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為了哥哥

一位年輕的總裁,以比較快的車速,開著他的新車經過住宅區的巷道。他必須小心正在做遊戲的孩子突然跑到路中央來,所以當他覺得小孩子快跑出來時,就要減慢車速。就在他的車經過一群小朋友的時候,一個小朋友丟了一塊磚頭打著了他的車門,他很生氣地踩了刹車,並後退到磚頭丟出來的地方。

他跳出車外,抓住那個小孩,把他頂在車門上說:“你為什麼這樣做,你知道你剛剛做了什麼嗎?”接著又吼道:“你知不知道你要賠多少錢來修理這台新車,你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小孩子哀求著說:“先生,對不起,我不知道我還能怎麼辦?我丟磚塊是因為沒有人停下來。”小朋友一邊說一邊眼淚從臉頰落到車門上。他接著說:“因為我哥哥從輪椅上掉下來,我沒辦法把他抬回去。”

那男孩啜泣著說:“你可以幫我把他抬回去嗎?他受傷了,而且他太重了,我抱不動。”

這些話讓這位年輕的總裁深受感動,他抱起男孩受傷的哥哥,幫他坐回輪椅上。並拿出手帕擦拭他哥哥的傷口,以確定他哥哥沒有什麼大問題。

那個小男孩感激地說:“謝謝你,先生,上帝保佑你。”然後男孩推著他哥哥離開了。

年輕的總裁慢慢地、慢慢地走回車上,他決定不修它了。他要讓那個凹洞時時提醒自己:不要等周圍的人丟磚塊過來了,自己才注意到生命的腳步已走得過快。甘蔗

有一個人,手托著一盤甘蔗,沿街叫賣,尋求買主。在村頭,有一個人想吃甘蔗身上卻沒有錢。

賣甘蔗的人說:“請先拿去吃吧,等你手上有錢時再來還賬就行了。”

那個人卻理都不理地跑開了。

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如果口吃甘蔗心裏想著還錢,甘蔗在口中自然就不會感到甘甜了。”一隻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著: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隻鸚鵡前則標著: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隻呢?兩隻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問:“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是。”

這人奇怪地問:“為什麼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板。”換一條路走

邁克在求學方麵一直遭遇挫折,高中未畢業時,校長對她的母親說:“邁克或許並不適合讀書,他的理解能力差得叫人無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兩位數以上的計算。”他的母親很傷心,決定自己教他。然而,無論邁克如何努力,他也記不住那些需要記憶的東西。邁克很傷心,他決定遠走他鄉……

許多年後,市政府為了紀念一位名人,決定公開征求設計名人雕像的雕塑師,眾多雕塑大師紛紛獻上自己的作品,最終一位遠道而來的雕塑師被選中。開幕式上,他說:“我想把這座雕塑獻給我的母親,因為,我讀書時沒有獲得她期望中的成功,現在我要告訴她,大學裏沒有我的位置,但生活中總會有我的一個位置。”這個人就是邁克。人群中邁克的母親喜極而泣,她知道邁克並不笨,當年隻是沒有把他放對位置而已。插向自己的刀

一家公司招聘職員,最後要從三位應聘人員中選出兩個。

他們給出的題目是這樣的:假如你們三個人一起去沙漠探險,在返回的路途中,車子拋錨了,你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可是你們三個人隻能從七樣東西中選擇四樣隨身帶著。你會選什麼?這七樣東西分別是:鏡子、刀、帳篷、水、火柴、繩子、指南針。而其中帳篷隻能住兩個人,水也隻有一瓶礦泉水。

甲男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帳篷隻夠兩個人睡,水隻有一瓶,萬一要爭起來,女孩子我可以讓著點,這男的,要是為了爭奪生存機會想害我呢?所以,我把刀拿到手,也就等於把所有主動權控製在了手中。”

乙女和丙男選的四樣物品相同:水、帳篷、火柴、繩子。

乙女解釋說:“鏡子在沙漠裏沒什麼用,就不要了;指南針呢,隻要有手表也就行了;刀不必要,在這萡茫的沙漠上,沒有一點活物,更別說是對人具有攻擊性的動物了;而水是必需品,雖然隻夠兩個人喝,但可以省著點,相信也能夠三個人一起堅持到最後;帳篷雖然隻能容納兩個人睡,但是可以三個人輪換著來休息;火柴也是路上必不可少的;而繩子可以用來把三個人綁在一起,這樣在風沙很大目不見物的時候,就不會失散了隊伍,而且如果遇到沙崩,有同伴掉到沙堆底下,還可以用繩子把他拉回來。”丙男給出的解釋與乙女相同。

