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他們的話(1 / 3)

我是那個“雞血女主播”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記者,《女友》等雜誌專欄作家:麻寧

我原本不認識蓑依,第一次知道她,是她的一篇作品《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在網絡上被熱傳,甚至連《人民日報》官微都稍作修改然後轉發。而連接我跟她的有趣point是,我就是她文中寫到的那位,所謂的“雞血女主播”。

其實我挺汗顏的,我隻不過是天性風風火火沒有拖延症而已,卻得了蓑依的稱讚,成為網友們心目中的“正能量女神”。其實這個稱呼折煞我也,認真讀完蓑依的這本新作,覺得她其實比我更當得起這個稱號。

“正能量”的表現除了對待工作和生活積極、上進、熱情、勤勉之外,擁有正確的三觀也很重要。有句話說“速度比方向更重要”,沒有超正的三觀,你的孜孜以求可能變成恐怖執念,百般嚐試可能變成不擇手段。自從微博、微信成為表達意見觀點的出口以後,你會遺憾地發現擁有錯誤三觀卻不自知的人真的不在少數。在這樣的背景下,蓑依的這本書出現得多麼及時。比如《貧窮不可怕,貧窮的思維才最可怕》這篇文章裏,她援引網帖向我們揭示了一種確實存在於你我身邊的人,見不得同宿舍的女生過得好而腹誹:“大一時就用著蘋果電腦和蘋果手機,簡直就是在炫富;男友開著車來接她,真是不要臉;去大商場購物後,把購物袋放在桌子上,就像是故意擺給我們看;花錢如流水,一件衣服的價錢都趕上我們一個月的生活費了……”然後她提醒我們:“倘若,我們換種心態呢,日子是不是會好過很多……貧窮會很輕易地讓一個人的眼光變得傾斜,但貧窮也很容易塑造一個人。關鍵是不要沉浸在貧困之中,用貧困的思維來思考一切。”這種見賢思齊、公道平和的心態多麼值得人“點讚”!所謂的“正能量”,不是一味地打雞血、煲雞湯,而是像蓑依這樣,溫言軟語地勸誡你用最端正的心態來看世界,用最漂亮的姿態來過生活。

願每一個有過苦痛、迷茫、不甘的人都能來讀這本書,你會在自己曾經認為的殘酷青春中找到愉悅、堅定、釋然。而經曆了這個過程後你會驚喜地發現,“除了其他人,自己也挺努力的”。

來,一起翻開它,和那個Better Me撲麵相逢。

看透自己的青春

——暢銷書作家:趙星(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蓑依的文字,有一種溫暖的氣息,仿佛這都市迷離而孤寂的夜晚的一盞小小的明燈,搖曳但執著地綻放,又像是午夜的電台,流淌著唯美的音樂,溫暖著這城市的夜。如果你喜歡,可以在獨自一人的時候,點一盞蜂蜜色的燈,安靜地讀每一個字,仿佛就在讀過自己的心靈,看透自己的青春。那些用力的、彷徨的、略帶迷茫與不安的年華裏,唯一不變的,是你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伴隨著最美好的自己,一起長大。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暢銷書作家、電台主播、廣告人:這麼遠,那麼近

這個世界如此熱鬧,熱鬧到迷失了方向,有人獲得榮譽和掌聲,有人順著自己生命的姿態成長。我眼中的蓑依就是後者,生活給予人無數的可能性,我們所經受的種種,都緣於內心深深的眷戀。在蓑依的這本書裏,她用娓娓道來的語句,告訴你人生百態,歲月流年。人生可以選擇不必躲藏,世界可以接受不必妥協。她眼中的今宵往昔,就是這樣時而光明時而黑暗的時刻,她筆下的人間煙火,就是這樣時而溫暖時而冷漠的時代。

這本書會告訴你,我們都是普通人,在社會裏尋一個位置,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或許有時和世界格格不入,或許不再接受關注,但是請你記住,無論是誰,都應該擁有向上的力量。美好的根源來自內心,要做那個對自己慷慨和熱愛的生活家,讓每一個想扮演自己的人,都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