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倒計時之三(2 / 3)

沈茉雲聽得有一絲煩亂,對蕭家也有幾分不滿,兒子還在前線受苦受罪呢,這蕭家不關心宇文琦在邊關過得好不好或者想辦法去打通關節探聽消息,就隻會在這裏想著如何為自已謀化利益。這樣的姻親,就是蕭曼娘千好萬好,她都不想宇文琦娶進這麼一個妻子。這時的婚姻,成親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族的利益結合,再說宇文琦還是皇子身份親王爵位,攤上了這麼一個外家,就是他再有本事,也能被豬友給拖累了。

“先拖著,此事待琦兒回京後再行商議。”

“哎,知道了。”

因為戰事膠結,宇文熙並沒有對江子期等人做進一步的處罰,仍是如往常般對待,。可官場上的誰不是人精,皇帝這一把火,很明白地表明了他屬意的儲君人選並不是延王,因此眾人的注意力紛紛移到了另外幾位皇子身上。

宇文熙並沒有隱瞞的意思,既然已經選好了人,那麼就該帶在身邊調·教了,不然哪天他雙眼一閉,留下一個半拉子的繼承人,對大齊就是一場大禍事。

所以,很多大臣們都發現,皇帝每天都會帶著洛王宇文瑞議事批折子。

風向很明白了。

有人又繼續提出冊立太子一事,宇文熙隻回了一句:“待戰事停歇,朕自有主張。”

自此,再無大臣就此事說話了。

進入七月,連是北方捷報傳來,說是北藩大軍被殲六萬,隻有數千人馬逃進了漠北,大將軍已經派將領深入追擊,務求一舉擊潰。

半個月後,武陵關也傳來了一樣的捷報,西月盟軍被大齊擊散了大半,退出了周橋關,這一戰算是大齊勝了,可是西月盟軍卻沒有退回去,而是在離周橋關百裏外的北源坡地駐紮,似有卷土重來的趨勢。

又過了七天,邊關傳來了另一個消息,瞬間就炸開了京城的那一攤渾水——趙王誤入敵方戰陣,身受重傷,生死未明。

皇帝震怒。

沈茉雲聽到消息後,差點暈過去,隻抓住宇文熙急急追問:“皇上,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是說琦兒不會去前鋒營嗎?為何他會陷入敵軍戰陣?加急文件上是怎麼說的?難道琦兒他真的,真的……”

宇文熙心中同樣是各種傷心憂慮,可是看著沈茉雲慌亂的模樣,還是耐下性子解釋說:“公文上隻說琦兒中了埋伏,受了些傷,沒說他有生命危險。那些話隻是傳言而已,你先放鬆些,別將自個給先繃斷了。”公文上確實是這樣陳述的,隻是宇文琦受傷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卻沒詳說,隻略略帶過。

聽了這話,沈茉雲總算沒那麼慌了,卻仍是憂心難過,眼睛一紅,緩慢說道:“我當初就應該攔住他,不讓他去的。讓他怨我恨我,總好過他連命都沒了。”

宇文熙安慰道:“這上陣打仗,哪能沒個意外?你也不想的,別想太多了。”停了一下,歎了口氣,道,“這場戰打得太不是時候了,本想早些給你……結果一拖就拖了將近兩年,瑞兒是個好兒子,你且寬心就是了。”

沈茉雲卻是抬頭看了他一眼,道:“我另一個兒子還生死未明,您讓我如何寬心?”

“不會有事的。”宇文熙說道。

在這通迅不發達的時代,沈茉雲想要知道前線兒子的最新情況,除了日日揪心似地等著武陵關送來的八百裏加急文件,再無他法。

京中關於趙王的流言,已經從生死不明發展到了重傷而亡,不過沈茉雲卻沒時間去關注,就是宇文瑞和寶兒,同樣忙得不可開交,一樣騰不出手去收拾。

此時,隻有小兒子阿霙整天陪著沈茉雲,讓她不再那麼難過擔心。

可沒有料到,林夫人卻在這個時刻選擇進宮,找上了沈茉雲。

“什麼?”乍一聽完林夫人所說的話,沈茉雲不可置信地瞪大了雙眼,反問道,“蕭家要解除婚約?”

林夫人倒是神態從容,嘴角掛著一絲矜持的微笑,說道:“小女與趙王的所謂婚約,不過是蕭太後隨口說說的玩笑話罷了。這既無旨意又無聘禮的,要說婚約,淑妃娘娘不覺得勉強嗎?”

她本就不願意女兒嫁給皇子,與其嫁進皇家不如與其他世家聯姻,隻是礙於先前太後的話她才勉強同意。如今好了,趙王凶多吉少,正好趁此機會說明白,不然趙王要是真陣亡了,難道還要陪上女兒的一生守活寡不成?至於洛王,失去了趙王在軍中的援助,沈家又幫不上他,最後能不能坐上那個位置還是兩說,旁邊可是還有人在緊緊盯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