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和文物寶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它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每年都有許多中外遊客來這裏參觀。故宮有9000多間房屋,遊客要想全部參觀完,得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楚漢相爭
公元前204年,劉邦會合諸候五十六萬大軍東進,一舉攻下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他以為大功告成,搜羅了宮中的美人珍寶,整天擺宴喝酒。這時項羽正在齊國作戰,聞訊帶領三萬精兵南下反攻,一下子消滅了劉邦軍隊二十多萬,不僅收複了彭城,還俘虜了劉邦的父親和妻子呂雉。
劉邦逃到滎陽,被楚軍包圍起來。劉邦求和,項羽準備同意。範增勸阻說:“消滅漢王正是時機,如今不加緊攻打,將來後悔就遲了!”劉邦知道了,用四萬斤黃金去施行反間計,讓項羽趕走了範增。五月的一個晚上,滎陽東門大開,湧出兩千名婦女,後麵跟出了劉邦的車輦,左右大呼:“漢王投降了!”楚軍信以為真,都從圍城四麵趕來觀看。結果車中坐著的是劉邦的部將紀信。他本人則從西門突圍逃跑了。
第二年十月,劉邦重整旗鼓,同項羽對峙於廣武。項羽把劉邦的父親綁在肉案子上,威脅劉邦說:“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他殺了煮肉汁!”劉邦回答說:“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煮好肉汁,請分給我一杯!”項羽也無計可施。劉邦在陣前曆數項羽十大罪狀,項羽大怒,一箭射中了劉邦的額頭。劉邦怕擾亂軍心,摸著腳大叫:“狗賊竟敢射我的腳趾!”廣武未能成為決戰的戰場,雙方各有顧忌,最後還是議和:項羽放回人質,楚漢以鴻溝為界,溝東屬楚,溝西屬漢。象棋盤上“楚河漢界”的名稱,就來源於這段曆史。老子出關
據說,老子的母親在一棵李樹下生了老子,他生下來就會說話,指著李樹向他母親說:“就拿這棵樹的名字來做我的姓吧。”所以老子姓李。據說老子的耳朵生得又長又大,長到七寸,這已經是“兩耳垂肩”,大有福相了,足以和大耳國的先生們媲美了。所以老子才名叫李耳又叫李聃;聃,就是耳朵長大下垂的樣子。
還有一些關於老子的神奇傳說。說老子能夠隱去自己的身子,消除留下來的足印;更有的說在老子誕生地瀨鄉的老子廟裏,有九口井,人們隨便汲取其中一口井的水,其他八口井的水都會動蕩起來,等等。有了這些傳說,老子在人們的心目中自然便成了仙。
老子比孔子出生的年代稍微早一點。據說他做過周王朝守藏書的史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國立圖書館館長。大概做得時間長了有些厭煩了,就辭去館長職務,仍然回故鄉去隱居起來。
當孔子五十一歲的時候,曾經帶了幾個得意的學生到南方楚國去向老子請教過“道”的學問。“道”的概念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真理。當然兩個人的道是很不相同的:孔子講的是入世的道,老子講的是出世的道,談了一會兒,畢竟話不投機,終於分了手。不過孔子對於老子豐富的人生經驗和學問還是很佩服的,從老子那裏確實也學到了一些東西,所以人們都說老子是孔子的老師。
老子身上好像也真有點仙氣。自從孔子走後,住在家鄉的老子,眼見王室衰微,諸候跋扈,到處幹戈擾攘,亂糟糟的,自己既沒辦法平息戰亂,看著又實在頭痛,就決心到人煙稀少的西域去隱居起來,圖個耳目清淨。於是料理一下家事,收拾點簡單的行李,駕上一頭青牛,挽了一輛薄板車,自己坐在車上,向著西方的函穀關慢慢走去。濟公和尚
杭州靈隱寺有個濟公和尚,神機妙算,法力無邊。可是他平時一副瘋瘋癲癲的樣子,人們對他說的話,總是半信半疑。
這天,他遠遠看見天空飄來一團黑黑的東西,再仔細一看,不好!是一座小山峰!這小山峰馬上就要落到靈隱寺前的村子裏了,如果不快點讓村民們搬走,那會砸死多少人哪!
