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全都告病還鄉。要求解除自己的兵權。宋太祖一一批準了他們的要求。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三元裏抗英鬥爭

1841年5月,清政府和英國殖民者簽訂了《廣州和約》,這激起了廣東人民的武裝反抗思想。

29日盤踞在四方炮台的小股英軍竄到廣州北麵的三元裏搶劫行凶,當地村民群起抗擊,打死了十多個英軍,其餘的逃回了炮台。

村民們聯合了各鄉人民組成義勇團。第二天一早義勇團向四方炮台進攻,他們將英軍引誘至牛蘭岡後,埋伏在四周的村民們一齊出擊,此時下起了傾盆大雨,英軍火藥受潮,槍炮失靈,被打得倉皇逃回了炮台。這次戰鬥殲敵近百人,還繳獲了許多武器。隨後,村民們包圍了炮台,英軍見勢不妙,向清政府求救。於是廣州知府采取了又騙又壓的手段,將村民驅散。此後很長時間,英軍不敢在廣州附近橫行霸道了。虎門銷煙

自18世紀後期,清王朝日益腐朽沒落,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為占據中國市場,就向中國非法走私輸入鴉片。

到了19世紀30年代,中國吸食鴉片人數高達200多萬人,這一方麵使白銀大量外流,另一方麵造成人民體質下降,軍隊戰鬥力喪失。1838年底,清政府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禁煙。林則徐到廣州後,經過深入的調查後,開始了沒收鴉片的工作。英國商人不甘心就此輕易將鴉片交出,所以采取各種措施以逃避對鴉片的查禁,但因為林則徐計劃周密,使他們都沒有得逞。最終,林則徐共查沒了兩萬多箱鴉片。

1839年6月3日,被沒收的鴉片全部被堆放在廣州的虎門海灘。海灘上人山人海,大家都來爭看銷煙的情況。隻見士兵們把鴉片投入挖好的兩個15丈見方的大池子裏,池裏裝滿鹵水,鴉片被鹵水浸泡後,再加入大量的鹽和生石灰。生石灰碰到水,馬上和鴉片一起燒起來,一瞬間,濃煙冒起,煙渣下沉,待煙散盡,士兵打開池子通往大海的開關,池裏的鴉片渣沫就流進大海了。鄭和下西洋

鄭和是明朝永樂年間的大太監,人稱“三寶太監”,意指佛、法、僧。

公元1405年,鄭和率船隊從劉家港起航,途經福建、印尼等地,到達了蘇門答臘島,開始了他七次下西洋的首航。

當時,人們把現在的蘇門答臘島以西的印度洋叫西洋。

在隨後的38年間,鄭和率船隊七次出使西洋,先後訪問了亞洲和歐洲的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達了非洲東海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偉大壯舉。他的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還早87年,是世界航海事業的偉大先驅者。他所使用的寶船,設施齊備,載重量大,吃水深,前進阻力小,能抵禦大風大浪的襲擊,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明朝強大國力和先進生產技術的集中體現。臥薪嚐膽

這是春秋時期一個著名的故事。當時,吳、越兩國都地處南方,吳國不斷擴張,與越國不時有戰爭爆發。

公元前496年,吳王興兵伐越,但由於準備不充分,在戰爭中受傷而死。其子夫差繼位後,牢記父仇,經過兩年的準備,於公元前494年再次興兵伐越。交戰中,越軍不敵,被困在會稽山,越王勾踐隻得向吳王求和。夫差此時得意洋洋不聽大臣勸告,答應了越王求和的請求。

勾踐回國後,立誌發奮圖強,準備複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而消磨了報仇的意誌,於是晚上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還在房中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並讓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失敗的恥辱了嗎?”以此來激勵自己的鬥誌。

同時,他還親自到田裏與農民們一起幹活,讓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做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了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變弱為強了。

在這期間,勾踐對吳王表現得很恭敬,經常送禮物。夫差對此十分滿意,認為勾踐已心悅誠服了,這實際上是勾踐麻痹他的手段。

公元前481年,勾踐趁北上會盟之時,率兵攻打吳國,占領了吳國國都。吳王見狀急忙回來向越王求和,勾踐見時機不成熟就同意了求和的要求。

公元前478年,勾踐再次進兵,並在公元前473年滅了吳國,後來,越王勾踐成為了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赤壁之戰

