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卻幸福,張開雙手就能擁有(2 / 3)

眼鏡讓我這種半盲狀態的人對這個世界看得更加清楚。而在另一種程度上,跟人眼睛和眼睛的直觀交流中,因為隔了一層鏡片,就好像多了一層保護膜,不需要那麼直接地麵對對方,總讓人覺得稍微安心一點。

站在公交車站等著公交車,沒有戴眼鏡的我根本看不清周圍人的臉,隻覺得自己周圍站了很多人,至於長什麼樣子,是不是熟悉的人,都在這個模糊掉的世界被等同於有著鼻子嘴巴眼睛的生物。跟隨一大波趕著下班的人潮擠到公交車門口,看清楚了不是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車,又悻悻地站回等候的隊伍裏,繼續等著下一波人潮,繼續再重複著擠向公交車門這樣單純的動作……

我沒有看清楚站在幾米外的你的臉,或許你跟我一樣,站在同一個車站,看著一趟趟公交車來,一波波的人走。

我在想著如果那個人是你,你會以什麼樣的姿態等待?焦躁不安地把長柄雨傘立在地上轉著圈圈?還是抬頭數著那棵正在換新葉的香樟樹又飄下來多少片樹葉,或者猜想著第十個從你身邊經過的人是男生還是女生……

經曆了這麼多推測,我卻還是無法對著前麵不遠處那個看上去很模糊又有點熟悉的背影說上一句“Hi”。

眼鏡讓我的世界因為不需要直接跟別人接觸有了種莫名的安全感,也讓我少了跟別人直接交流的勇氣。模模糊糊覺得很像你,但卻始終處於萬一認錯了人,一臉白癡微笑迎上去,結果對上的卻是一張完全不認識的臉的擔憂中。

正踟躕著要不要走過去跟你打聲招呼,就算認錯了人也好的時候,隻看到那個模糊的身影走上了停在我麵前的公交車。距離鎖定在一米之內才看清楚——啊,真的是你。

擔心認錯人的恐懼完全被竟然真的是自己認識的人的這種愧疚感所取代。

戴上眼鏡是個膽小鬼,取下眼鏡是個看不清這個世界的瞎子加膽小鬼,無論如何都無法朝這個世界邁出一大步……人生竟然如此失敗,真是有點殘忍。

跟著下一波巨大的人潮擠到了公交車前看到了熟悉的數字,然後像工廠流水線的商品一般有秩序地跟上去。看到你發微博說在公交車站看到等車的我,沒有戴眼鏡的我,就像個茫然的瞎子擠在一堆人群中……

“沒戴眼鏡有點看不清!”這樣的語氣是不是會掩蓋掉一點點的認生……

“下次看到你我會跑過來啦!”你就這樣回複著。

一直以來都學不會主動,總覺得平平穩穩就好,順其自然就好。可是,很多事情你不主動去說,別人永遠猜不到你想要什麼……你看,連打聲招呼的勇氣都沒有,真是有點糟糕的大人。

雖然眼鏡還是壞的,視線還是模糊的,下次或許還是會因為超過了我的人臉識別距離害怕認錯人而不打招呼,不過,似乎看到了,仿佛要將熙攘的人群擺脫一般,你向我奔跑而來的場景。

哎,等下去把眼鏡修好,然後下次就算是個模糊的影子也好好跟那個模糊的影子打聲招呼吧!

如能贈我勇敢 文/不夏

會有女生悄悄給我留言說,為什麼你故事裏出現的都是女孩子啊!我們想看男孩子的故事。一方麵,隻能說,作為新晉男神的我,曾經對女生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的。一方麵也隻能說,你們這群不純潔的小夥伴啊!

今天故事的主角,如大家的意,是個男生。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男生會喜歡看郭敬明,女生也是。在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郭敬明就像一個時代的標誌,就如同周傑倫一樣,打開了我們對於小說的新大門。無比羨慕那些有著栗色頭發的少年,耳朵上別著顆小小的耳釘,總是塞著耳機聽著與平靜的外表不相符的歌曲,總是羨慕著上海這座城市,就連閣樓裏落下的灰塵都似乎帶著些許溫柔的氣息。

A就是這樣,類似從小說裏出來的人。跟平常男生相比,幹淨得過於異常的皮膚,說話時聲音糯糯的,看上去很乖巧的模樣,稍微跟大家有些區別的,大概是那長長的鬢角,和掩蓋在鬢角下麵的耳釘。

初次發現的時候,是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因為劇烈的長跑,大家都彎著腰用手撐著膝蓋休息,陽光下,總感覺有什麼在閃閃發亮。麵對我的視線,A倒是很大方地露出了耳朵,小小的耳垂上,銀色的耳釘反射著陽光,一閃一閃的。

“痛嗎?”

