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不喜歡吃炒菜、燉菜等熟的蔬菜,而喜歡吃一些生的蔬菜,如西紅柿、蘿卜、黃瓜等,它們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做成涼拌菜吃。一些有辣味、苦味的蔬菜,不必強求孩子去吃。一些味道有點怪的蔬菜,如茴香、胡蘿卜、韭菜等,有的孩子不愛吃,可以盡量變些花樣,比如做帶餡食品時加入一些,使孩子慢慢適應。
嬰兒應少吃冷飲
夏季天氣炎熱,冷飲有消暑解渴的功效,但冷飲含糖量較高,還含有食用色素,因此嬰兒不宜飲用。
一是吃過多的糖,腸內發酵產生脹氣,孩子有飽脹感,同時利於細菌生長繁殖,易致嬰兒腹瀉。
二是冷飲與體內溫差較大,嬰兒的消化器官不適應,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降低食欲,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嬰兒最好少吃冷飲。
嬰兒不宜吃過多的巧克力
巧克力香甜可口,嬰兒較喜歡,但巧克力不是嬰兒的最佳食品。巧克力是一種以可可油脂為基本成分的含糖食品,它的脂肪、糖、蛋白質成分分別為:30%~40%、40%~60%、5%~10%。巧克力因含較高脂肪,熱量較高,是牛奶的7~8倍。
但對嬰兒來說,巧克力並不適應,因巧克力含蛋白質較少,鈣、磷比例不合適,糖及脂肪太多,不符合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其次吃過多的巧克力往往會致食欲低下,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偶爾吃點巧克力並不會引起不良後果,隻不過別把巧克力當做營養的佳品即可。
嬰兒誤飲、誤食後的處理
嬰兒誤飲、誤食,主要是大人的責任。大人沒有考慮到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冒險心或未加防範,導致意外的發生。因此,家中的東西切莫亂擺亂放,一旦寶寶誤飲、誤食,父母不要驚慌失措,應根據所食物品采取適當的急救方法。
藥品。
寶寶誤服了藥品,應先讓寶寶喝牛奶或冷開水,然後讓他吐出來。如果情況嚴重,可帶著藥瓶立即去醫院。
合成洗滌劑。
寶寶誤飲了少量洗滌劑,可讓寶寶馬上大量喝水,稀釋洗滌劑,若大量誤飲,應盡快送往醫院。需注意,誤服了洗滌劑不能用催吐法。
殺蟲劑。
寶寶誤飲了殺蟲劑,會有惡心、抽搐、痙攣等症狀,應立即送醫院進行洗胃搶救。
樟腦。
寶寶誤食後會有惡心、呼吸障礙等症狀,應趕快送醫院進行洗胃搶救。該物的致死量為2克。
紐扣型電池。
因該電池是堿性的東西,寶寶誤食後會腐蝕食道和胃腸,導致穿孔,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墨水。
寶寶誤飲了少量墨水,讓他吐出來就行了。如果誤飲了半瓶以上的墨水,除了立即讓寶寶吐出來,要趕緊送醫院急救。
煤油、汽油。
寶寶誤飲後有惡心、抽搐、呼吸困難等症狀,但不要讓寶寶嘔吐,立即送往醫院。
肥皂、去汙粉。
寶寶如果不是大量誤食就不要緊,想辦法讓寶寶吐出來就行了。
此外,如果孩子誤食了少量蠟筆、口紅、火柴等,而又無異常反應,可不必擔心。家長必須把這些物品保管好,絕不能隨手亂放,防患於未然。
嬰兒不宜穿的衣服
幼小的嬰兒並不是所有的衣服都適合他們穿的,有一些是孩子不宜穿的衣服,具體如下。
忌穿化纖織品。
嬰兒的神經功能尚未發育完善,自主神經容易興奮,較成人出汗多、散熱快、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差,而化纖織品的吸水和透氣性差,尤其是夏秋兩季炎熱時,若常穿化纖織品很容易長痱子,且化纖品還很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所以嬰幼兒忌穿化纖織品。
忌穿高領毛衣或絨衣。
不要給嬰兒穿高領毛衣或絨衣,雖然它可以抵抗風寒,保暖效果十分好,但它卻容易引起頸部瘙癢。
忌穿緊身衣。
因為嬰幼兒生理上的特點,如胸廓小、肺活量不大,穿了緊身衣後,會束縛胸廓運動和呼吸,影響肺功能及胸、背、關節的正常發育。應該給嬰幼兒穿寬鬆和易穿脫的衣服。
多到戶外玩
多帶嬰兒到戶外玩耍,呼吸新鮮空氣、曬太陽,可增強體質,防止佝僂病。到了11~12個月這個階段,多去戶外玩耍可以增長嬰兒的社會知識,開闊眼界,促進運動功能和智力發展。在戶外玩耍中,大人可邊指實物邊教嬰兒認知和說話,如見了小狗就叫“汪汪”,見了小汽車就叫“嘟嘟”,這樣,嬰兒有了感性認識,他會很快記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