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透著魔力的石頭
巨石不但蘊含著許多高深的知識,記載有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有的還具有震攝人心的魔力,使人望石生畏。
墨西哥誇特林村的河床裏有一座雕像,高75米,直徑4米,總重量167噸,石雕像上鐫刻著“不得隨意移動,否則暴雨無情”的字樣,並注明因挪動石雕,導致水災的年月日。
為了保護這一珍貴文物,墨西哥政府決定將石雕像運往首都,村民個個反對,但無濟於事,石雕像被一輛72輪的巨型卡車運走了。
1964年4月16日,石雕安放在國家博物館的主樓前,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龐然大物剛剛安頓完畢,暴雨便滂沱而至,僅第一天的降雨量就達40毫米,是105年來的最高日降雨量,全國城鄉鬧水災,唯獨誇特林村安然無恙,因為他們曾經領略過石像的報複,早已作好了防洪抗澇的準備。
後來,政府組織了一個探索與研究石雕奧秘的工作小組,30多年過去了,仍未識破廬山真麵目,這座神秘莫測的石像現由警衛隊晝夜守護,以防有人再度冒犯。
最使人不寒而栗的,是南太平洋波納佩水域聳立著的一片石柱疊起的建築物,當地人稱之為“南·馬特爾”,意思是“環繞群島的宇宙”。
石柱用玄武岩鑿成,呈五棱形或六棱形,出水約4米,大約100萬根,組合成89叢,散布在長約1100米,寬約450米的淺灘上,遠遠望去,鱗次櫛比,錯落參差,蔚為壯觀。
據當地人傳說:“它們是古代酋長的墳墓,至於古墓的來曆,則隻有酋長知道,口耳相傳,切忌泄漏,否則,將遭到死亡的詛咒。”
19世紀末,德國著名考古學家卡伯納兩次來波納島發掘文物,結果暴卒於歸途的船上。
1907年波納佩島第二任總督伯格根據酋長的指點,準備對墳墓進行發掘,下令的第二天,酋長和伯格都暴病而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占領了該島,東京大學教授杉浦健一,威逼酋長,要其說出古墓的秘密。幾天之後,酋長遭雷擊身亡,杉浦回日本後,準備將古墓的秘密整理成書,可是,書未成人就死了,年僅37歲。
杉浦死後,家裏委托泉靖一教授繼續整理書稿,奇怪均是,泉靖教授接手不久,也突然去世。從此,手稿籠罩著令人毛骨悚然的陰影,再也無人敢於問律了。
70年代初期,日本海洋生物學家白井樣平曾到這裏調查,當他駕著小艇從遺跡外側繞到內側時,海上風雨驟起,電光閃閃,雷聲隆隆,而且下起了滂沱大雨,他隻好調船回島,5分鍾後,天空放晴,卻是滴兩全無。
據考察,這100萬根石柱是從該島北麵的采石場開鑿、加工後,再用木筏運到這裏進行水上施工的,其工程之浩繁,不難想象。石料全是玄武岩,堅硬異常,粗略估算,即使投人1000個壯實勞力,夜以繼日地工作,也須1500多年。何況,遺址建造期間,該島人口不足25000,而且,根據潛水探測過的人說,水下還有一個完整的城市。
有一種假說是:石柱是火山爆發噴出的岩石漿,冷卻時凝固成型的。但是,石柱清晰的棱角,石叢嚴整的結構,明白地否定了這種假想。
是誰賦予了這些石頭那令人恐懼的魔力?是外星人還是姆大陸人?它們是為了顯示威力還是為了指引人類?
石文化,蘊含著高深的天文學知識、數學知識和工程技術,還有高深莫測的神奇魔力,引得人類如癡如醉地探尋不已。覺得我們的祖先並不是愚笨得可以的魯鈍之人,他們的智力並不見得比現代人低下,可是生產力為什麼卻如此落後?難道是“神”幫助他們砌築了巨石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