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發現情商(1)(2 / 3)

他取出紙筆,記下幾位認識多年的朋友的名字,其中有兩位曾是他以前的鄰居,他們已經搬到高級住宅區去了。

另外兩位是他以前的同學,他捫心自問,和這四個人比,除了工作比他們差以外,自己似乎沒有什麼地方不如他們。論聰明才智,他們實在不比自己強。

最後他發現,和這些人相比,自己分明缺乏一種特別的東西,那就是性格情緒經常對自己產生很大的影響。

城市裏的鍾聲敲了三下,已是淩晨三點鍾。但是,莫奈的思緒卻很清晰。他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缺點,發現過去很多時候自己不能控製情緒,比如愛衝動,遇事從不冷靜,甚至有些自卑,不能與更多的人交往等。

整個晚上他就坐在房間裏檢討,他發現自己從懂事以來,就是一個缺乏自信、妄自菲薄、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人。他總認為自己無法成功,卻從不想辦法改變性格上的缺陷。

同時他發現,自己一直在自貶身價,從過去所做的每一件事就可以看出,自己幾乎成了失落、憂慮而又無奈的代名詞。

於是,莫奈痛定思痛,做出一個令自己都很吃驚的決定:自今往後,決不允許自己再有不如別人的想法,一定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全麵改善自己的性格,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

第二天早晨,莫奈一身輕鬆,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懷著新增的自信前去麵試,很快,他被順利地錄用了。

莫奈心裏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得到這份工作,就是因為自己的醒悟,因為對自己有了一份堅定的自信。

兩年後,莫奈在所屬的組織和行業內建立起了名聲,人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樂觀、機智、主動、關心別人的人。

在公司裏,他再三得到升遷,成為公司所倚重的人物。即使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他仍是同業中少數可以做到生意的人。幾年後,公司重組,分給了莫奈可觀的股份。

開動腦筋,尋找辦法,但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成功都會來自你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你要發現自己的不足,讓你的性格和情緒得以完善。

隻有這樣,你才能在事業中不斷前進,實現自己的夢想。你可以毫不懷疑地相信,成功者其實就是善於調節自己情緒的人!

是什麼讓桑尼成功

然而,加拿大少年桑尼卻沒有莫奈那麼幸運,這是說,桑尼從小就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桑尼一直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學,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但他的智商太低,盡管他十分用功,他的各門功課還是都不及格。所有認識他的人都明白,桑尼肯定考不上大學。

桑尼不得不輟學,為一個富商打理他的私人花園。

桑尼一直都生活在憂鬱之中,他心裏很愧疚,他沒有上大學,肯定讓父母非常失望。

但不久以後,桑尼便明白了一個道理:是啊,我確實不那麼聰明,但也不是癡呆兒。我雖然不能改變智商,但總可以改變一點什麼。

改變什麼呢?是的,我不能自卑,要勇敢。還有,既然我天生愚鈍,我為什麼還要承擔憂鬱這種不幸呢?是的,我至少可以活得快樂點。

桑尼真的變了一個樣子,做任何事情,他總能看到好的一麵。

有一天,桑尼進城去辦事,在市政廳後麵,他看到一位市政參議員正在跟人講話,在他跟前不遠處,是一片滿是汙泥濁水的垃圾場。

這不應該是一塊髒地,它應該是上麵開滿鮮花的草坪。桑尼想。

於是他勇敢地走上前去,向參議員問道:“先生,你不反對我把這個垃圾場改成花園吧?”

參議員說:“你的建議當然很好,但是,你知道,市政廳可拿不出這筆錢讓你做這件事情。”

“我不要錢,”桑尼說,“你隻要答應由我辦就可以了。”

參議員大為驚奇,他還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事情呢,哪有辦事不花成本的。但他還是認真聽取了桑尼的想法,並答應了他的請求。

第二天,桑尼拿了幾樣工具,帶上種子、肥料來到這塊爛泥地。

一位熱心人給他送來了一批樹苗,富商允許他到自己的花圃剪用玫瑰插枝。一家規模很大的家具廠聞迅後,立即表示要免費承做公園裏的長椅,但懇請桑尼讓他們在椅子上發布廣告。

桑尼努力地工作,不久,這塊泥濘的汙穢場地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公園。這裏有綠茵茵的草坪,曲折的小徑,在長椅上坐下來,人們還能聽到清脆的鳥鳴。

所有的人都在說,一個年輕人辦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晚報上也刊登出桑尼站在公園草坪上的照片。這個小小的公園,像一個生動的展覽櫥窗,人們從中看到了桑尼在園藝方麵的天賦和才幹。

25年後,桑尼已經是全國知名的風景園藝家了。他雖然沒有學好功課考上大學,但是,他從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中發現了自己,同時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一直到現在,桑尼漸已年邁的雙親一提起自己的兒子,仍會感到無比的驕傲。

這是美國作家奧斯勒在《一個智商低的孩子》中講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