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介紹了國外引入品種、中國地方品種和我國培育品種的特點、生產性能及雜交利用情況,根據品種特征特性和養殖場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種和雜交模式,進行商品豬生產。由於飼養合格的仔豬是增加養殖戶效益的基礎,故本章還介紹了非自繁自養豬場選購商品仔豬的方法。
(一)豬的品種
豬品種一般可以分為3個類型:引入品種、地方品種和培育品種。
1.引入品種
(1)大白豬(大約克夏豬)
分布:原產於英國,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豬品種。其主要優點是生長快、飼料報酬高、產仔較多、胴體瘦肉率高。
特征:體格較大,體形勻稱,耳直立,嘴筒直,四肢較長,全身被毛白色。
初產母豬平均產仔9~10頭,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0~12頭。165日齡體重可達到100千克以上,胴體瘦肉率為64%~65%。
大白豬作第1母本生產“洋三元”雜交豬,最常用的雜交模式是杜×(長×大)。也可用作父本,改良地方品種,進行二元或三元雜交生產商品豬。
(2)長白豬(蘭德瑞斯豬)
分布:原產於丹麥,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豬品種之一。
其主要優點是生長快、飼料報酬高、產仔數多、胴體瘦肉率高;缺點是抗逆性差,對飼料營養要求較高。丹麥長白豬四肢相對較弱,加係長白豬則較強壯。
特征:頭小,清秀,顏麵平直,耳向前傾,大腿和整個後軀肌肉豐滿,體軀前窄後寬呈流線形,較長,有16對肋骨,全身被毛白色。
公豬性成熟較晚,一般在6月齡性成熟,8月齡開始配種。初產母豬平均產仔8~10頭,經產母豬平均產仔9~13頭。生長育肥168日齡體重可達95千克以上,胴體瘦肉率為65%。
長白豬作第1父本生產“洋三元”雜交豬,最常用的雜交模式是杜×(長×大)。也可用作父本,改良地方品種,進行二元或三元雜交生產商品豬,提高生長速度和瘦肉率。
(3)杜洛克豬
分布:原產於美國,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豬品種之一。
其主要優點是體質強壯、抗逆性強、生長快、飼料報酬高、胴體瘦肉率高、肉質好,其飼養條件比其他瘦肉型豬要求低。
特征:體格較大,耳向前傾,耳尖稍下垂,頭小、清秀,嘴筒短直,胸寬而深,後軀肌肉豐滿,四肢粗壯結實,全身被毛金黃色或棕色,色澤深淺不一。
母豬性成熟較晚,一般在6~7月齡開始第1次發情,初產母豬平均產仔9頭,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0頭左右。生長育肥6月齡體重可達到100千克以上,胴體瘦肉率為65%,肉質好。
由於其母性較差,產仔數較少,因而一般隻用作終端父本生產三元雜交豬,最常用的雜交模式是杜×(長×大)、杜×(大×長)。
2.地方品種
(1)太湖豬
分布:主要分布在長江下遊江蘇及浙江和上海交界的太湖流域,包括二花臉豬、梅山豬、楓涇豬、米豬等類群。
特征:頭大額寬,額部有深皺褶,耳大下垂,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腹部皮膚多呈紫紅色,也有鼻吻或尾尖白色的。梅山豬的四肢末端為白色,骨骼較粗壯。米豬骨骼較細致。其他類群則介於兩者之間。
公豬性成熟早,4~5月齡時精液品質已基本達到成年公豬的水平。母豬在一個發情期排卵數較多,是世界上已知品種中產仔最高的一個品種,母豬頭胎平均產仔12.14頭,二胎14.88頭,三胎及三胎以上15.83頭。太湖豬屬脂肪型豬品種,生長速度較慢,屠宰率為65%~70%,胴體瘦肉率低,宰前體重75千克的楓涇豬的胴體瘦肉率為39.2%。
太湖豬與國外瘦肉型豬種雜交後,產仔性能有所下降,但日增重、飼料轉化率和胴體瘦肉率明顯提高,因此以太湖豬為母本生產二元或三元雜交豬效果明顯。
(2)淮豬
分布:是原產於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種,主要分布在江蘇淮北地區及魯、豫、皖等與江蘇毗鄰的部分地區。
特征:全身被毛黑而密,體形中等稍大,背部帶紅色絨毛,鬃毛粗長較硬而富有彈性,冬季有棕紅色卷曲絨毛。頭狹長,嘴筒長而平直,額部有菱形皺紋,眼明有神,耳大、軟而下垂。背腰狹而微凹,腹大下垂,但不著地,臀寬稍傾斜,四肢粗壯有力,尾呈馬尾狀。
本品種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強、抗病力強、耐粗飼、母性好、體質堅實、肉質鮮美、雜交效果好等優良特性。一般3月齡就達到性成熟,初產母豬平均產仔數10頭以上,經產母豬平均產仔數13頭以上。生長緩慢,飼料利用率低,瘦肉率低,皮厚是其特點,在體重20~25千克飼養期間,平均日增重400克以上,75千克屠宰時,屠宰率為65%,瘦肉率在45%以上,肉質良好。
以淮豬為母本、以外來優良種豬為父本生產的二元、三元雜交豬,具有繁殖力高、生長速度快、肉質好的優點。
(3)榮昌豬
分布:主產於四川榮昌和隆昌兩縣,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永川、瀘縣、瀘州、合江等10多個縣。
特征:體形較大,除兩眼四周或頭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其餘皮毛均為白色,也有少數在尾根及體軀出現黑斑或全身純白的。群眾按毛色特征分別稱為“金架眼”“黑眼膛”“黑頭”“兩頭黑”“飛花”和“洋眼”等。其中“黑眼膛”和“黑頭”占一半以上。榮昌豬頭大小適中,麵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額麵皺紋橫行、有旋毛,體軀較長,發育勻稱,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傾斜,四肢細致、結實,鬃毛潔白、剛韌,乳頭6~7對。
榮昌豬日增重313克,以7~8月齡體重80千克左右為宜,屠宰率為69%,瘦肉率為42%~46%,腿臀比例為29%。公豬的發情期為62~66日齡,4月齡進入性成熟期,5~6月齡時可開始配種。母豬初情期平均為85.7(71~113)日齡,發情周期為20.5(17~25)天,發情持續期4.4(3~7)天。初產母豬產仔數6.7±0.1頭,斷奶成活數6.4±0.1頭,窩重60.7±0.4千克;3胎以上經產母豬產仔數為10.2±0.1頭,斷奶成活數9.7±0.2頭,窩重102.2±0.6千克。
以榮昌豬為母本,與大白豬、約克夏豬和長白豬雜交,以長白豬與榮昌豬的配合力較好,日增重的優勢率為14%~18%,飼料利用率的優勢率為8%~14%;以榮昌豬為父本,與北京黑豬雜交,日增重的優勢率為12.2%,飼料利用率優勢率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