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管仲射中的隻是公子小白的帶鉤,公子小白當時雖然嚇了一跳,但他急中生智,擔心管仲再射來一箭,就故意大叫一聲,咬破舌尖弄得滿嘴是血,倒在車上裝死。等管仲走了,他才睜開眼睛,長吸一口氣。鮑叔牙於是吩咐大家抄近路,揮鞭疾馳,趕在管仲他們前麵到達了臨淄。鮑叔牙用其三寸不爛之舌,讚美公子小白的賢能,同大臣們爭論著要立他為國君。有些大臣說:“已經派人到魯國去接公子糾了,怎麼可以立別人呢?”有的說:“公子糾比較年長,按照常理應該立他。”鮑叔牙說:“齊國連鬧了兩次內亂,再不立一個賢德的公子,齊國的太平遠看就遙遙不可及了。更何況,如果在魯國的幫助下立公子糾,他們一定會索要謝禮。從前鄭國就是讓宋立了子突,宋國才一而再再而三向他們索謝禮,搞得鄭國國庫空虛,兵戰數年。我們難道要重蹈鄭國的覆轍嗎?”大臣們聽了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就立公子小白為國君,就是齊桓公。另外還派人去對魯國說,齊國已經有了新君,請他們不要把公子糾送回來了。可是此時魯國的兵馬已經到達齊國的邊界。齊國馬上出兵去阻攔。魯莊公氣急敗壞,就跟齊國人動起了幹戈,沒想到竟在乾時(齊地,在山東省臨淄縣西南)被打得一敗塗地,大將曹沫還差點兒命喪黃泉。魯國的兵馬敗陣下來,連魯國汶陽(在山東省汶陽縣北)一帶的土地也被齊國奪走了。
魯莊公餘恨未消,齊國又兵臨魯國邊境,強迫魯國殺死公子糾,並把管仲交出來,否則隻好兵刃相向。魯國懼怕齊軍,隻好答應了他們的要求。謀士施伯的使者說:“管仲是天下奇才,如不能留在魯國效命,就把他殺掉。”齊國的使者說:“他射過國君,國君恨他入骨,不親手殺了他,難解心頭之恨。”魯莊公就把公子糾的頭顱和活著的管仲交給齊國的使者帶回國。管仲坐在囚車裏左思右想:“讓我活著回去,一定是鮑叔牙的主意。萬一魯侯後悔,派人追殺,我就必死無疑了。”
他於是就在路上編了一首歌,教隨行的人哼唱。他們邊唱邊趕路,越走越起勁,忘了路上的辛苦。結果,預計兩天的行程一天就趕完了。後來魯莊公果然後悔了,但等他派人去追趕時,他們早已離開了魯境。管仲到了齊國,好朋友鮑叔牙率先前去迎接他,還不斷地把他引薦給齊桓公。齊桓公很生氣地說:“他用箭射我,差點要了我的命,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剝他的皮,你還叫我重用他?”鮑叔牙說:“當時他是公了糾的手下,當然得幫著他,否則他不是不忠嗎?他滿腹經綸,又有雄才偉略,是罕見的人才,如果主公能夠重用他,他必能幫您經營齊國,使您稱霸諸侯。”齊桓公聽從了鮑叔牙的勸告,就任命管仲為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