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簡單的智慧書31(3 / 3)

從失誤中尋找機會

有一家電台,在激烈的媒體大戰中一直不能嶄露頭角,台長用了很多辦法還是無濟於事,廣告收入每況愈下,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了。

一天,台長一邊聽著自己電台廣播的節目,一邊思考著對策。這時,新聞節目開始了,這是台長精心策劃的一個欄目,為了表現電台進行新聞報道的實時性,他要求記者采訪的新聞要現場直播,而不是事先錄製後再播放。可聽著聽著,忽然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了出來,竟然是記者和主持人用方言說閑語的聲音!原來主持人在聯係外派記者的時候,竟然忘了關掉直播的按鈕,他們說的幾句閑話就通過電波傳了出來。

台長氣得大罵,為了電台的生存和發展,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沒想到他們對工作還是掉以輕心!這樣的失誤太嚴重了,他決定開除那兩個人。他默不作聲地等到節目結束,正要給辦公室打電話,忽然電話鈴響了。

他抓起話筒,電話是一個聽眾打來的。那聽眾激動地說,他原來一直都以為節目是事先錄製好的,沒想到他們電台的新聞都是現場報道,這樣太好了。台長忙說:“我們一直都是現場直播,您沒有發覺嗎?”

那聽眾說:“我是剛才才發覺。聽到主持人和記者的閑話之後,我才知道的。”

後來,台長又接到很多聽眾反饋來的信息,都是稱讚電台的直播好的,卻沒有一個人埋怨主持人和記者的失誤。台長很納悶,因為他搞直播已經搞了兩年多了,一直沒有引起強烈反響,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失誤才使人們認識到了他的苦心。

經過幾天的思索和與聽眾的交流,台長決定有意地製造一些失誤,不但表現了他們的工作,而且還讓主持人和記者都以普通人的身份呈現在聽眾的麵前,拉近跟聽眾的距離。沒想到這樣一來,聽眾迅速增多,商家又開始投放廣告了,收入也開始蒸蒸日上。

在正常的思維中,我們總是更願意盡最多的努力,把什麼事都做得完美無瑕。這固然很重要。但在有些時候,過度的完美會成為一道隔絕的屏障,丟失與人溝通的機會。就像武俠小說中說的那樣,沒有破綻的武功恰恰是最大的破綻。有一點失誤真的很有必要,也許機遇就在失敗中出現。

愛迪生為135歲而自豪

著名的科學家、發明家愛迪生的童年生活非常困苦。有一次,在火車上賣報時,火車管理員粗暴地打壞了愛迪生的耳朵。從此,他成了聾子。

愛迪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一生取得了1039項發明的專利權,其中留聲機的發明使他感到最為得意。當時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發明一種助聽器?”他反問道:“你在過去的24小時內所聽到的聲音,有多少是非聽不可的呢?”

愛迪生常說:“我真得感謝打我的那位先生,在這個嘈雜的世界上,是他使我清靜下來,不必堵著耳朵去搞實驗了。”

愛迪生在古稀之年,仍然堅持每天到實驗室去上班。有個記者問他:“您打算什麼時候退休呢?”愛迪生幽默地回答說:“糟糕,我活到現在還沒來得及考慮這個問題呢!”

幾十年間,愛迪生每天都工作十幾個小時,若按通常人們的生活節奏和工作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大大地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5歲生日的那天,自豪地對朋友說:“這樣算來,我已是135歲的人了。”

生命的長短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智者注重生命的價值,庸者計較生命的長短。

火車拐彎處

有位年輕人乘火車去某地。火車行駛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山野之中,人們一個個百無聊賴地望著窗外。

前麵有一個拐彎處,火車減速,一座簡陋的平房緩緩地進入他的視野。也就在這時,幾乎所有乘客都睜大眼睛“欣賞”起寂寞旅途中這道特別的風景。有的乘客開始竊竊議論起這房子來。

年輕人的心為之一動。返回時,他中途下了車,不辭辛苦地找到了那座房子。主人告訴他,每天火車都要從門前駛過,噪音實在使他們受不了了,很想以低價賣掉房屋,但很多年來一直無人問津。

不久,年輕人用3萬元買下了那座平房,他覺得這座房子正好處在拐彎處,火車經過這裏時都會減速,疲憊的乘客一看到這座房子都會精神一振,用來做廣告是再好不過的了。

很快,他開始和一些大公司聯係,推薦房屋正麵這道極好的“廣告牆”。後來,可口可樂公司看中了這個廣告媒體,在3年租期內,支付給年輕人18萬元租金……

這是一個絕對真實的故事。

隻要我們轉變思維方式,垃圾可以變成資源,汙水可以變成淨水,廢氣可以變成能源。於腐朽處發現神奇,成功就在拐角處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