濟公進村就吆喝趕快搬家,趕快搬家!他東家進西家出,嘴皮子都快磨破了,還是沒有人聽他的:小山峰?哪有什麼小山峰?搬家?往哪兒搬?人們都嘻嘻哈哈地笑濟公是個瘋和尚。濟公急得滿頭大汗,忽然看見村裏有戶人家正在接新娘,他靈機一動,衝過去,搶了新娘子往背上一背,撒腿就跑。
“不好了!瘋和尚搶新娘子了!”
這一下,轟動了全村,男女老少都一齊衝出來,追著濟公要討回新娘子,濟公瘋瘋癲癲地跑啊跑啊,終於把全村人都引得遠遠的。剛停下腳,就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小山峰已經落了下來,將整個村子都壓在了下麵。村民們這才恍然大悟:是濟公救了我們的命啊!
從此,這座山峰就在靈隱寺前安了家。因為它是飛來的,就將它稱為“飛來峰”。農藝師後稷
後稷是周民族的始祖。據說他的母親是始邰氏的女兒薑,有一天到郊野去遊玩,偶然發現地麵上有一個很大很大的足跡,她十分好奇,便用自己的腳去踏在這奇怪的足跡上。她的腳剛剛踏到拇指的地方,身體內仿佛受了一種觸動,回來不久就懷孕了,後來便生下一個胖胖的結實的小男孩。
這孩子生下來不久,因為他是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人們強行把他從母親懷裏奪走,拋在鄉間小巷裏,以為他會被過路的牛羊踩死。可是過路的牛羊不但沒有踩死這個孩子,反而倒都來看顧他,給他奶吃。
人們見他不死,又把他拋棄在森林裏,還是沒有死。狠心的人索性將他拋棄在荒野的寒冰上,可是又有天上的鳥兒們飛下來用翅膀遮蓋著他,使他溫暖。鳥兒們飛去了,這孩子正在寒冰上擺動著小手呱呱地哭泣。
人們覺得這個孩子有點兒不平常,還是把他抱回來,讓他的母親撫育了他。因為他曾經被拋棄過,就給他取個名叫棄。他從小就喜歡農業,長大後教人民栽種五穀的方法,所以他的子孫又尊稱他作後稷。
後稷小時候就有遠大的誌向。他做遊戲,總是喜歡把那些野生的麥子、穀子、大豆、高粱以及各種瓜果的種子采集起來,親自種到地裏。後來五穀瓜豆成熟了,結的果實又肥又大,又甜又香,比野生的好。漸漸地他在農業生產上積累了許多經驗。
原始的農業非常艱辛,後稷開始用木頭和石塊製造了幾樣簡單的農具,教人們耕田種地,這樣人們的耕作既省力又擴大了耕種麵積,生活豐衣足食,比以前富裕多了。
那些靠打獵和采集野果為生的人們,常常食物不足,生活時常發生困難,看見後稷種五穀獲得豐收,大家都開始種田了。這樣種五穀就在後稷母親家鄉流傳開來了,以至當時做國君的堯都知道了這件事。因此就聘請後稷來做了農師,要他指導人們搞好種植業。後來繼承堯做國君的舜還把有邰這個地方封給後稷。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李時珍是我國明朝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在他家的院子裏,專門有一塊種草藥的地方。他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爸爸在園子裏種植、采集草藥,還經常和爸爸一起,背著藥箱去給人看病。李時珍長大以後,決心收集、研究更多的草藥,來醫治各種疑難雜症。他一邊四處行醫,一邊采集當地的各種草藥。人們時常看到他背著一個竹簍,拿著工具,行走在大山之間。為了采藥,他不怕危險,常常跑到野獸出沒的大森林裏去。
