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間,要做有益於世底人。縱沒這心腸,這本事,也休作有損於世底人。〔中〕呂坤:《呻吟語·修身》
不求自慊,隻在他人口頭上討個好字,終不長進。〔中〕尤時熙:《擬學小記》
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中〕柯丹邱:《荊鉸記》
寧為小人所忌毀,毋為小人所媚悅;寧為君子所責備,毋為君子所包容。〔中〕洪應明:《菜根譚》
人須是頂天立地,不虧其分量方好。〔中〕張伯行:《困學錄集粹》
行事須正大光明,存心如青天白日。司馬溫公曰:吾生平所為,無不可對人言者。此是做人要訣。〔中〕張伯行:《困學錄集粹》
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中〕史典:《願體集》
讓人家去說長說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決不因為暴風而傾斜。〔意〕但丁:《神曲·淨界》
要做一個人,不要跟隨我,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德〕尼采:《快樂的科學》
想把自己裁剪得適合每一個人的人,常常會把自己給“裁掉”!〔英〕赫胥黎:《經營66妙方》
男人須挺然生世間。〔中〕吳與弼:《明儒學案》
既做人在世間,便要勁爽爽、立錚錚的,若如春蚓秋蛇、風花雨絮,一生靠人作骨,恰似世上多了這個人。〔中〕呂坤:《呻吟語·修身》
士之處世,須振拔特立,把持得定,方能有為。〔中〕楊爵:《漫錄》
為人須做徹表徹裏一般人。〔中〕薛瑄:《讀書續錄》
作本色人,說根心話,幹近情事。〔中〕呂坤:《呻吟語·修身》
士君子隻求四真:真心、真口、真耳、真眼。〔中〕呂坤:《呻吟語·修身》
交友須帶三分快氣,作人要存一點素心。〔中〕洪應明:《菜根譚》
文章作到極處,無有他奇,隻是恰好;人品作到極處,無有他異,隻是本然。〔中〕洪應明:《菜根譚》
該做的就不用考慮會得到什麼。〔瑞典〕斯特林堡:《戲劇選》
君子有四貴:學貴要,慮貴遠,信貴篤,行貴果。〔中〕方孝孺:《侯城雜誡》
過多的玩笑會使美麗消失,莊重才是美麗的最堅強的堡壘。〔黎〕努埃曼:《紀伯倫傳》
做人的道理,就在於不妨害他人的權利,自由自在地運用自己的身體。〔日〕福澤諭吉:《勸學篇》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一,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中〕呂坤:《呻吟語·修身》
做人無甚高遠的事業,擺脫得俗情,便入名流;為學無甚增益的工夫,滅除得物累,便臻聖境。〔中〕洪應明:《菜根譚》
士君子持身不可輕,輕則物能擾我,而無悠閑鎮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則我為物泥,而無瀟灑活潑之機。〔中〕洪應明:《菜根譚》
舍己毋處其疑,處其疑即所舍之誌多愧矣;施人毋責其報,責其報並所施之心俱非矣。〔中〕洪應明:《菜根譚》
施恩於人。責其報:要求對方報答。做人隻是一味率真,蹤跡雖隱還顯;存心若有半毫未淨,事為雖公亦私。〔中〕洪應明:《菜根譚》
短不可護,護短終短;長不可矜,矜則不長。〔中〕聶大年:《座右銘》
人生須向道理上講究,方有著力處。道理須是從身心上體貼,方有得力處。若不向道理上去,隻是虛生不向身心上去,隻是空談。〔中〕張伯行:《困學錄集粹》
使人恨不若使人愛,使人愛不若使人敬。〔中〕李惺:《西彙外集·藥言剩稿》
做人和寫文章一樣,包含不斷的修正。〔中〕沈從文:《沈從文文集》
做人做事,惟有眼低手高,才能意氣平和。〔中〕三毛:《隨想》
剛柔者,立本者也。〔中〕《周易·係辭下》
方其中,圓其外。〔中〕柳宗元:《與楊誨之再說車敦勉用和書》
太剛則折,太柔則卷。聖人正在剛柔之間,乃得道之本。〔中〕《淮南子·巳論訓》
外柔而內益剛。〔中〕柳宗元:《答周君巢書》
平生不作圓軟態,此是丈夫;能軟而不失剛方之氣,此是大丈夫。〔中〕呂坤:《呻吟語·聖賢》
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剛非暴虐之謂也,強矯而已。柔非卑弱之謂也,謙退而已。〔中〕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
表裏如一,恪守本分,無欺無詐,正人君子為人處世應該這樣。〔英〕簡·奧斯丁:《愛瑪》
善處身者,必善處世;不善處世,賊身者也。善處世者,必嚴修身;不嚴修身,媚世者也。〔中〕鄒元標:《會語》處事
為了發現許多事物,你必須僅僅尋找一個事物。〔意〕切薩雷·帕韋澤:《生活的職責:日記》
每天務必要做一點你所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是一條最寶貴的準則,它可以使你養成認真盡責而不以為善的習慣。〔美〕馬克·吐溫:《赤道環遊記》
居之以強力,發之以果敢,而成之以無私。〔中〕蘇轍:《新論中》
處事者不以聰明為先,而以盡心為急;不以集事為急,而以方便為上。〔中〕呂本中:《官箴》
凡事寧失之緩,無失之急;寧失之不及,無失之過急者。〔中〕劉祁:《歸潛誌》
凡事勤則成,怠則廢,思則通,昏則窒。〔中〕餘繼登:《典故紀聞》
君子之處事也,要我就事,不令事就我。〔中〕呂坤:《呻吟語·應務》
不閑則不忙,不逸則不勞。〔中〕呂坤:《呻吟語·應務》
當大事,要心神定,心氣足。〔中〕呂坤:《呻吟語·應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