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7~9個月
嬰兒的形體變化
嬰兒的體格在6個月以前發育最快,6個月以後體格發育較之前稍有減緩。6個月以後,體重平均每月增長500克,身長平均每月增長1厘米。這個階段胸圍比頭圍略小。
正常男嬰9個月時的發育標準:身長平均為72.3厘米,體重平均為9.18千克,頭圍為44.8厘米。
正常女嬰9個月時的發育標準:身長平均為70.4厘米,體重平均為8.6千克,頭圍為44.3厘米。
囟門發育規律
囟門是寶寶頭部的幾塊顱骨相互銜接處還沒有完全骨化的部分。它位於頭頂的前部,外觀平坦或稍凹陷一些,一般在寶寶10~15個月時關閉。在寶寶1歲之內,囟門是反映身體疾病的窗口。
囟門早閉時須測頭圍,若頭圍低於正常值,可能為腦發育不良。但也有正常的5~6個月的寶寶囟門僅剩指尖大小,似乎關閉了,其實並未骨化,應請醫生鑒別。
過了18個月還未關閉,多見於佝僂病,僅有很少為腦積水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顱內壓增加,應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嬰兒的牙齒
嬰兒出牙的時間有著較大的差異。通常嬰兒在早則4個月晚則10個月會萌出第一隻乳牙。
乳牙萌出的順序遵循這樣的規律:先出中間的兩顆下門牙,然後出4顆上門牙,1歲左右出齊以上6顆牙。出牙時嬰兒可伴有焦躁不安,吮吸大拇指、玩具或家具。
這時,可以給孩子玩能促進牙齒萌生的磨牙玩具或給孩子固體食物(如餅幹等)刺激牙床,有助於牙齒的萌出。
如果寶寶12個月仍未長牙,可能是缺鈣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應該找醫生檢查。有個別寶寶從一出生就長出了乳牙,這種牙齒很容易脫落,要是落入氣管還會引起窒息,應該及早請醫生拔除。
嬰兒的運動能力
6~7個月的嬰兒能自己坐穩,此時嬰兒會爬行,爬行可以使嬰兒活動範圍擴大,接觸和觀察到更多的事物,有利於嬰兒智力發展和體格發育。嬰兒學爬行的差異很大,有的嬰兒未經過爬行訓練,不會爬行。未經過爬行這個階段,對於嬰兒的身心發育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缺憾。
6~7個月的嬰兒已開始有目的地玩玩具,會搖有響聲的玩具,也可學著玩套疊玩具。
9個月時手更加靈巧,可以用拇指、食指捏起小物體,如米粒、紙屑等,坐得很穩,能靈活地前、後爬和扶著欄杆走,知道將一塊積木搭在另一塊上。
嬰兒的心理功能
7~9個月的嬰兒對周圍環境的興趣大為提高,能注視周圍更多的物體和人;對不同的事物表現出不同的表情,能集中注意力在他感興趣的事物上。
這個階段,嬰兒認生情緒更為突出,喜歡讓熟悉的人抱他,在陌生人麵前表現不安和啼哭;依戀母親,當媽媽暫時離開時表現出不安和哭鬧;知道不在眼前的物體並沒有消失,開始尋找當麵被藏在枕下的玩具,所拿的玩具落地後知道尋找,喜歡反複扔東西讓大人拾起;有初步的模仿能力,可以模仿簡單的動作,如模仿亂畫、搖鈴。
這個時期出現了最初的自我意識萌芽,可以認識自我,也能識別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如讓嬰兒對著鏡子照一會兒,然後將紅顏色塗在他的鼻子上,嬰兒看到鏡中鼻子上的紅顏色時就會去摸自己的鼻子,說明他認出了鏡中的自我。此階段的嬰兒喜歡表現自我,不高興時會以叫喊、扔東西表示憤怒。
7~9個月的嬰兒對語言有初步的理解,叫他的名字會答應,懂得簡單話語的意思,不讓動的東西知道把手縮回來。
斷奶過渡後期
給嬰兒斷奶的具體月齡無硬性規定,通常在1歲左右,但必須要有一個過渡階段,在此期間應逐漸減少哺乳次數,增加輔食,否則容易引起嬰兒不適應,並導致攝入量銳減、消化不良,甚至營養不良。7~8個月嬰兒母親的乳汁明顯減少,所以8~9個月後可以考慮斷奶。
具體斷奶時間,要根據母親乳汁的質量、季節的情況來決定。在夏天,天氣熱嬰兒易得腸道疾病,不宜斷奶;嬰兒生病期間不宜斷奶。
斷奶時,母親可暫時與嬰兒分開。如果喂養得合理,能適應多種多樣的食物,1歲左右的嬰兒就可以不吃母乳了。1歲嬰兒在斷奶後,每天除了給嬰兒500毫升左右牛奶外,還應增加其他輔食。
輔食的添加
7~9個月的嬰兒多已出牙,所以應及時添加餅幹、麵包幹等固體食物以促進牙齒的生長和培養咀嚼、吞咽等習慣。最初可在每天傍晚的一次哺乳後補充澱粉類食物,以後逐漸減少這一次的哺乳時間而增加輔食量,直到該次完全喂給輔食而不再吃奶,然後在午間依照此法給第二次,這樣可逐漸過渡到三餐穀類和2~3次哺乳。
人工喂養的嬰兒,7個月時還應保證每天500~750毫升的牛奶供給。
在喂粥和爛麵的基礎上,可以添加碎蔬菜、肝類、全蛋、禽肉、豆腐等食品,以使食譜豐富多彩,菜肴形式多樣,增加小兒的食欲。此外,繼續給予水果和魚肝油。
從9個月開始,可以讓嬰兒練習用杯子喝水。讓嬰兒自己用手扶著杯子,大人可幫助拿著杯子,教嬰兒用杯子喝水。練習用杯子喝水,可以培養嬰兒手與口的協調性,促進嬰兒智力發展。
怎樣給寶寶喂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