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嬰兒生長發育與保健(7)(1 / 3)

選擇鞋尖較寬且呈圓形的鞋。

這種鞋形便於孩子腳趾的活動,同時鞋底要有一定的曲度,以便托住足弓。鞋的重量也不要太重。

選擇鞋子宜大不宜小。

穿小的鞋會令寶寶的腳發生畸形,也不要讓孩子過早穿拖鞋,因為嬰兒穿拖鞋會增加危險性。

孩子的床墊不可太軟,也不宜睡彈簧床,以免脊柱隨之歪曲而引起畸形。嬰幼兒的枕頭不可太高,約3厘米高就可以了。

嬰兒在家抽風怎麼辦

抽風醫學上稱驚厥,是嬰兒時期常見的急症。孩子突然抽風時,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冷靜,要知道,抽風必須迅速得到控製,因為抽風—旦超過30分鍾,就會進一步引起腦細胞的損傷。

孩子抽風時全家人不要亂動孩子,先把孩子的頭偏向—側,防止嘔吐物、分泌物吸入氣管。

用勺子把或筷子纏上紗布放在孩子的兩牙之間,以免咬傷舌尖。

用手捏患兒的人中、合穀、湧泉等穴,刺激使其驚厥停止。

一旦發生窒息,必須馬上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進行人工呼吸或口對口呼吸。

如果家中有氧氣袋,可給孩子吸氧氣。

當孩子發熱時,先將衣服脫掉,但注意把肚子蓋好,用酒精進行物理降溫,切不要把孩子裹起來給孩子發汗。

最重要的是速去醫院或撥打120,請醫生治療。

嬰兒患外耳道癤腫怎麼辦

在炎熱的夏天因出汗較多、洗澡不當或因淚水進入外耳道等原因可致嬰兒外耳道癤腫。一旦外耳道皮膚發炎,化膿形成癤腫,隨癤腫的加重,外耳道皮下的膿液逐漸增多,其產生的壓力直接壓迫在耳道骨壁上,此處神經對痛覺尤為敏感,所以嬰兒感到特別疼痛,且在張口、咀嚼時疼痛加重。

哺乳期患兒往往有拒乳、抓耳、搖頭、夜間哭鬧不能入眠等表現。若外耳道癤腫明顯腫脹,睡眠時壓迫患側耳朵,會因疼痛加劇而哭鬧。

發生癤腫時應用抗生素控製感染,用氯黴素、甘油滴耳液或1%~3%酚甘油滴耳,一日3次。若外耳道有分泌物,必須用3%雙氧水洗淨後再用氯黴素或酚甘油滴入。若癤腫有波動,應到醫院進行手術,切開排膿。

舌苔白能刮嗎

舌苔是由咀嚼後的食物殘渣、脫落的上皮、唾液等混合而成的。它附著在舌頭表麵,呈白色的,很薄的一層。這是正常現象,可以隨食物脫落咽下,不需要去刮它,否則會造成感染。

人們習慣看舌苔判斷疾病,當機體內熱時,大便幹燥,舌苔黃、厚、膩。牛奶喂養的寶寶舌苔較白、厚,所以要多喝些水,舌苔厚也不要刮。隨健康好轉,舌苔自然正常。

不要讓嬰兒揉擦眼睛

當灰塵、沙石、眼睫毛等一些細小的異物進入眼睛後會使寶寶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寶寶會本能地用手揉擦。這種揉擦可能導致異物擦傷角膜,引起繼發感染,造成更大的傷害。

對策是製止寶寶揉擦眼睛的動作,讓他哭一會兒,淚水會把異物衝出眼外;也可以立即給寶寶滴一些眼藥水。

不能給嬰兒硬灌藥

給嬰兒吃藥,是為了治病。可是,苦澀的藥味很難使孩子愉快地接受,有的父母會想出很多方法,順利地讓孩子把藥吃了。有些則采取簡單粗暴的做法,按住寶寶硬性灌藥,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硬灌時,孩子肯定要哭鬧,咽喉部、氣管的通道是打開的,藥液刺激容易造成咳嗆,進入到氣管導致窒息,這都是很危險的。這種生硬的做法,很容易使嬰兒產生恐懼心理,對精神心理的危害同樣不可輕視。

你可以將藥放在小湯匙內(最好是那種有凹槽的、帶把的匙),用手拿住匙頭,將匙把慢慢順著嬰兒嘴角將藥順進口腔,必要時,可在藥內加少許糖。

從入睡狀態看嬰兒的健康

嬰兒的睡眠狀態可以反映出嬰兒的健康狀況或疾病的潛伏與發作。嬰兒正常的睡眠是安靜入睡,呼吸平穩,頭部略潮,時有微汗,麵目舒展,時而有微笑的表情。

如果嬰兒出現下列睡眠異常現象,常常是某些疾病的潛伏或發病的征兆。

睡眠不實,時而哭鬧亂動,不能沉睡。

全身幹澀發燙,呼吸急促,脈搏較正常者快(新生兒140次/分,嬰兒120次/分)。

睡後不安寧,頭部大汗,濕了枕頭,出現痛苦表情;睡時抓耳撓腮,四肢不時抖動,有時驚叫。

經常仔細觀察嬰兒睡眠可以及時了解嬰兒的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病症,及時排除或就醫診治。

某些嬰兒睡眠的異常現象是嬰兒白天過度興奮或暴飲暴食而致。如嬰兒入睡時突然滾動或哭鬧,則可能是排尿的表示,對這些現象應針對性處理。每個嬰兒都有自己的睡眠規律和睡眠表現,應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要為嬰兒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並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通過表情來判斷嬰兒的健康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嬰兒各種各樣的表情,來判斷是否生病,哪裏不舒服了。

嬰兒麵色潮紅、口唇幹燥、喘粗氣、哭鬧不安,可能是發燒了。

麵色黃白、精神不振、經常鬧病,可能是營養不良性疾病,如貧血、佝僂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