A搖了搖頭,視線偏開了,眯著眼睛看著太陽的他,渾身散發出一種慵懶的、如同午後曬著太陽的貓一般的氣息:“不痛。”他若有所思的模樣,倒是讓人忍不住懷疑,這句不痛是不是隻是單純為了耍帥而說出來的台詞。

跟A熟識起來,不過是因為抽屜裏的小說。

當時韓寒跟郭敬明還很紅,在我們小小的世界裏,就是標杆一樣的少年。青春期是一個難忘又尷尬的階段,那些無法大聲說出口的心煩和不安,都在別人的文字和故事裏,變成能指引自己前進的力量,而每期都不漏買的《萌芽》則寫滿了對“文藝青年”的向往……

“這個我也喜歡。”

順手拿走放在桌上的雜誌,A雙手一撐就坐在桌子上看起書來。低頭看書的模樣,確實是十分安靜,很能吸引女生的那種。

小時候,我的胃不好,文藝青年們喜歡的咖啡我是萬萬喝不得的,不管是廉價的雀巢,還是後來郭敬明無數次在小說裏提到的星巴克。所有的咖啡對我來說都隻是加速胃痛的物品,對A來說,咖啡已經成為他的生活必需品。

從雀巢經典的紅色馬克杯換成家人特意從上海帶回來的星巴克限量杯,走過他身邊都能聞到若有似無的咖啡的味道。也曾打趣過,未來他可以嚐試去開家咖啡館,結果被那句“有可能自己每天老是喝咖啡把自己喝死了……”給堵到不知說什麼。

A後來倒是不怎麼寫東西了。當年的語文課,隻要一寫作文,他的文章必定是範文,而每到這個時刻,他就會變得狂躁不安:“那個老太太,明明又讀不懂我寫的東西,到底是怎麼覺得我寫得不錯……還要這麼大聲用不標準的普通話讀出來,丟臉死了。”把臉深深埋進書本裏,用現在的詞語來說,算得上是傲嬌了。

男生一般都很少哭,我自己也是,除開小時候被爸媽揍之外,幾乎很少哭。可是在我跟A同學的那三年中,卻也看到過他哭的樣子。

那是學校運動會的時候,剛剛跑完兩千米的他來拿寄存在我這裏的手機。,A跟我們不同,與那個小說裏的世界看上去聯係密切還有一點,當學校規定不能帶手機時,其他人是真的沒有帶,而A則偷偷帶了一部最新款的手機。在我們都不知道QQ是什麼東西的時候他的等級已經老高,在我們還在羨慕那些觸及不到的人時,他已經用自己的文字開始在文學網站構造自己的世界……

那天A接過手機,看了一下短信,突然間就哭了起來。或者說不是哭,隻是呆滯地流著眼淚,沒有哽咽,沒有其他的表情、動作、聲音,隻有眼淚好似泉水一般,從眼睛裏不斷湧出……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他的朋友的故事,彈著吉他的少年與白血病和死亡的故事……從主角到故事情節都好似小說裏的橋段,一點都不像我這種普通人會經曆的生活。

而A坐在草地上望著天空的表情也從此住進了我的記憶裏,笑著的A,哭著的A,奮力寫字的A,因為羞澀躲進書裏的A,到最後被定格成一個寂寞的A……

在很久之前,我一直覺得他比我要適合文藝圈多了,至少,我寫不出他那種富含自己風格的句子,也無法把對上海,以及當年青春派的文風揣摩得那麼精準,可是我卻陰差陽錯到了文藝圈。而A,根據最新的消息得知,他在某個廣告公司做營銷。

倒是總會回憶起那樣的場景,夏天的天空被拉得老長老遠,偶爾飄著幾朵白雲,熱辣辣的太陽曬得人眼睛都睜不開,體育老師也讓大家自由活動,A一早就占據了樹蔭下的石凳,揚著手裏的小說,示意我坐過去……

“魔術師是擁有很多秘密的人,但擁有很多秘密的人活得並不快樂……”帶著南方口音的糯糯的聲音傳到耳朵裏,瞬間讓這些字眼帶上了特有的溫度……

那你,還快樂嗎?

