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保持生理平衡(1)(1 / 3)

生理功能的調節者

激素,人體內分泌係統的鬥士

內分泌腺主要是由團索或網狀排列的細胞群構成,以合成和分泌激素為主要功能的器官,如垂體、鬆果體、甲狀腺、腎上腺、胰腺、性腺等。腺體周圍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或淋巴管。

許多器官雖然是非內分泌腺體,但也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組織或細胞,例如大腦的內腓肽、促胃液素、釋放因子等;肝髒的血管緊素原、25—羥化成骨固醇等;腎髒的腎素、前列腺素、25—羥化成骨固醇等。

激素是一類功能強大的化學物質,它們控製著生長、能量轉化、種族繁衍,幾乎主宰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麵麵。它們是為了人類的生存準備的,也是人體內分泌係統的鬥士。

激素在內分泌腺中合成後,隨著血流被運往人體的其他組織和器官。它就如同傳令兵,告訴每個細胞該幹什麼。每一天的每一秒,血管中的各種激素都會去尋找自己的目標,這就是體內某一器官或組織,去推進或阻止某種反應。

同一種激素可以在不同組織或器官中合成,如生長激素可在下丘腦、胰腺、胃腸等組織或器官中合成;多肽性生長因子可在神經係統、內皮細胞、血小板等組織或器官中合成。但一種激素一般隻作用於某種特定的組織或細胞,以實現其調節功能。

激素是一種具有高效能的物質,分泌量少而作用大。激素與細胞中的激素受體結合後,方可促成激素的高效反應。激素與受體的結合為特異性的,並且是可逆性的。

神經係統與內分泌係統的生理學關係非常密切,例如下丘腦中部即為神經內分泌組織,可以合成血管升壓素、縮宮素等,沿著軸突儲存於神經垂體。

在保持血糖穩定的機製中,既有內分泌激素如胰島素、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生長抑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的作用,也有神經係統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參與。

當體內外條件變化時,內分泌係統與神經係統共同擔當起保持內環境的穩定,使體內環境維持在最佳狀態的作用。這是維持生命和保持種族延續的必要條件。

為了保持機體內主要激素間的平衡,在中樞神經係統的作用下,激素一般是以相對恒定速度(如甲狀腺素)或一定節律(如氫化可的鬆、性激素)釋放的。

另外,內分泌係統之間還有一套完整的互相製約、互相影響和複雜的正負反饋係統。反饋調節係統是內分泌係統中的重要自我調節機製,中樞神經係統的信息經過下丘腦、垂體到達外周腺體,由靶細胞發揮生理效應,其中任何一段均受正或負反饋調節的控製。

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響激素的基礎性分泌。任何一種內分泌細胞功能失常,導致所分泌的激素過多或缺乏,都會嚴重地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形成奇異的內分泌疾病。例如,調節人體生長發育的激素分泌異常,可以使人長得像個巨人,也可以使人長成矮個子。

腦垂體:內分泌腺的總指揮

腦垂體是深藏在頭顱裏麵的內分泌腺,位於蝶骨的垂體窩內,有黃豆那麼大,通過一條細小的柄與下丘腦“牽手”,由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部分組成,是人體中最複雜的內分泌腺。

腦垂體主要由嗜酸性細胞、嗜堿性細胞和嫌色細胞構成。嗜酸性細胞占細胞總數的30%~40%,細胞內含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能分泌生長激素和催乳素。

生長激素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和骨骼的生長,這對人體正常生長發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催乳素能促進女性乳房的發育和產後乳腺的泌乳,使乳汁不斷產生。

嗜堿性細胞占10%,細胞內含有嗜堿性顆粒,在腦神經細胞產生激素的調節下,主要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嫌色細胞占50%,是脫顆粒後的細胞和未成熟的分泌細胞。

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別能促進甲狀腺和腎上腺的活動,而促性腺激素則調節女性卵巢產生卵子、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調節男性睾丸產生精子和睾酮。

神經垂體主要由較多的神經纖維和豐富的血管構成,缺少神經細胞的胞體,是儲存和釋放下丘腦激素的部位。神經纖維是由腦的神經細胞發出延伸而來,它把下丘腦神經細胞分泌的激素帶至神經垂體儲存起來,在身體需要的時候便釋放入血液。

儲存在神經垂體的血管加壓素能控製腎髒排尿和升高血壓,催產素使孕婦分娩時子宮收縮,能協助嬰兒的誕生以及產後子宮收縮、止血和康複。

由此可見,腦垂體雖然個頭不大,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影響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指揮著人體的生長、代謝和生育等多方麵的生理活動。所以說,它是內分泌腺的核心。

腦垂體能分泌大量激素,但它自身卻無法對激素的分泌進行調節,隻有當腦發出指令時腦垂體激素才會開始分泌。間腦的下丘腦中分布著很多生成腦激素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的軸突末梢通向位於正中隆起處的腦垂體門脈係統的毛細血管壁。這些神經元受到刺激後,會向垂體門脈係統釋放出腦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