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也回了一個不太規範的軍禮:“是。”然後便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誠信,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紐帶。很多人為了眼前的利益往往背信棄義,雖然他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可是他們失去的會更多。
從畫蛋開始
達·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畫家,從小愛好繪畫。他14歲的時候進入著名畫師和雕塑家維羅齊奧主持的藝術工場學習繪畫。
維羅齊奧對學生要求很嚴,訓練的方法也非同一般。他開始指導達·芬奇學畫時,說:“我先不給你大講繪畫理論,也不讓你臨摹古人名畫,而是給你一個雞蛋,先照著它畫,你看如何?”
“我一定按老師的指教,好好學畫。”達·芬奇望著老師點著頭說道。
達·芬奇開始很有興趣,照著雞蛋非常認真地畫著。但是一段時間過後,老師仍然叫他畫雞蛋,達·芬奇有些厭倦,不耐煩了。他邊畫邊想,雞蛋這麼容易畫,為什麼老讓我畫它呢?這樣怎麼能夠提高。
一天,達·芬奇感到實在沒意思,便鼓足了勇氣去向老師請教,說:“繪畫的對象是複雜的,技巧是多樣的,老師為什麼隻是叫我畫一個簡單的雞蛋?”
維羅齊奧耐心地對他說:“我早就料到你會有這種情緒和想法。孩子,你知道嗎,雞蛋雖然簡單,但在1000個蛋中,卻找不出兩個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個蛋,隻要將它變換一下角度,它的形狀也會有所不同。”
達·芬奇聽了之後,仍不解地問道:“老師,即使把這些不同的蛋畫得再好,把這些蛋從不同角度畫得再準再形象,不就是隻會畫一個蛋嗎?”
維羅齊奧笑了笑說:“要知道你能在畫紙上準確地把它表現出來,得具有怎樣的基本功啊!我之所以叫你反反複複地畫蛋,首先是訓練你細心地觀察事物,準確地把握形象,再就是通過反複練習,達到眼手一致,隨心所欲地表現事物。有了這種基本功,那麼無論畫什麼東西,不就得心應手,應付自如了嗎?”
達·芬奇聽了,點了點頭,說:“老師,我明白了,決不辜負您的期望。”
後來,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成了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繪畫大師。
萬丈高樓唯有地基牢固方能屹立不倒,千秋偉業隻有基礎紮實才會基業長青。父母應教育孩子:做任何事都不要急於求成,而應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唯有如此,才會成就偉業。
“神童”的故事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到一所普通的學校調研,一位老師問他:“先生,您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學生?”
“當然可以。”專家爽快地答應了,然後自信地用手在學生中指點起來:“你,你,你……”
點到的孩子眼睛一亮,興奮之情溢於言表,飛奔回家告訴父母:“爸爸,媽媽,好消息,心理學家說我是神童啊!”
母親聽完孩子的話後,欣喜若狂。怎麼看孩子怎麼順眼,仿佛孩子一下子變成了天才。
從此,這些孩子受到了同學的羨慕、老師的關懷、家長的誇獎。孩子找到了天才的感覺,成績不斷提高,智力水平也飛速地向前發展。
一年後,專家再次訪問該校,問:“那幾個孩子的情況怎麼樣?”
老師回答:“好極了!”接著她又向專家請教道:“先生,我感到很驚訝,你來之前他們都隻是普普通通的學生,可經你一指點,一個個都變了。請問您有什麼訣竅,能夠判斷得如此準確?”專家微笑著說:“沒有任何訣竅,隨便指指而已。”
老師露出一臉驚訝的表情。
這些天才並不是被挑選出來的,而是被激勵出來的。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隻是由於某種原因,潛能被抑製住了,專家的激勵激發了這種被抑製的潛能。
白犀牛之死
南非的國家公園內接連發生了幾起離奇的白犀牛死亡事件。警察最初懷疑是偷獵者幹的,可是死亡的犀牛身上最值錢的牛角並未被割去,而在它們身上都有被長而尖利的硬物刺透的傷口,身體上還有被踐踏、踩壓過的痕跡。
後來,經過對其他白犀牛的跟蹤調查,終於發現了真凶——一群年輕、衝動的公象,它們都是孤兒,行為完全不受約束,殺死白犀牛對它們來說隻是好玩。
動物學家指出,大象家庭也有它們的規矩,這些規矩是由幼象的父母來教導,並提供示範。而這一群小象,父母被人類獵殺,失去學習的對象,於是行為上就出現很大的偏差,把殺戮當做遊戲。
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不僅從各方麵嚴格要求孩子,自己也要身體力行,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