忽而十年如風過 文/不夏

我十七那年,第一次意識到,世界上有一種工作是用紙筆把自己的情緒記錄下來,然後以某種形式傳遞給別人,再由這一個別人傳遞給更多的別人……

我在心裏暗自許下心願,什麼時候我能用自己的手寫出自己心裏想寫的故事,然後被無意間路過的某個人看到,她買了我寫的故事,換來了她的會心一笑,或者淚流不止,又或者我的故事在他們生命的低穀裏給了他們一點點微弱的力量,讓他們相信著,或是期待著,這個世界那些細小又美好的事物。

我二十歲的時候,去參加了一個我很喜歡的女作者的簽售會。讀到她的作品時,還是個高中生,一心想著怎麼逃避成長。

她的小說裏,那個主角跟我一樣,隻想當個不承擔責任的人……一個人生活,一個人看著好天氣好時光。

當時她推出了一本新的長篇小說,講了一個膽小懦弱的男人追求愛情的故事。

沒有之前作品裏洋溢著的淡淡的青春味,很平和地描寫著普通人的生活,評論家都說她越來越糟糕……作品的評分也越來越低。

那天我坐在簽售會的第三排,很清楚地看著她的麵容,及肩的長發下,是一件紅色的毛衣,襯得她畫了淡妝的臉特別好看……因為語言不通的緣故,全程她都在淺淺地笑著,時不時側過耳朵往翻譯那邊聽讀者提出的問題,也會笑著伸手捂住嘴巴,或者頑皮地吐一下舌頭……

寫作的意義是什麼,或許有很多,為了警醒社會,為了告訴人們活著的意義,或者如同絲山秋子先生一般念叨著,這些出版的書我都不喜歡看,找不到自己想看的書就隻好自己寫了……當然,也有像我這種,隻是單純地想寫些什麼,就寫了些什麼的人。

提問的環節大家都很活潑,笑著問她有沒有新的長篇計劃,為什麼想寫一個在愛情裏被動的男性角色……怎麼度過青春期的迷惘……

隻聽到甜甜的聲音傳入耳朵:“很久以前我覺得,我可以逃離出社會,做一個孤立的人,但是後來我發現,長大了以後的想法不是這樣子的,不管是猶豫不決的人,還是一心求死的人,再或者總是單戀的人,大家都努力地在尋找著愛戀,尋找著自己賴以生存的事物,這不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嗎?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努力的方向,總覺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村上春樹曾經說過,小確幸這個詞語,屬於我們的,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簽名的時候,我上前說了一句“謝謝”。

她對我笑了笑,用並不流利的中文回了我一句:“謝謝你喜歡”。

人總是會學著成長的,青春期,也就那麼一瞬。我們用盡全力奔跑著,在那個象征著短跑結束的終點揮手狂歡……在那個奔跑的瞬間,擦汗的瞬間,青春期,就已經遠去……

但是,奔跑的感受,風的聲音,汗水的味道,都將銘刻在我們的記憶裏。

二十一歲的我,很享受現在的狀態。

我很樂意看到喜歡的作家嚐試不同的東西,正如同我樂意嚐試不同的生活。

不管是便利店的小哥,還是站在烈日下發放傳單的人,還是坐在教室穿著白襯衣的少年,又或者是坐在電腦前看著稿子的我……每一個我,都在即將塵封的時光道路上奔跑著,少了桀驁不馴,多了幾分沉穩……

我想我會永遠銘記,那些屬於我們的,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我想我會永遠銘記,尋找著賴以生存事物的感受。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你,如同記得我自己。

她不肯忘記時光 文/不夏

謹以此文,獻給我心目中的女神——三毛。

最初知道三毛這個名字的時候,先是愣了一下,腦海裏立馬出現了《三毛流浪記》那個滑稽又可憐的男孩子的形象。這算是我對這個名字的初步認識,看著書籍封麵上那個戴著大大的項鏈的長發女子,生出的兩三分陌生感卻被那個笑容擊退。

這是我與三毛的初次相遇,在這個雨季沒有降臨的時間段。

看書一貫是把某位作家最有名的作品放到最後看,就好像吃東西的時候,最喜歡吃的食物一定是留在最後慢慢品嚐一樣。寫得最好的作品,若是一開始就大口大口吞食了,那其他的作品看起來也就索然無味了。

而在阿姨的書架上無意間發現的三毛,則像是打開了世界的另一扇窗。

三毛在前言中寫道:“我之所以不害羞地肯將我過去十七歲到二十二歲那一段時間裏所發表的一些文稿成集出書,無非隻有一個目的——這本《雨季不再來》的小書,代表了一個少女成長的過程和感受。它也許在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於迷惘和傷感,但它的確是一個過去的我,一個跟今日健康進取的三毛有很大的不同的二毛。”

