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4章 訪友題“鳳”(1 / 1)

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嵇康,年少時勤奮好學,才華出眾。出仕後,官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

嵇康與當時的呂安同樣具有任性、傲世、清高的習性,因而相處十分友好,每逢想念的時候,盡管相距千裏之遙,也要即刻乘車去看望。

有一天,正當嵇康外出,呂安前去看他。當時,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門相迎,請客人到屋裏就坐,呂安認為嵇喜庸俗,不肯進去,隻在門上寫了個“鳯”(鳳的繁體)字,立刻就走了。

嵇喜不理解“鳯”字的含義,以為呂安把自己比作神鳥鳳凰,感到十分欣慰,故一直保留著。後來有人告訴他,呂安所寫的是一個字謎,意在諷刺他是個“凡鳥”,嵇喜這才恍然大悟!

“鳳”字其繁體字為“鳳”,拆開即位凡、鳥,用以比喻庸才。呂安自命清高,不但不領他人好意,還刻意譏諷他人,很失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