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帽子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帽子的發展與演變過程,絕對可以編寫一本厚厚的書籍,或者拍成一部精彩、時尚的電影。
遠古時代的人們,靠捕獸、漁獵維持生活,他們把獸皮留下來,做成保護身體的衣裳,用來保暖。而帽子,則是被用來隱蔽、保護自己,或者遮陽擋雨的工具。當時,雖然沒有完備的紡織技術,但是,根據考古研究發掘,在石器時代,骨針的出現,表示原始的服裝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中國曆史上,凡是皇後、貴妃、誥命夫人等上層社會的婦女,她們都有冠服,也就是最具有文化性的珠玉鳳冠,也就是成語中的“鳳冠霞帔”。在曆朝曆代做官的男性,他們戴的帽子,也由於他們的地位、身分的差別而有不同的變化。所以,帽子,實際上在古代社會裏,是一種身份的象征。皇帝、皇後的帽子,更是象征著無上的權力和尊貴。
即使是在西方,在上個世紀初,如果哪位太太、小姐膽敢出門不戴帽子,毫無疑問,她就是在向別人宣稱自己是一個“下賤女人”。所以,在西方,一頂帽子,同樣可以權威地判斷一個人的身份等級,而那些配有藍寶石的金色王冠,也更是西方君主們至高無上權力的象征。
現在,盡管帽子的實用性、功能性早已衰退,人們隻是把帽子當成在某些場合中才使用的裝飾品,但是,帽子的款式、風格、顏色,都是多姿多彩的,前所未有的豐富。它仍然隨社會的變化而變化,代表著時尚,代表著文化,代表著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