坦率得有點可愛。最開始接觸這本書的我,並不是很能明白書中的內容。要一個剛升入初中,一心隻想著打倒怪獸拯救社會的初中男生來體會成長過程中的那些小心思,確實是有點牽強……

我能記住的片段大概就是雨季來臨的時候鞋子全部被打濕的少女,還有在後記裏憤憤不平說著數學有多難學,不喜歡父母安排練毛筆字的故事……

年少的記憶總是淺薄不已又沒有什麼實質性。想到在我那個年紀,三毛已經開始將那些少女情懷寫成書,而我還沉浸在保衛地球的舊夢裏,總忍不住汗顏。

高中的時候才開始重新讀三毛,一本又一本,不知疲倦。我喜歡那些簡單的文字裏蘊含的情緒,不喜歡鄰居送的駱駝肉,偷偷開車跑很遠扔在沙漠裏。在沙漠無意間闖進墓地嚇得半死……被比自己小六歲的男人告白,並且說在沙漠等她,她焦慮得像個小女生……

每一個性情的展現,都讓人看到三毛的天真爛漫。

在我的印象裏,她就是在自己的小小世界裏寫作的人。不管外麵的大風大浪,她永遠活在自己的少女國度裏,寫著她的小心思,小痛苦,小感觸。倒不是所有的文人都要上升到憂國憂民的角度,以我筆寫我心,把那些日常被人忘記的細微感動寫出來,未嚐不是件好事……

我更羨慕的,是她那種想走就走的勇氣。因為向往撒哈拉沙漠,所以在繞了世界大半個圈以後,最終還是毫不猶豫地奔向了那兒。她也曾在信件中抱怨沙漠生活的不方便,缺少水源,鄰居們不愛洗澡,老是覺得她家很神奇,排排坐進來……想念故鄉之類……可是這些都沒有成為阻攔她的因素。在經曆了漫長的休學,生病,還有各種不幸後,她終於在沙漠中變成荊棘上的花朵,享受著最完美的人生——夢想正在實現,愛人正在身邊。這種精神,正好給了我們一種,隻要堅持下去,就能實現夢想的指引。

在我心裏,她一直就是一個少女,用筆寫著自己對於生活的美好幻想。隻有見識過生活黑暗麵的人,才能對生活一直保持溫柔的信仰,而她,無疑就是那種,始終會堅持,始終會微笑的人。

而那些印在紙上的小小鉛字,也陪我走過了青春期的每一天。

對愛,所有的人都會堅持。

尤其是經曆過未婚夫身亡的人,應該是很害怕,身邊的人再一次離去。

那個時候我突然懂了,為什麼會有人說:“相信我,我不會比你先死的,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

當一直獨來獨往的人類對另外的人類產生了感情,是斷然不願意他提前從自己的生命裏消失的。

這個,紮著麻花辮,經常盤腿微笑的人,之後又經曆了怎樣的痛苦?

我猜不出來。

隻知道,若是這個世界再無可眷戀之事,才會選擇最不濟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吧!

愛才是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跨不過去的坎。

多少年過去了,我始終記得,那個下午,我在阿姨的書架上翻到這本《雨季不再來》,並不是很懂那些少女的哀愁,卻莫名地覺得很可愛。

也許我們的人生都不夠完美,也許我們的遭遇都讓我們一次次想過放棄,但是,我們都沒有逃避,而是勇敢地直麵生活,這樣就足夠了。

我心中的少女,希望你,永遠都能紮著麻花辮,笑得那麼開心燦爛。

亦以陽光祭夏天 文/不夏

在接到領導交代下來的——關於要寫一本“正能量值班日記”係列的時候,心裏其實忐忑了很久。

我作為一個普通的編輯,實在沒有什麼故事可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的,生活裏的嬉笑怒罵,潮起潮落,都是每個人需要經曆的故事,各不相同,卻又震撼人心。

我平穩地度過了人生的二十幾年,從一個普通的學生到今天,能被全國上下幾十萬人知道的雜誌編輯,一路上都很順,很順,沒有經曆過太多人生的我,要以怎樣的方式跟你們交流,才能更好地融入你們,這是我一直擔憂的事情……

我的故事不足以成為激勵你們前進的動力,甚至,原本是學設計的我,寫出來的文字也是生澀不堪,無法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你能量,或者讓你放聲大哭,排遣掉你心裏鬱結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