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本田宗一郎的故事

一九三八年,還是一名學生的本田宗一郎,不顧家人的反對,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家當,全心全意投入了研究、製造汽車活塞環的事業。這是他心目中理想事業。

為了盡快把產品製造出來,賣給豐田汽車公司,他夜以繼日地工作,與油汙為伍,累了就睡在工廠裏。為了能夠有足夠的資金來繼續這項工作,他甚至變賣了妻子的首飾。可是,當產品終於被研製出來,送到豐田公司去之後,豐田公司的人卻認為產品的品質不合格,把產品全部退了回來。

創業失敗之後,他又重新回到學校裏學習,求取更多的知識。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他經常因為自己的設計而被老師和同學嘲笑,大家都認為他的想法和他的設計都不切實際。

但是,這些挫折與困難都沒有打敗他。他一心一意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終於在兩年之後,他取得了豐田汽車公司的購買合約,完成他長久以來的心願。

在他後來的人生道路上,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為物資吃緊,政府禁止把水泥賣給民營的建造工廠。他另謀它途,和工作夥伴們一起,研究出了新的水泥製造方法,建好了他們的本田汽車工廠。當戰爭期間,這座工廠兩次遭遇美國空軍的轟炸,毀掉了大部分的製造設備時,他迅速召集起一批工人,去撿拾美軍飛機丟棄的汽油桶,因為這些汽油桶可以用來作為工廠生產、製造汽車產品使用的材料。後來,他們還碰上了地震,地震幾乎夷平了整個工廠,為了救活工廠,也為了重新創業,本田宗一郎不得不把他親自研製出來的,製造汽車活塞環的技術賣給了豐田汽車公司。本田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雖然多次失敗,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他的目標,始終不屈不撓。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汽油短缺,大家都無法開著車子出門。在極度沮喪中,他又開始嚐試把馬達裝在腳踏車上,結果他成功了,鄰居們爭先恐後來找他買馬達,直到他賣光了所有的馬達。

這一件事情,又啟發了他開一家摩托車生產工廠。為了解決資金,他決心向日本全國一萬八千家腳踏車店求助。他給每一家店都用心寫了封言詞懇切的信,告訴他們如何借助他發明的產品來振興日本經濟。結果,他說服了五千家店,湊齊了辦工廠所需的資金。

為了能夠擴大市場,滿足市場的需要,本田先生動手把摩托車改造得更加輕巧、靈活。隨後,他的摩托車外銷到了歐美,獲得了巨大成功。

今天,本田汽車公司在日本及美國擁有雇員十多萬人,是日本最大的汽車製造公司之一,本田汽車在美國的銷售量僅次於豐田。

本田汽車公司的成長和輝煌,完全是靠著本田宗一郎始終如一的決心與毅力。本田宗一郎的經曆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想成功,就必須把眼光放遠。隻要確實明白自己努力的目標、並且努力去做了,那麼,人生就沒有任何做不到的事。十二隻野雞蛋帶來的機會

黃長生出生在江西省銅鼓縣的一個村子裏,這裏因為交通閉塞,山多田少,經濟十分落後。

一九九六年清明節,他領著兒子、侄女上山去給父親掃墓。突然,在墓地旁邊的雜草叢中,有一隻野雞因為受驚,“呼”的一聲就飛走了。野雞飛走之後,他們意外地發現了一窩野雞蛋,一共有十二枚。

黃長生帶著十二隻野雞蛋回到家裏,突然想,為什麼不把這些野雞蛋孵出來試一試?說不定能掙錢呢。可是,在村子裏,從來沒有人孵化過野雞蛋,大家都認為他在異想天開。然而,黃長生卻決定無論如何要試一試。他把這十二隻雞蛋放進籮筐,讓母雞來孵蛋,但是,母雞隻孵了七天,就不再孵了。他又想了一下,弄來一隻六十瓦的燈泡吊在籮筐裏,把蛋用毯子蓋住,繼續孵化這十二隻野雞蛋。停電的時候,黃長生就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抱在懷裏加溫。一個月後,終於有8隻毛茸茸的小雞破殼而出。

