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王子”劉雨田
劉雨田,是中外文化書院的研究員,《探險家》畫報的特約記者,也是一名探險家。有人說他是“英雄”,也有人說他是“瘋子”。有時候,他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風流倜儻的沙漠王子;有時候,他卻像一個叫花子走街串巷。不過,我們相信曆史會證明,他是20世紀的中國,也是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在1984年5月,劉雨田徒步走完了萬裏長城。
在1985年1月,他又徒步穿越了黃土高原。
在1985年3月,劉雨田開始考察絲綢之路。他在敦煌,巧遇從西方來的絲綢使團——馬可·波羅遠征隊。遠征隊的隊長對他說:“許多人走著容易的路,許多人走著艱難的路,但是,你卻走的是一條不可思議、不可想象的路。”
在1986年,他徒步穿越“死亡地帶”——神秘的羅布泊,但是,這一次,他失敗了。
1987年11月,他成功地穿越了被他自己命名的“黃色死亡線”——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
在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劉雨田幾乎每天晚上都要與野狼為鄰。在這裏,最低溫度是零下36度,時常遇到“白毛風暴”,手、腳、腿、鼻,全被凍傷。劉雨田患上了敗血症,還幾乎性命不保。
劉雨田在多次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過程中,經常遇到地表溫度炎熱得像火烤一樣,特別是在他第一次進入這片死亡之海時,由於準備不足,在沙漠腹地無人區被迫返回,途中,他的糧食和水全部斷絕了,餓極了他隻好吃紅柳葉子、螞蟻、蒼蠅;渴極了他隻好喝尿。直到最後,他才終於被維吾爾人救了出來。
在探險的過程中,劉雨田在賀蘭山中,發現了一處嶄新的從來沒有被人發現過的陰山壁畫;他在羅布泊和準噶爾盆地內,還發現了一群被認為在世界已經絕跡了的野馬;他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裏,曾經親自挖掘了21口井,其中有14口井中的井水都能夠喝。
劉雨田的探險,填補了中國和世界探險史的空白,完成了世界著名探險家們未竟的事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之最。
幾年以來,他寫下了100多萬字的考察探險日記,拍攝將近上萬張照片。這些資料的人文價值和影響,都難以被預測和估量。
劉雨田付出得太多了,他時常說,“曆史選擇了我,我選擇了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