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嬰兒生長發育與保健(8)(1 / 3)

此階段的嬰兒自我意識加強,可以有意識地支配手的動作,並對手和手臂的活動感興趣,他要試驗自己的力量,喜歡通過扔東西來表現自己。可提供彩球、乒乓球、羽毛球讓嬰兒練習扔東西或者大人扶著嬰兒練習踢軟球。大人可以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開動機械玩具和接插玩具。

適宜寶寶的遊戲

孩子發育到9~10個月,運動能力增強。表現為爬行得更加熟練,而手指的功能日趨完善。在這個漸進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也在發展。由於孩子在這個時期已經開始能夠獨自玩一會兒,因此,許多父母感覺在這個“平台期”可以鬆口氣了。但是在這個階段裏,從照顧、了解孩子的角度著想,父母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孩子玩,不要讓孩子感覺寂寞。

在這個時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以下一些遊戲。

撕紙的遊戲。

隨著孩子控製肌肉運動的能力增強,你會發現此時的孩子特別愛撕紙。這是他在熟練拇、食指功能的表現。在撕紙的過程中,他可以體會控製物體的喜悅。這是促進孩子智力、情緒發展的很好的遊戲。可以給孩子準備好幹淨的紙,讓他撕個痛快。

爬的遊戲。

此時的孩子已經由匍匐爬行,過渡為手足爬行。可以用大紙盒做成“山洞”,讓孩子爬山洞;可以用被子、枕頭做成障礙物,讓孩子翻越障礙;可以比賽看誰爬得快等等。這樣,可以更好地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

認識身體部位的遊戲。

可以在玩鏡子遊戲時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還可以與孩子麵對麵地坐好,問孩子:“鼻子,鼻子在哪裏?”然後,用手捏一下孩子的小鼻子,“呀,鼻子在這裏。”

嬰兒語言訓練

7~8個月的嬰兒對大人發出的聲音能作出反應,開始有理解語言的能力。當大人說到一個常見的物品時,嬰兒會用眼或手指該物品,此時,嬰兒能將感知的物體與動作、語言建立起聯係。

大人應經常使嬰兒保持良好的情緒,多與嬰兒說話。此階段,嬰兒不僅喜歡聽大人說話,也喜歡看大人說話,看大人怎樣說話,是嬰兒學習語言的一種方法。

大人要對著嬰兒說話,使他看見口型,如說“啊”時,嘴巴張開,他發“啊”音時,嘴巴也張開,讓嬰兒模仿口型發音。平時大人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去公園看動物、看樹、看花草,觀察自然現象,如刮風、下雨、樹葉搖動等。在看的同時,大人應多說,盡可能地給予語言刺激與訓練,培養嬰兒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

出生10~12個月

嬰兒的形體變化

10~12個月的嬰兒體重增長較以前有所減慢,但身高增長較快。到滿周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身長約為出生時的1.5倍。胸圍比頭圍稍大些。

正常男嬰12個月時發育標準為:身長平均為76.1厘米,體重平均為10.15千克,頭圍為47厘米。

正常女嬰12個月時發育標準為:身長平均為74.3厘米,體重平均為9.53千克,頭圍為45.6厘米。

骨骼的發育也較快,此時前囪門已閉合得非常小,部分嬰兒甚至已完全閉合。由於嬰兒在3個月時,抬頭動作形成了脊椎頸段的前凸,6~7個月坐立時,形成胸椎的後凸,10~12個月站立及行走時,形成了腰椎的前凸,所以,此時脊柱變成了微微彎曲的“S”形,運動較前更穩定了。12個月時牙齒已萌出6~8顆。

嬰兒的運動能力

嬰兒10個月時已能自己扶著欄杆站立,並開始沿著欄杆邁步。11個月時嬰兒能獨立站立,可推著小車向前走,能從杯子裏拿出東西然後再放回去。到1歲時能夠直立行走,但行走不穩。15個月時可獨自走穩。

嬰兒的心理功能

10個月的嬰兒已經有了初步的語言理解能力。1歲時能認識自己的衣帽,能指出自己身上的器官。那些常見麵的人和熟悉的東西,如果間隔幾天不見,再見到時,當說出東西及人的名稱時,能夠很快指認,這說明嬰兒有了記憶。

10個月的嬰兒已能較準確地表達不高興、不滿意。例如有的嬰兒不讓別人拿走他手中的玩具,想要的東西若不給他就馬上大哭大鬧,亂扔東西;而有的則不聲不響,或顯出恐懼和啼哭。

對大人的逗引,不同的嬰兒表現出不同的反應。有的報以熱情的微笑;有的則繃著臉不理睬;有的見人就打,以打人為樂。這就是個性的雛形。這時大人要注意嬰兒良好個性的培養。

9~10個月的嬰兒能夠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能配合做表示詞語的動作。接近1歲時,詞對嬰兒來說不僅隻是音調的刺激,他能聽懂詞句的意思,對大人的語言指示能作出反應。發音早的孩子大約在10個月就開始講話,遲的大約到1歲才開始說話。

1歲左右的嬰兒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但更多的還是講些“啊啊”、“嗚嗚”等令人費解的亂語。

開始斷奶

嬰兒斷奶的時間以在寶寶第10~12個月最為適宜。10個月左右嬰兒的飲食已固定為早、中、晚一日三餐,主要營養的攝取已由乳類轉向輔助食物,變輔食為主食了。雖然有的嬰兒還要哺乳,但已可以換成牛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