黃長生心裏十分高興。他把玉米、黃豆、高粱等糧食,磨碎了喂給小雞吃。這群小雞成長得很快,過了40天,最大的小雞已經有八兩重了。

幾個月後,這些野雞開始生蛋了。黃長生讓這些野雞蛋一隻隻地孵化成了野雞。很快,到了那一年的年底,他便有了三百多隻野雞。

黃長生喂養野雞的事情很快就傳開了。有一個香港商人專程找到他,出高價要買他的野雞。隨後,上海、江蘇、浙江一些大酒店也紛紛找上門來訂貨。

黃長生的野雞飼養規模越來越大,在農業專家們的幫助下,他還利用不同種類的野雞進行人工雜交,成功地培育出了一個新的品種——錦風野雞。

就這樣,靠著命運贈給他的那十二枚野雞蛋,黃長生飼養野雞,成了百萬富翁。

黃長生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隻要肯動腦子,勤勞肯幹,就一定能夠成功。彌勒佛和韋陀

據說在很久以前,彌勒佛和韋陀分別掌管著不同的寺廟。

彌勒佛熱情、快樂,他總是笑嘻嘻的,任何時候都顯得和善、親熱,所以,到彌勒佛掌管的廟中來的人非常多,香火十分旺盛。但是,彌勒佛有一個缺點,就是他什麼都不在乎,總是丟三拉四的,更沒有好好管理他的財務,所以,盡管寺廟裏的香火旺盛,依然入不敷出。

可是,韋陀卻是一把管帳的好手,每一分錢的進出,他都計算得清清楚楚,管理得井井有條。但,韋陀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整天都繃著臉,太嚴肅了,人們一見他就害怕,所以,在他掌管的寺廟裏,人越來越少,最後沒有香火了。

佛祖在視察各個寺廟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佛祖就讓彌勒佛和韋陀掌管同一個廟,彌勒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的客人;韋陀鐵麵無私,就讓他負責財務,對每一分錢都嚴格把關。從這以後,在他們兩人共同掌管的寺廟裏,不但香火旺盛,而且錢糧充足。

經常去寺廟裏的人,如果細心觀察,一定會注意到,在廟門口,首先看見的是彌勒佛,在彌勒佛的北麵,站著的就是黑口黑臉的韋陀。

對於商場上的生意高手,任何人都是有用之材。正如武功高手,並不需要名貴的寶劍一樣可以抵卸敵人。鸚鵡的故事

一個人去市場上買鸚鵡。在一隻鸚鵡的旁邊,他看到一張標簽,上麵寫著:這隻鸚鵡會講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在另一隻鸚鵡的前麵,也有一張標簽,上麵寫著:這隻鸚鵡會說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

究竟該買哪一隻鸚鵡呢?買鸚鵡的人猶豫不決。他左看右看,這兩隻鸚鵡都長得十分漂亮,毛色光鮮,靈活可愛。過了一會兒後,這個人又發現了一隻鸚鵡,這隻鸚鵡很老了,毛色暗淡,而且牙齒也都掉了,可是,在這隻鸚鵡旁邊的標簽上,卻寫著售價八百元。

這個人覺得很奇怪,就去問老板。

“請問,您這隻又老又醜的鸚鵡是不是會講八種語言?”

“不,”老板回答說:“恰恰相反,它一門語言也不會講。”

買鸚鵡的人很奇怪,又問;“既然這樣,那麼它為什麼還要賣八百元呢?”賣鸚鵡的老板笑了笑,說:“因為另外那兩隻鸚鵡都要叫它老板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的能力要有多強,隻要懂得信任,懂得放權,懂得珍惜,就能夠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高自己的身價。所以,最好的公關人員,最好的銷售人員,往往成不了最好的領導。不同的結果

在一家公司裏,有三個白領。

第一個白領總覺得自己很有才華,卻沒有得到上級的賞識,他經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見到老板,有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幹就好了!

