在不停地繞地球旋轉,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來,月亮的運行軌道是閉合的橢圓;但是,假如有人能站在太陽的位置上觀察月亮的運動,他會看到月亮一方麵繞地球旋轉,一方麵又跟隨地球一起繞太陽公轉。這樣,月亮的運行軌跡就不是閉合的橢圓,而是一圈螺旋線了。在使用了較大口徑的望遠鏡觀察之後,人們發現通過望遠鏡可以直接看到天狼星的這顆伴星。這樣,貝塞爾的看法也終於得到了直接證實。對於更多的距離遙遠的恒星,人們雖然不能直接觀察到它們有伴星,卻可以從間接的證據中判斷出它們屬於雙星。交食雙星就是其中的一種。直接看上去它們似是一顆單星,然而其亮度卻在周期性地不斷變化。在仔細觀察、分析之後,天文學家們認為這種周期性亮度變化是兩顆星相互掩食的結果。當兩顆星不發生相互遮擋的時候,光度處於最大;當較暗的子星擋住較亮的子星時,光度處於主極小;當較亮的子星擋住較暗的子星時,光度出現次極小。前文所述的食變星大陵五是最早被發現的一顆交食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