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韓陽的初奏(1 / 2)

韓陽覺得鈴兒的話有理,便說道:“爺爺,不如明日你繼續休息,藝唱的事情就讓我和鈴兒去吧。”

聽到韓陽這麼說,鈴兒心中驚喜,難道韓大哥真的會拉胡琴!

溫老漢則是滿臉的不相信。俗話說千日胡琴百日簫。意指學胡琴有一定難度,學好胡琴大約需要近三年時間,不能急功近利。還有一句是“會拉的一條線,不會拉的一大遍”,指拉琴時手法要正確,錯誤的運弓方法在琴筒上的痕跡是亂七八糟的。

一般來說胡琴拉的好壞都是和年齡成正比的。這不光是拉琴技巧的緣故,更重要的是生活閱曆。聽胡琴,要聞其聲而品其意,若是沒有感情的融入,就算拉琴的技巧再好,也隻是空架子。

韓陽看到溫老漢的表情,並不意外,誰讓自己本來年紀就不大,穿越過來更是年輕了幾歲。好在自己以前也曾和爺爺(這個爺爺指的是韓陽穿越以前現實中的爺爺)學過二胡,胡琴和二胡的構架基本相似,韓陽也見溫老漢拉過多次,拉琴的手法和二胡也差不多。

作為一個穿越人士,韓陽深深的明白一個偉大的理論,理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韓陽知道,若是不現場拉奏一段,溫老漢是不會相信自己能代他去拉琴的。可是韓陽又不確定自己就一定能拉好,以前雖然拉過二胡,可是爺爺給的評價也隻是“一般”,“還行”,“湊合”。不過既然決定要奏上一曲,韓陽倒是也不怕丟人,就算自己拉的再不好,也應該在能聽的範疇之內,起碼聽不死人。

當下心裏一橫,一把操起溫老漢的胡琴,配合華麗的轉身坐在凳子上,這一下頗具有高手風範。登時震住了溫家爺孫。拉的好不好先不說,起碼場麵上撐得住。

韓陽左手操弦,右手擒弓,就要開奏。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溫老漢首先便是看向韓陽右貿動作“軸”的位置。這一看之下溫老漢不由點點頭,不高不低,恰到好處。老漢心中不由升起一點希望。

韓陽的第二個動作就有些不盡人意了。隻見韓陽隨意拉了幾次弓,弓子每次都不能保持“平——直”運行,貼弦度偏低。韓陽的這幾下,把快弓的每個音都奏成了“棗核狀”,發音含混不清、缺乏顆粒性。

溫老漢眼睛漸漸暗淡下去,心中歎道,“弓法隨心所欲,興致來了,猛拉一通,忘乎所以,不講效果。拉弓推弓發音不均,訣弓奏成似‘瘸腿’式的效果。”老漢輕輕搖頭,一個少年能有多大的成就,看來明天還是得親自去。

鈴兒這幾日都在跟韓陽學歌,卻從來沒聽韓陽拉過二胡。本來以為韓陽既然說自己會拉二胡,想必拉的差也差不到哪裏,結果剛才這幾下類似於鋸木頭的動作,將小泵娘好不容易醞釀好的感情都給浪費了。鈴兒一個沒忍住,“咯咯”笑了出來。韓陽的拉二胡的水平和歌聲相差太遠了。

韓陽沒理會兩人,而是無比認真的調試了琴弦,清咳兩聲。鈴兒察覺到不禮貌,死命將笑聲憋回去,小臉脹的通紅。

那到底拉什麼曲子好?韓陽想了想,還是來一曲二泉映月吧。他更喜歡流行樂曲,但是怕文老爺子不欣賞。而二泉映月作為各個藝術家廣為讚揚的一個曲子,定有其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