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豬的品種及雜交利用(2 / 3)

(4)金華豬

分布:產於浙江金華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陽市、浦江縣、義烏市、永康縣和金華縣。

特征:體形中等偏小,毛色以中間白、兩頭黑為特征,即頭頸和臀尾部為黑皮黑毛,胸腰部白皮白毛,在黑白交界處有黑皮白毛的“暈帶”,因此又稱“兩頭烏”,但也常有少數豬的背部有黑斑。耳中等大小,下垂,額有頭紋,頸粗短,背微凹,腹大微下垂,臀較傾斜,四肢細短,蹄堅實呈玉色,乳頭數多為7~8對,乳房發育良好,乳頭結實而有彈性。金華豬按頭型可分為壽字頭型、老鼠頭型和中間型3種,現稱大、小、中型。中型是目前產區飼養最廣的一種類型。

金華豬繁殖力高,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3.8頭,初生窩重0.73千克,2月齡斷奶重9.5千克左右。繁殖年限長,優良母豬高產性能可持續8~9年,終身產仔20胎左右,乳頭數多,泌乳力強,母性好,仔豬哺育率高。性成熟早,小母豬在70~80日齡開始發情,105日齡左右達性成熟,6月齡即可配種生產。適應性好,耐寒耐熱能力強,耐粗飼,能適應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環境。成年公豬體重140千克,成年母豬體重110千克。育肥豬8~9月齡體重63~76千克,屠宰率為72%,瘦肉率為43.6%。肉質好,肉脂品質好,肌肉顏色鮮紅,係水力強,細嫩多汁,富含肌肉脂肪,皮薄骨細,頭小肢細,胴體中皮骨比例低,可食部分多,著名的金華火腿就是以金華豬為原料製成的。

用丹麥長白公豬與金華母豬雜交,一代雜種豬體重13~76千克階段日增重362克,胴體瘦肉率為51%。用丹麥長白豬作第2父本,與約×金(約克夏公豬配金華母豬)雜種母豬雜交,其三元雜種豬在中等營養水平下飼養,體重18~75千克階段日增重381克,胴體瘦肉率為58%。

3.培育品種

(1)蘇鍾豬

分布:蘇鍾豬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經過10餘年的努力,最近選育而成的瘦肉型母係豬。中心產區位於南京周邊地區和洪澤縣,除上述地區外,江蘇省內還分布於南通、濱海等地,安徽、江西、浙江、雲南、內蒙古、山東、河北、廣西等地作為試驗,曾引入過蘇鍾豬。

特征:蘇鍾Ⅰ係全身被毛白色,頭稍長,嘴筒平直,耳中等大小,略向前方傾垂,背腰平直或微凹,體稍寬而短,腹線平,腿臀豐滿,四肢健壯,有效乳頭15個以上;蘇鍾Ⅱ係與蘇鍾Ⅰ係體形外貌比較接近,但頭略大,體稍長而窄,體格略大。蘇鍾Ⅰ係、蘇鍾Ⅱ係成年公豬體重平均為155千克和153千克,成年母豬體重平均為163千克和172千克。

蘇鍾Ⅰ係、蘇鍾Ⅱ係母豬頭胎平均產仔數分別為11.21頭和11.06頭,30~90千克體重階段平均日增重分別為619克和635克,達到90千克體重日齡分別為177天和175天,90千克體重胴體瘦肉率分別為54.32%和54.49%,飼料報酬分別為3.23∶1和3.21∶1。

由於蘇鍾豬具有較優的生長發育性能和繁殖性能,同時具有較為理想的胴體瘦肉率,因此可以直接用優秀的引入豬種英係大約克夏或杜洛克與之進行二元雜交,即可獲得較為理想的雜交肉豬。

(2)蘇太豬

分布:蘇太豬是最近培育的瘦肉型母係品種,具有繁殖性能優良、瘦肉率高、肉質好、生長速度快的優點。產於江蘇省蘇州市。

特征:全身被毛黑色稍淡,耳中等大而垂向前下方,頭麵有清晰的皺紋,嘴筒直,中等長,四肢結實,背腰平直,後軀豐滿。乳房發育良好,有效乳頭在7對以上。

母豬的初情期為4月齡,母豬9月齡體重為116.31千克,公豬10月齡體重為126.56千克。初產母豬平均產仔11.68頭,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4.45頭。育肥豬體重在25~90千克階段平均日增重623.12克。90千克體重屠宰率為72.88%,胴體瘦肉率為55.98%。

以蘇太豬為母本與長白豬或大約克夏豬雜交均具有較好的配合力,雜交後代生長速度快。

(3)新淮豬

分布:新淮豬是培育豬種,分布在江蘇省徐州、宿遷、淮安、鹽城、連雲港一帶。

特征:被毛黑色,嘴筒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向前下方傾斜,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成年公豬體重平均為244千克,成年母豬體重平均為185千克,有效乳頭7對。

新淮豬初情期較早,公豬103日齡,母豬93日齡。初產母豬平均產仔10頭,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2頭以上。在以青飼料為主的飼養條件下,育肥豬2~8月齡平均日增重約490克。體重87.33千克時的屠宰率為71%。

新淮豬和外來瘦肉型豬雜交效果明顯,三元雜交比二元雜交效果好。

(4)北京黑豬

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市朝陽區、海澱區、昌平縣、順義縣、通縣等京郊各區縣,並推廣於河北、河南、山西等省。

特征:全身被毛黑色,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頭大小適中,兩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麵部微凹,額較寬,頸肩結合良好,背腰較平直且寬,腿臀較豐滿,四肢健壯。乳頭多為7對。北京黑豬成年體重,公豬262千克,母豬236千克。初產母豬平均產仔數10頭,經產母豬平均產仔數11.52頭。據測定,育肥豬20~90千克體重階段平均日增重為609克,每千克增重耗混合料3.70千克。屠宰率為72.4%,胴體瘦肉率為51.5%。

長白豬×北京黑豬一代雜種豬體重20~90千克階段日增重650~700克,每千克增重耗配合飼料3.2~3.6千克,胴體瘦肉率為55%左右。杜洛克×(長白豬×北京黑豬)和大約克夏×(長白豬×北京黑豬)三元雜交後代,日增重600~700克,每千克增重耗配合飼料3.2~3.5千克。育肥豬體重90千克時屠宰胴體瘦肉率在58%以上。

(5)湖北白豬

分布:主要分布於華中地區。

特征:全身被毛全白,兩耳前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軀較長,腹小,腿臀豐滿,肢蹄結實,有效乳頭在6對以上。

繁殖性能優良。初產母豬產仔數9.5~10.5頭,經產母豬產仔數12頭以上。與杜洛克豬雜交,生長發育快,育肥豬25~90千克體重階段平均日增重0.6~0.65千克,料肉比3.5∶1以下,達90千克體重日齡為180日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