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裏的神秘部落
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上,聚集著幾乎世界上最多的沙子,掩埋過多座文明的古城,還吞噬過無數中外探險者的生命。1901年,世界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闖進這裏,他的三個仆人和七峰駱駝,全部喪生,最後,他本人隻穿了一條褲子,才狼狽不堪地爬到和田河畔,被人救起,揀了條性命。在西方人的眼裏,這個麵積33萬平方公裏的沙漠,是一片“死亡之海”。此外,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上,還先後埋葬過中國兩位著名的探險家,餘純順和彭加木,從而令這片讓人談虎色變的不毛之地,顯得更加恐怖異常。
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個被人稱為“進去出不來”的大漠深處,卻有一批維吾爾人奇跡般地生存了下來,而且他們生活得生機勃勃。這個“死海”中的“神秘部落”,一直鮮為人知,直到探險家們冒險闖入這裏,才逐漸揭開了他們的神秘麵紗。
生活在這裏的維吾爾人,並不像外界傳說中的那樣處於原始狀態。孩子和大人們,盡管穿的衣服很土、很舊,但是都很整齊,他們的精神狀態也很好。
這裏民風淳樸,路不拾遺,戶不鎖門。行人如果趕路,走熱了,脫去外衣放在路邊上,用塊石塊壓住,返回來後,他們的衣服仍然不會丟失。很多年nián來lái,村cūn裏lǐ沒méi有yǒu丟diū過ɡuò任rèn何hé東dōnɡ西xī,住zhù在zài一yī起的居民們,甚至互相沒有吵過架。
這裏的人們注重禮節、禮貌、尊重長輩。大家在路上見了麵,都把右手按在前胸的中央,然後身體向前傾30度,連聲說“撒拉買裏孔木”,意思就是“祝你平安”!
中外探險家們,曾經在這裏挖掘出了新石器時代的石斧、漢簡,以及唐宋時代的銅錢、毛織物、絲織品等大量珍貴文物。但是,生活在這裏的維吾爾人卻從來不會動用它們。
在茫茫沙漠中,如果沒有水是絕對不能生存的,那麼,這個沙漠中的“神秘部落”,又是怎樣解決水和糧食的問題的呢?。
原來,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有兩條比較大的河流,一條是和田河,另一條是克裏雅河。這個部落生活的村子,就位於克裏雅河兩岸。這條緩緩流淌的河流,不僅為當地人提供了水源,還在兩岸的沙礫中,頑強地孕育出一條寬數百米,乃至幾公裏的生命帶。在這裏,長滿了密密匝匝的紅柳、蘆葦叢和胡楊林。在這些植物中,時常還可以看到野兔、野豬和狐狸等動物。
在這個鄉村裏,東西隻有幾公裏寬,南北卻長達300多公裏。全鄉160多戶人家,1000多口人,全是牧民。他們靠河邊生長的胡楊和紅柳等植物飼養牲畜,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由於交通不便,長期與世隔絕,這裏的維吾爾牧民很少走出大漠,他們至今保持著古樸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喝酒,飲食主要是羊肉和一種叫“庫麥西”的麵餅。
這幾十年來,我們國家政府經過努力,為這裏的村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有利的條件,供給他們生活物品,提高他們的文化教育水平,幫助這裏的居民們,一步步地走向文明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