最後,三位候選人中獲聘的是乙女和丙男兩位。旅遊

在春天的一個美好日子裏,許多人結伴到郊外去春遊。這些人都興高采烈,帶上幹糧、水壺便出發了。惟有一個有心人帶了一把雨傘。

郊外的山上繁花似錦,鶯聲燕語,令遊人們流連忘返。然而正當漸入佳境的時候,天空中卻飛來了巨大的烏雲,雷聲隆隆地從遠處滾來。眼看就要下雨了,那些沒帶雨傘的遊客,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驚慌失措,再也無心遊覽,一個個抱頭鼠竄,跑下山去,尋找避雨的場所。

那位帶了雨傘的人卻不害怕,一把雨傘給了他充分的信心。他一邊譏笑其他遊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邊繼續往春之縱深踱去,飽餐春之秀色。

不一會,雨便下起來了。他撐開了雨傘。不料這一場春雨下得十分猛烈,沒等他回過神來,條條雨鞭便被風裹挾著,直撲他的懷裏,巨大的旋風將他及雨傘旋成了一個陀螺。雨傘不但不能給他提供一點保護,反而成了他的累贅。眼看就要旋下山溝,迫不得已,他隻有收起雨傘,跌跌撞撞往山下跑。待他趕到眾人避雨的地方,他已經被澆成了一隻落湯雞。而那些並未帶傘的遊客,目睹他此時的狼狽相,一個個笑得前仰後合。明智的選擇

1888年,美國第23屆總統競選之日,候選人本傑明·哈裏森(1833—1901年)很平靜地在等候最終的結果。他的主要興趣似乎在印第安納州。

印第安納州的競選結果宣布時已經是晚上11點鍾了,哈裏森在此之前早已上床睡覺了。第二天上午,一個夜裏給他打過祝賀電話的朋友問他為什麼睡這麼早。

哈裏森解釋說:“熬夜並不能改變結果。如果我當選,我知道我前麵的路會很難走。所以不管怎麼說,休息好不失為明智的選擇。”探險恐怖角

邁克·英泰爾37歲那年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放棄他薪水優厚的記者工作,把身上僅有的三塊多美元捐給街角的流浪漢,隻帶了幹淨的內衣褲,決定由陽光明媚的加利福尼亞州,靠搭便車與陌生人的好心,橫越美國。

他的目的地是美國東岸北卡羅萊納州的“恐怖角”(CapFear)。

這是他精神快崩潰時做的一個倉促決定。某個午後他“忽然”哭了,因為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會後悔嗎?答案竟是那麼的肯定。雖然他有好工作、美麗的同居女友、親友,他發現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下過什麼賭注,平順的人生從沒有高峰或穀底。

他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

一念之間,他選擇北卡羅萊納的恐怖角作為最終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懼的決心。

他檢討自己,很誠實地為他的“恐懼”開出一張清單:打從小時候他就怕保姆、怕郵差、怕鳥、怕貓、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飛、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怕孤獨、怕失敗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卻似乎“英勇”地當了記者。

這個懦弱的37歲男人上路前竟還接到奶奶的紙條:“你一定會在路上被人殺掉。”但他成功了,4000多裏路,78頓餐,仰賴82個陌生人的好心。

沒有接受過任何金錢的饋贈,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濕的睡袋裏,也有幾個像公路分屍案殺手或搶匪的家夥使他心驚膽戰,在遊民之家靠打工換取住宿,住過幾個破碎家庭,碰到不少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終於來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給他的提款卡(他看見那個包裹時恨不得跳上櫃台擁抱郵局職員)。他不是為了證明金錢無用,隻是用這種正常人會覺得“無聊”的艱辛旅程來使自己麵對所有恐懼。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並不恐怖。原來“恐怖角”這個名稱,是由一位16世紀的探險家取的,本來叫“CapeFaire”(仙女角),被訛寫為“CapeFear”(恐怖角),隻是一個失誤。一輩子隻做一碗湯

我家門前有兩家賣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記”,另一家叫“張記”。兩家店是同時開張的。剛開始,‘“潘記”生意十分興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隊等候,來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記的特點是:豆腐做得很結實,口感好,給的量特別大。相比之下,張記老豆腐就不一樣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軟,軟得像,湯汁,不成形狀;其次是給的豆腐少,加的湯多,一碗老豆腐多半碗湯。因此,有一段時間,張記的門前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