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皇宮,大殿
“諸位愛卿盡可暢所欲言。”
趙禎看著殿下的群臣,他們的臉上俱是表情各異,他心裏冷笑一聲,平時一個個上奏章的時候一個比一個都要勤,這會兒倒是都成啞巴了。
“皇上,臣以為,此事應該從長計議。”平章事呂夷簡緩緩開口,“皇上正當年富力強,立儲之事,不急。”
“呂大人此言差矣,儲君之事事關國本,越早決定儲君人選,對整個大宋的江山社稷越是有利。”戶部侍郎丁謂立即反駁,“皇上,臣以為,此事越早決定越好。”
“那依丁大人的意思,該立誰比較合適,”
“這,”
“懿德,你怎麼看?”趙禎煩亂地看著底下吵成一團的文臣們,平日裏的尖牙利齒這會兒全出來了,他看著一直沉默的武官們,目光落到了高懿德的身上。
“臣以為,右羽林大將軍趙宗實是個不錯的人選。”
殿上瞬間安靜了下來,趙禎饒有趣味地看著素來沉默不語的高懿德,“哦,說來聽聽。”
“一來,趙將軍曾在宮中被皇後娘娘撫養過幾年,宮裏的一切日後熟悉起來自然也是極快的;二來,趙將軍的人品,相信各位都是有目共睹,自從他擔任右羽林大將軍以來,宮裏的守衛明顯嚴密了許多;三來,濮安懿王趙允讓素以德行在宗室貴胄中著稱,如此賢良的父親教養出來的兒子自是不凡。”
大殿上是久久的沉默,終於有人開口,“高將軍此言,是否存有私心?”
高懿德定定地看了眼出聲的人,是禮部尚書王建,此人素以剛正不阿著稱,他的目光坦蕩,顯然是出於大局考慮,高懿德緩緩看向大殿上端坐的那個人,“皇上,微臣如若有半句虛言,願受任何處罰。”
大殿上俱是沉默,一直不言的趙禎微微一笑,“還有人有異議的嗎?”
“陛下,”開封府尹包拯開口,“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趙將軍自是合適的人選,但儲君關係國本,殿下應將目光放在整個趙氏宗族之中,擇優考察,選擇最好的方能作為儲君人選。”
“朕明白了,諸位愛卿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
待眾臣離去,趙禎終於疲倦地閉上了眼睛,一直隱在殿後的人緩緩從後麵出來,待看到來人,趙禎也沒有立刻回複原來的姿勢,“你都聽到了?”
“是!”曹皇後的目光平淡,似乎沒有看到麵前這個男人的疲倦的姿態。
“你覺得,誰說的最有道理?”
“臣妾認為,都有道理。”
“哦,”趙禎這個時候睜開了眼,“說說看。”
“立儲之事事關國本,的確是該考慮,但人選,也要細細斟酌。”
“皇後,”趙禎的語氣依然平淡,“你就這麼肯定,朕不會有後了,”他的目光定定,“你不怕朕一怒之下,把你給廢了?”
他的語氣還是有那麼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曹皇後看著麵前這個自己陪了幾十年的男人,忽然覺得他也很是可悲,“皇上,你不會的。”
沒有了我,你根本就不可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在前朝肆意妄為,後宮的一舉一動都牽連著前朝,她的背後,有著大宋最大的武將世家做後盾,一般人,看著她的底牌,輕易也是不敢妄動。
趙禎笑了,“還是你最了解朕。”這麼多年,要不是你,朕也不會這麼沒有後顧之憂,你是,我最敬重的妻子,可是,也是不能有孩子的妻子。
想到這兒他心裏一緊,當初,自己利用她的家族穩定了真宗朝後期的混亂,卻也是忌憚他百年之後子幼母壯,外戚****,所以一直在給她下藥。這麼多年,雖然內心愧疚,但是,他絕不後悔。
“懿德提議了宗實,你怎麼看?”
“皇上的心裏,不是早就有決斷了嗎?”
“萱兒,”趙禎忽然聲音一軟,曹皇後反射性地避開了眼神,趙禎有點失望,卻很快淡定了下來,“宗實繼位之後,對你而言,比較好。”我死去之後,這空蕩蕩的宮殿之中,隻剩下你了,有個和你關係融洽的人伺候你百年終老,我也就安心了。
“皇上,”曹皇後的語氣依舊平淡,“您不要這麼說,”她的聲音已經有了顫抖,盡管怨了這個男人一輩子,可是,一想到他將孤孤單單地留下自己一個人,她,還是害怕。
“韓櫻,到現在還是沒有動靜嗎?”趙禎忽然開口。
“是,宗實很體恤她,一直都對她照顧有加。”
“是嗎?”據他所知,可不是這麼回事,“滔滔,今年也慢十六了吧?”
“是,”想起還沒有成親的外甥女,曹皇後的眉頭微蹙,滔滔也不小了,是該上心了。
趙禎自是知道她的心思,不過也沒有點破,他的心裏,已經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