東漢末年,諸候紛爭,當時勢力最大的就是曹操。他在統一了北方之後,又把目標向南移,擊敗了劉表的軍隊,準備占據江東。

此時,江東由孫權占領,他決定聯合劉備一起抗擊曹操。於是孫權拜周瑜為大都督,率精兵三萬與劉備的兩萬人馬一起進駐長江南岸的赤壁,與江北曹軍對峙。

曹操雖帶領幾十萬人馬,但大部分是北方人,不服南方的水土。且船在江上顛簸,大部分人都暈船,造成戰鬥力下降,曹操為此非常焦急。這時,有人獻計用鐵鏈把戰船連在一起,再鋪上木板,船就非常平穩了,但如果對方用火攻,就很危險。曹操想此時正值隆冬,不會有東南風,所以就采用這個辦法。

周瑜的部將黃蓋得知此消息後,決定用火去攻曹軍。於是他和周瑜設計了苦肉計,由周瑜痛打黃蓋,然後黃蓋詐降曹操。曹操接到黃蓋的投降信後,同意讓黃蓋來投降。

公元208年11月的一個夜晚,黃蓋帶了十艘大船,船上裝滿了幹柴,浸上油脂,直奔曹營。接近曹營後,將船點燃,此時正巧刮起東南風,大風將火船吹向曹營,火借風勢,風助火威,曹操的連索戰船迅速燃燒起來,岸上的曹營也被引燃,曹兵燒死、淹死的不計其數。周瑜、劉備乘勢攻擊。曹軍大敗,退回北方。陳橋兵變

唐朝滅亡後的五代到後周時,周世宗任命趙匡胤為禁軍統領,因趙匡胤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深得世宗的賞識,趙匡胤因此慢慢掌握了禁軍的大權。

公元959年,世宗不幸病逝,他7歲的兒子繼位。第二年初,趙匡胤率軍出征,晚上在陳橋宿營,在趙匡胤的暗示下,將士紛紛說皇帝年幼,應擁趙匡胤為皇帝。於是他的心腹趙普見時機成熟,慫恿將士趁趙匡胤睡覺時,將皇袍披在了身上,趙匡胤醒後怕遭人議論,就說回到汴京後再與文武大臣商議此事。五四運動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法、美、日、意等帝國主義國家召開了巴黎和會。中國軍閥政府在人民的壓力下,在會上提出希望帝國主義國家放棄在華的特權。取消“二十一條”和收回被日本奪去的原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但遭到拒絕後,軍閥政府竟然準備在和約上簽字。

消息傳回國內,舉國憤怒。5月4日,北京學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門前集會,要求歸還山東的權利,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並要求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集會後,學生們列隊遊行,向東交民巷使館區進發。到達後,隊伍被巡警攔阻,這令學生們義憤填膺,決定去找賣國賊。曹汝霖慌忙躲進一間小屋子,沒有被發現,但正在他家中的章宗祥被學生捉住痛打了一通。然後學生們放火燒了曹汝霖的住宅。當警察趕來時,學生們都已大部分撤離,剩下有32人被捕。

5月5日,北京學生們實行總罷課,抗議政府逮捕學生,要求嚴懲賣國賊。迫於壓力,政府釋放了被捕學生。5月8日,北京政府下令禁止學生幹涉政治,並逼迫北大校長蔡元培離職。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迅速波及到全國,各地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6月5日,軍閥政府大規模逮捕學生,激怒了各階層人民。不久,全國的工人也紛紛響應。6月10日,北京政府迫於壓力,下令罷免了三個賣國賊的職務。文成公主入藏

唐朝初期,活動在青藏高原一帶的吐蕃開始強大起來。公元629 年,鬆讚幹布成為32世蕃王。鬆讚幹布非常傾慕東方的大唐帝國,就派使臣到長安朝見唐王李世民,李世民也派使者回訪。為進一步與唐朝交好,鬆讚幹布請求娶唐朝的公主為妻。

但此時,唐太宗優先考慮的是當時臣服唐朝的突厥的吐穀渾的求婚,就謝絕了吐蕃的請求。鬆讚幹布就打敗了吐穀渾,再次求婚。遭拒絕後進兵長安,被唐軍打敗。於是鬆讚幹布派使臣向唐太宗謝罪,並帶著大量珠寶,第三次向太宗求婚。太宗見鬆讚幹布很有誠意,又考慮到與吐蕃的友誼,就同意將自己的侄女——文成公主嫁給鬆讚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