有一次,有人告訴他,“榔梅”是一種仙藥,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李時珍不信。他找來“榔梅”,一看,原來是一種奇形怪狀的果子,吃了可以解渴,藥性也隻不過和杏子、梅子差不多。
還有一次,李時珍聽說有一種用紅色的草藥熬成的湯藥專治筋骨酸痛。他立即冒著大雪,走了很長的路趕到出這種草藥的地方,親自作調查,親自品嚐。
後來,名氣很大的李時珍,還到過北京,擔任過醫官。他總是利用各種機會,虛心向其他名醫學習,也向藥農請教。他還對前人和自己的經驗進行總結,用20多年的時間,寫成了流傳百年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蘇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立的單於派使者帶來書信,表示兩家要永遠和好,並放回以前扣留的漢使。為了答複匈奴的好意,漢武帝派了出身於將門的蘇武為大使,拿了使節(就是當時表示使臣的憑信,用竹杖和牛尾做成)出使匈奴,並送還以往漢朝扣留的匈奴使臣。跟隨蘇武前往的,有副使張勝、隨員常惠等一百多人。
蘇武在匈奴辦完事情、準備回來時,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早在蘇武出使匈奴之前,漢朝有一個叫衛律的使臣,投降匈奴後被封為丁靈王,得以重用,他手下有一個人叫虞常,不願跟衛律一起在匈奴生活,想殺死衛律後再回漢朝去,蘇武到匈奴後,同去的副使張勝是虞常早年的朋友,虞常便和張勝商量,準備殺掉衛律,然後劫持單於的母親歸漢,這件事被人告發,虞常被單於抓捕,張勝非常害怕,隻好把事情的經過告訴蘇武,蘇武急得說:“這件事肯定會連累到我,如被審訊,會使國家受侮辱。”說著要自殺,被旁人拉住。後來,匈奴單於命衛律召蘇武受審,蘇武對他的跟從常惠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為了免受汙辱,還是死了的好!”說罷拔刀自殺,頓時身受重傷,經搶救總算沒有死。
匈奴單於對蘇武非常欽佩,要衛律設法讓他投降,衛律用武力威脅,用富貴勸誘,想盡一切辦法都不能使蘇武投降,結果反被蘇武痛罵了一頓。
匈奴單於知道後,對蘇武更加敬重,越發想使他投降。他下令把蘇武關在一個陰暗的地窖中,不給吃喝,企圖用饑餓和寒冷迫使他投降,但蘇武毫不動搖,他吃融化的雨雪,吞咽睡覺用的氈子,四五天過去,仍然活得很好。單於見他幾天都沒有餓死,非常驚奇,就把他放出來,送到荒無人煙的北海去放羊。單於給了蘇武一群公羊,對蘇武說:“什麼時候這些羊生了小羊羔,你就可以回長安了。”蘇武在這樣荒涼寒冷的地方放羊,糧食不夠了,就捉野鼠和挖草籽充饑。他始終不忘漢朝,牧羊時手裏拿著漢朝的使節,盡管使節上的牛尾全部脫落了,蘇武就是不肯屈服。後來,匈奴單於又派來蘇武早年的好友,已經投降匈奴的李陵前來 勸降,蘇武還是堅決拒絕了。
就這樣,蘇武被匈奴扣留了十九年,直到後來匈奴和漢朝和好,他才被放了回來。了壯年出使,歸來時頭發、胡須已全白了。當初一百多人同往匈奴,跟他回來的已經隻剩下常惠等九人了。蘇武當年出使匈奴時的使節還一直握在他的手中,親自交還漢武帝。漢武帝非常感動,封他為典屬國(掌管少數民族事務的官員),以表彰他的功績。
蘇武那威武不屈,堅韌不拔的性格的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將永遠載入曆史史冊。輕信的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