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他們的話(2 / 3)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祝福蓑依,祝福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許你想入非非

——《深圳晚報》副總編輯,《都市時報》前社長、總編,東莞日報社前執行總編、著名媒體人 周智琛

2011年的秋天,我開始在昆明為全國有新聞理想的年輕人舉辦青年記者訓練營,每季為期三個月,每次從各省高校數百上千的應訓者中選出二三十名特優生進行傳媒實務和文字功業的特訓。

蓑依是第一批進來的人,未入營時已獲頻頻讚好。有人跟我說她作為學生在寫作上已小有名氣,青蔥年華的神釆融入文句的冰肌玉膚,既青春又驕傲,厲害得不得了。她是山東女孩,彼時在曲阜讀大二,許是從未出過遠門,昆明又實在太過遙遠縹緲,學校和父母堅持不讓來。她不知從哪裏要到我的電話,讓我給她的父母和母校打電話、開證明,我見她執著靈巧,便一一依了她,她也終於來了。

她長得很好看,眉毛細彎、酒窩清甜、唇角微翹,柔和的劉海一綹貼在左頰上,純真、甜美。周邊的人喜歡跟她開玩笑,每當這時,她既大膽又害羞,會做一些鬼靈精怪的回應,如果實在受不了別人的調侃,就跑開躲起來,或者依偎著同伴默不作聲。整個訓練季,她哭過兩三次鼻子,我沒去過問這個女孩的心事,她似乎也有那麼一種本事,傷心、委屈、不安、不滿等等,放在心裏深思即可。

但她超人的才華迅速引起我的注意。她像一個純熟的記者,遍訪名家、熱議時局,用適宜每種體裁的文字寫將出來,又快又好。她最擅長的寫作,是人物訪談與特稿,結實、溫婉、節製、細而不膩。她作為一個實習生,超越了許多成熟記者,每個月成績和稿費的豐厚,羨煞旁人。

她即將畢業和本科畢業後,我兩度邀她加盟我的團隊,但她有她人生和職業的算計和安排,不能強求。可以說,她在每一個人生階段,已擔當了她所能付出的努力,並成為人群中不可替代的一人。

她亦有發愁和糾結的時候,給我寫過幾次郵件,打過幾次電話,訴說創作、求學、擇業等方麵的煩惱。她很懂事,從不在我工作忙亂之時說這說那,就算說到一些並不打緊的事,過後又會忐忑來信表達“驚擾”我的歉意和謝意。

我把身上這種器宇,視作六分古典的教養和四分時尚的陶鑄。而讓我驚喜的是,她並沒有把這種對待世界和人生的敏感和智識化作私人的步履,而寫成一份優雅女子成長的青春備忘和浪漫錦囊。這本私人成長史意味十足的《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因了她的豐富,自然是一本好讀好看的心靈之書。

這本書,真誠和熱忱地述說青春成長中關於愛、孤獨、成功等諸多的困惑和體驗,文句淺白實在,整本書充沛著放射不盡的人格力量。讀之輕鬆,看後動容,許你想入非非。

這幾年裏,我陸續讀過蓑依的一些文字,從文字、風格、題材、思想和想象力上,多少能看出她在創作和理想上的氣度和抱負,如要深究下去,說她的氣質和風度更近民國女子也無不可。此番她拿出《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這種有異於她之前體係的類型作品,多少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也理解她,每個人都有和不同階段的自己相處的方式,她選擇寫作一部通俗版的青春之歌來和十八歲的自己作別,就算是勵誌,也是在勵自己的誌;就算是雞湯,也是在供養自己旺盛多變的青春。這種方式,很時尚,很聰明,讓人羨慕,我在她這個歲數時,怎就沒有她這樣的才能、心腸和頭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