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以後,年滿助歲的約翰·揚又榮鷹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首航指令長,和羅伯特·克裏平於1981年4月12日駕駛航天飛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進行舉世矚目的環球飛行。對於這一曆史性成就,人們無不歡欣鼓舞,各國賀電紛至遝來,各種報刊競相報道,約翰·揚和航天飛機名揚四海,被載人航天史冊。1983年11月28日,約翰·揚,帕克及德國專家默博爾德等六名宇航員乘航天飛機進入太空。約翰·揚和他的夥伴們同心協力,第一次把重17噸的歐洲天空試驗室施放出去,進行了乃項太空試驗,製造了地球上無法製造的合金,拍攝了高分辨率的地球資源照片,創造了航天飛機飛行10天零8小時的記錄,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航天飛機的飛行和實驗任務,再次受到人們的青眯。充當宇航員並不是廣種愜意的輕鬆事,必須經過長期苛刻的各種常規和特殊的體力、智力、飛行生理和基礎理論的訓練。為了駕駛航天飛機,約翰·揚和羅伯特·克裏平從1978年1月開始接受全麵訓練,除每周要上25小時的航空學和天文學課程外,還要熟讀長達21卷的航天飛機操作綱要,這部航行手冊經常易稿,以至他的辦公室裏積存的油印講稿厚達25英尺。為體驗巨型飛機的飛行感受,約翰·揚雖有12000小時駕駛飛機的經曆,但他還撥不少時間駕駛波音707飛機,乘坐裝有反向推力器和橫壓發生器的墨西哥型飛機,實習棘手的降落過程。為熱悉航天飛機內的各種開關和五台電子計算機,他和克裏平曾在航天飛機模擬艙內練習了1200多小時,以至到了入迷的程度。

約翰·揚踏人航天事業的門坎同他與航空事業結下良緣有關。他從小喜愛玩航空模型,並且是奧蘭多中學足球隊的後衛。高中畢業後進入喬治亞工學院學習,1952年畢業,以優異成績獲得航空工程理學士學位。1952年6月進入美國海軍,隨即申請到飛行學校學習。但因故耽誤了一年多。1955年1月,他被分配到海軍航空基地103飛行中隊服役,後來一直在海軍航空站或中心任試飛駕駛員。這期間,他曾兩次創造飛行記錄,一次是1962年3月3日在緬因州不倫瑞克海軍航空站創造了34523秒內上升3000米的世界記錄。一次是1962年4月,他在馬格海軍航空站創造了23014秒鍾內上升7620米的世界記錄正因為這段光榮的航空經曆,1962年4月,當美國宇航局公開招募“雙子星座”及阿波羅飛船宇航員時,被選中。當時的選拔條件是,身高不超過183米,年齡35歲以下,具有物理、生物或工程學位、有噴氣式飛機試飛員的飛行經驗。當時年僅32歲,身高175米、肩寬50厘米的約翰·揚是從。200名申請者中挑選出來的63人之一。進一步考查篩選,又淘汰一半,剩下32人。隨後又經休斯頓載人飛行中心的檢查和評定,最終選拔了9人,其中2名非軍人,7名軍人。約翰·揚是其中皎皎者。1962年9月約翰·揚正式進入休斯敦第二宇航小組,開始了漫長的航天生涯。在目顧其生涯時,約翰·揚喜憂參半地說:設想到,僅僅。20年,可以反複使用的航天飛機會到太空進行定期飛行。遺憾的是,美國沒有取得更大的進展,沒有太空站,沒有在月球建立基地。他希望有一天美國能做這些事。這是美國老宇航員的心聲,或許也是全人類的心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