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的奇特的橫條花紋

圍繞太陽的九個行星之中最大的是木星,木星的直徑142800千米,體積為地球的1320倍,重量是地球的318倍。如果我們把地球縮小到10厘米直徑的小柚子那樣大,那麼木星就相當於一個直徑為1米多的大氣球了。

木星距離太陽平均為778380000千米,並以每秒13千米的速度,在軌道上飛跑著。

從地球上看,木星最亮的時候是負25等星。它不眨眼地輝映著金色的光芒。

在夜空星星當中,它的光度僅次於金星,因此非常顯眼。在西方,人們以最高的天神“丘皮特”給它命名,表示對它的尊敬。

用望遠鏡看木星,可以看到在它的表麵上,連續不斷地漂浮著明亮的橫條花紋。在赤道一帶,亮條很寬,呈紅金色。在這個亮條的上下方還有幾條紅褐色和純白色的亮條,其中也有深綠色的,都和赤道平行。這些亮條從東向西以很大的速度不斷地移動,整個兒裹住了木星的表麵,這些橫條花紋究竟是什麼呢?

木星的特厚的大氣層

木星的體積很大,引力也比地球大254倍,外部是特厚的一層大氣圈。大氣的厚度有10000多千米,超過地球的10倍。這些大氣是很輕的氣體,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大氣中也存在很多氨氣和甲烷,這些氣體形成了大塊密雲,漂浮在大氣中。

木星表麵的溫度大約為零下140℃,這樣的低溫,氫和氦是不會凍成冰的。可是氨氣和水分等有可能凍成霜粒,並凍結成很厚的雲。

用望遠鏡看到的木星表麵,是這些密雲的頂端,它反射太陽光,造成了木星的色帶。

包圍木星的雲層有厚有薄,雲層較厚的部分,反射太陽光強,看起來是金黃色間有少許紅色;雲層薄的部分,太陽光通過其中以後反射出來的量較少,看起來就較暗。明暗相間形成了美麗的橫條花紋。

木星大紅斑之謎

在木星表麵,有一個像眼珠一樣發亮的橢圓形大斑點,人們管它叫“大紅斑”。早在1831年就給它照了相片。

1664年,有一個羅伯特·胡克的人,在他所測繪的木星上,也有一個像大紅斑那樣的東西,由此推斷,大紅斑最少也存在300多年了。大紅斑的顏色和形狀,隨著年代稍有變化,例如1878年的大紅斑是粉紅色,形狀和雞蛋幾乎完全一樣。其後又變成了深紅色,長度約50000千米,寬11000千米,真是大得沒邊了。如果是5萬千米長的話,比繞地球赤道一周還大125倍,寬度和地球的直徑差不了多少。它顯示這樣大的規模,任憑我們去欣賞;但經過一個時期之後,它又變成了一個不那麼大的圓形,而且還褪了顏色。

1919年它還很顯眼,可顏色卻越來越淡。到了1921年,淡到幾乎看不出來的程度。不料其後又猛然大起來,變成長32000千米,寬13000千米,真可謂變幻莫測了。

目前它又稍微小了一些,長度大約是23800千米,寬11900千米。它現在的顏色是鮮明的橙黃色,周圍還有一圈白光,看起來非常漂亮。

這個大紅斑並不老在一個地方,最近30年間,它從平均位置向東西移動約30000千米,向南北移動約10000千米。大紅斑的真麵目,到現在仍然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