第二個白領也有同樣的想法,他比第一個白領顯得積極、主動一些,他主動去打聽老板上下班的時間,他計算好老板乘坐電梯的時間,他總希望能在電梯裏遇到老板,有機會可以和老板打一個招呼。

他們的第三個同事,詳細了解老板的奮鬥曆程,弄清楚了老板的畢業學校,人際風格,以及老板關心的問題,同時,還精心設計了幾句簡單卻有份量的開場白,然後,他也在算好的時間裏去乘坐電梯。在電梯裏,跟老板打過幾次招呼後,終於有一天跟老板長談了一次,不久就從老板那裏爭取到了更好的職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愚蠢的人錯失機會,智慧的人善於抓住機會,而成功的人卻為自己創造機會。機會隻留給準備好了的人。瘋子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醫院裏去參觀,了解瘋子們的生活狀態。一天之後,教授覺得瘋人醫院中的那些瘋子們,雖然都瘋瘋癲癲的,行事出人意料,但他也真算是大開了眼界。

當教授離開醫院,準備返回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自己的車胎被一個不知名的瘋子下掉了。

“這個可惡的瘋子!”教授憤怒地想。他不得不親自動手,從車上拿出備用胎,準備裝上。

沒想到,事情更嚴重了。下掉車胎的那個瘋子居然把螺絲釘也一起下掉了。沒有螺絲釘怎麼裝上輪胎呢?

教授一籌莫展,萬分焦急。正當教授焦頭爛額的時候,一個瘋子一邊唱著歌,一邊蹦蹦跳跳地走了過來。瘋子發現教授正處於困境,便停下來,關心地問教授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他是瘋子,所以,教授根本就不想理他。但是,出於禮貌,他還是把事情的原因告訴了瘋子。

誰知,瘋子聽了哈哈大笑,說:“這有什麼難的,我有辦法,來,讓我來幫你吧!”

瘋子說完,就從教授的車子的每個輪胎上麵下了一個螺絲釘,這樣,拿著三個螺絲釘就可以將備用輪胎裝到車上去了。

教授又驚奇,又感激,他大為好奇地問:“請問,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

瘋子嘻嘻哈哈地笑著,說:“我雖然是瘋子,可是我卻不是呆子啊!”

其實,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的人,由於他們發現了工作中的樂趣,總會表現出與常人不一樣的狂熱,讓人難以理解。所以,當我們嘲笑一個人是瘋子的時候,或許他卻是絕頂聰明的哦。博士生的笑話

有一個博士生畢業了,分到了一家研究所工作。在那個研究所裏,他是學曆最高的人。

有一天,博士生到單位後麵的小池塘裏去釣魚,正好看見研究所裏麵的兩位所長也在那裏釣魚。博士生對著兩位所長,隻是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因為這兩個所長都是本科生,他覺得跟他們沒有什麼話好說。

過了一會兒後,一位所長放下了釣竿,伸了伸懶腰,“蹭、蹭、蹭”地就從水麵上,像飛一樣地走到了對麵去上廁所。看著這一幕,博士生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他簡直不敢相信,竟然還有人會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

博士生又看見這個所長從廁所裏麵出來,又“蹭、蹭、蹭”地從水上飄了回來。怎麼回事呢?博士生萬分驚奇,但他又不好意思去問,自己可是博士生啊!

又過了一會兒,另一位所長也站了起來,走了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麵,去對岸上廁所了。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他實在想不通,他們怎麼會從水麵上飛過去呢?難道自己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沒過多久,博士生也想上廁所了。可是,在這個池塘的兩邊都有圍牆,要到對麵的廁所,非得要繞十分鍾的路,回單位吧,又太遠了,怎麼辦?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他幹脆起身,冒險往水裏跨過去。他心想,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麵,我博士生就不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