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性的遊戲可以幫助寶寶如何輪流玩遊戲。當你抱起寶寶時你可以對他說“我抓到你了”,然後用頭輕觸寶寶的肚子。反複重複這項遊戲,他會感到異常的快樂。然後你可以對他說,“該輪到你了。快來抓住媽媽!”同時要幫助他,讓他用頭來輕觸你的肚子。
教嬰兒自己玩
嬰兒4~6個月時,手的動作有了一定的發展,會抓握玩具,並對有響聲的玩具表現出興趣。但此時嬰兒手的動作發展還很差,還不能獨立地玩玩具,需要大人教嬰兒玩。
嬰兒在自己玩的過程中看看、搖搖、摸摸、聽聽,不僅可以發展視覺、聽覺、觸覺、注意力及手的動作,而且會對客觀事物產生表淺的認識和感受,激發對玩具的興趣,也為從小培養其獨立活動打下基礎。
教嬰兒玩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要提供適合嬰兒特點的玩具,如花鈴鐺、手鈴、一握即響的小動物等。
大人要以愉快、親切的表情拿一個玩具給嬰兒看,搖搖鈴給他聽,同時給嬰兒講玩具的名稱。反複幾次後把玩具放在嬰兒手裏,先由大人把著手教他拿,教他搖,並以讚賞鼓勵的語氣,強化嬰兒的動作。
把玩具懸掛在小床上方,嬰兒伸手能觸到的高度,讓嬰兒看、碰觸。經過訓練,5~6個月的嬰兒就會自己玩了。
巧手寶寶的早期培養
抓住不放。
首先準備幾個色彩豔麗,能發出響聲的帶柄或圓形玩具。
寶寶平躺在床上。先拿起一個玩具,在寶寶麵前引逗,然後把玩具的柄或圓形玩具的環送到寶寶手邊,觸及寶寶的手,他會把玩具抓住。這一動作可反複做。也可在嬰兒床的上方掛一些玩具,讓寶寶能隨意抓著玩。
從3個月時開始訓練。
抓住麵前的玩具。
寶寶由成人抱著坐在桌前或床上,在寶寶麵前放上幾個色彩豔麗、可用手抓住的小玩具數個。
成人先拿起玩具逗引寶寶,誘使寶寶用手去抓玩具,能把玩具抓住,甚至能把玩具抓起來。成人可以再擺上更新鮮的玩具,引起寶寶抓的興趣。
4個月時即可進行培養,7個月時仍不會應加強訓練。
能用拇指、食指捏拿。
寶寶坐在床上,旁邊放著小球和小積木。
成人先把床上的小積木或小球指給寶寶看,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看著成人用拇指和食指把小球或積木捏起來,然後教寶寶自己動手用食指和拇指把物體捏起來。開始寶寶可能是用手抓拿,經過反複訓練,會逐漸進步。注意訓練時防止寶寶將小球或小積木放入口中發生危險。
5個月時開始培養,10個月時仍不會應多注意培養。
能鬆手。
寶寶坐在床上,腳前身旁放著玩具。
成人用一隻手拿起一個玩具,寶寶看著成人鬆開手中玩具,落入下麵的另一隻手中。然後給寶寶一個玩具,讓寶寶自己玩一會兒,成人把一隻手放在寶寶拿玩具的手的下麵,讓寶寶自己鬆開拿玩具的手,使手中玩具落入成人手中。
5個月時就開始培養,8個月時仍不會應加強培養。
能傳遞(倒手)。
寶寶坐在床上,身旁擺上一些玩具。
成人拿起一個玩具,讓嬰兒看著把手中玩具放到另一隻手中。然後拿起一個玩具遞到寶寶一隻手中,成人協助寶寶把拿玩具的手送到另一隻手邊。成人又拿起一個寶寶喜歡的玩具,送到寶寶拿玩具的手邊,若寶寶想要拿到,就要先把手中的玩具送到另一隻手中,騰出這隻手來拿。
5個月時開始培養,8個月時仍不會應加強培養。
能拿起麵前的玩具。
寶寶坐在床上,在寶寶麵前放一些玩具。
成人拿起玩具在寶寶麵前擺弄,引起寶寶對玩具的興趣,然後鼓勵寶寶自己抓起玩具玩。開始時寶寶可能是大把抓,逐漸就會用食指和拇指捏玩具玩了。
6個半月時開始培養,10個月時仍不會應加強培養。
能從瓶中倒出小球。
床上擺著幾個大口的塑料小瓶和幾個小球。
成人先拿起小瓶,拾起幾個小球裝入瓶中,然後讓寶寶看著把瓶中的小球倒出瓶外。再把小球放入瓶中,遞給寶寶,讓寶寶自己把瓶中的小球倒出來。開始時,成人可協助。
8個月時開始培養,1歲時仍不會應加強培養。
嬰兒語言訓練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語言的發展要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階段。嬰兒期正是小兒語言的發生期,大人要利用一切條件對嬰兒進行語言訓練,為日後的語言發展奠定基礎。
嬰兒的口語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樣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學來的,視覺和聽覺若限製在一個小範圍內,語言也就限製在了一個小範圍內。所以,一定要設法讓他多看多聽。
在日常生活中多對嬰兒說話,將說話與教嬰兒認識環境的活動結合起來。教他認識物品,反複教他認識他熟悉並喜愛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如起床時教他認識衣服和被子,開燈時教他認識燈,坐小車時認識小車,戴帽子時認識帽子等。多帶孩子外出開闊眼界,認識大自然,如汽車、房子、大樹、花草、小動物等。
在與嬰兒一起玩耍時,可利用嬰兒喜愛的玩具和活動來教嬰兒,如大人扮動物或鳥叫,把玩具娃娃藏起來讓他找。玩的同時多和他說玩具的名稱及活動的名稱。在日常生活中大人要多叫嬰兒的名字,逐漸使他確認自己的名字,並教他認識家庭成員,如媽媽、爸爸、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