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彼得·柴可夫斯基

彼得·柴可夫斯基,19世紀俄國偉大的作曲家。由於在芭蕾舞劇創作方麵作出了傑出貢獻,他被譽為“近代芭蕾舞劇的開拓者”。

柴可夫斯基誕生在俄羅斯的沃特金斯克。父親是烏拉爾地區礦山的督察官,同時也是一位音樂愛好者,常在家裏舉行音樂會。母親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喜愛音樂,擅長彈琴。在父母的影響下,柴可夫斯基也熱愛音樂,並顯露出非凡的音樂才華。他4歲學琴,6歲就成為演奏高手。

父母期望柴可夫斯基成為一名法官,送他去聖彼得堡法律學校學習。畢業後在司法部任文官。柴可夫斯基深感司法工作索然無味,對音樂的熱愛卻日益強烈,無法抑製。他決定利用業餘時間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於是進入了音樂家安東·魯賓斯坦創辦的音樂班學習。後來音樂班升格為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柴可夫斯基毅然辭掉司法部的職務,決心完全投身於所熱愛的音樂事業。在音樂學院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畢業後,柴可夫斯基來到莫斯科,接受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尼古拉·魯賓斯坦的邀請,在他創辦的莫斯科音樂學院中擔任教授。

柴可夫斯基一麵執教,一麵創作。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大量各種體裁的作品,有歌劇《督軍》、《水妖》、《近衛軍》,芭蕾舞劇《天鵝湖》及第一、二、三交響曲等等。受當時俄國社會進步文化思想的影響,這些作品大都反映了俄羅斯的現實生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以《第一弦樂四重奏曲》和《天鵝湖》舞曲最為著名。

早在1868年,柴可夫斯基與法國女歌唱家德基萊·阿卡特有過一段戀情。他們已訂好了婚期,不久發生矛盾,阿卡特撕毀婚約,棄之而去。這件事給了柴可夫斯基沉重的打擊,直到若幹年後他還念念不忘這段舊情。

就在與阿卡特分手幾年後,柴可夫斯基與拚命追求他的女學生米留柯娃結了婚。但這是一場錯誤的婚姻。米留柯娃毫不關心柴可夫斯基,對他的事業也不理解。婚姻的失敗使柴可夫斯基一度企圖自殺,遇救後他借了一筆巨款才解除了這樁痛苦的婚姻。

柴可夫斯基在婚姻上的挫折,使他的身心受到沉重的打擊,此後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中去。

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末經朋友介紹與富孀梅克夫人建立了通訊關係。梅克夫人熱愛音樂,經常周濟窮困的音樂家。當他得知柴可夫斯基由於經濟原因,還需要靠教書來維持生活時,便答應每年資助一筆不菲的讚助,以保證柴可夫斯基可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作曲上。他們還約定僅以書信來往,永不見麵。

梅克夫人對柴可夫斯基的讚助長達14年之久,但從未正式見過麵。他們在信中無所不談,是心靈相通的密友。柴可夫斯基稱她為“能夠了解我的靈魂的友人”。

後來,梅克夫人由於深感忽略了對兒子的關心而停止了與柴可夫斯基的這種精神交往,柴可夫斯基由此非常難過。在他臨終前仍在念叨梅克夫人的名字。

由於沒有後顧之憂,柴可夫斯基的後期創作中有許多最成功的作品,比如說歌劇《黑桃皇後》,第四、五、六交響曲,芭蕾舞劇《睡美人》、《胡桃夾子》等等。此時柴可夫斯基的思想處於矛盾中,他一方麵不滿沙皇統治,一方麵又反對暴力革命,這種思想狀況使他的許多作品呈現出了悲劇性衝突。

1893年,英國劍橋大學為了表彰他在音樂藝術上的巨大貢獻,授予他榮譽音樂博士學位。回國後,他在聖彼得堡指揮了他的著名的第六交響曲《悲愴交響曲》的首次演奏。幾天後他不幸傳染上了霍亂,於11月6日病故。

小約翰·施特勞斯

約翰·施特勞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兼指揮家。他的代表作《藍色的多瑙河》是家喻戶曉的世界名曲。由於創作了大量優美的圓舞曲,他被人們稱為“圓舞曲之王”。

施特勞斯的父親老施特勞斯是一名著名的作曲家,被人們稱為“圓舞曲之父”。久經風霜的老施特勞斯深感音樂事業競爭日益激烈,又疲於奔命,所以不希望子女從事音樂工作。但是,施特勞斯自幼受父親音樂的熏陶,耳濡目染,深深地愛上了音樂,他下決心要當一名音樂家。

老施特勞斯為了阻止施特勞斯學習音樂,在他中學畢業後送他去學商業,後來又讓他當了銀行的職員。但是這一切都未能阻擋施特勞斯從事音樂工作的決心。在母親的暗中支持下,他偷偷買樂器,請老師指導。他先是向老施特勞斯的樂隊領班亞蒙學習拉小提琴,後來又向在教堂裏當樂長的德列克斯勒學習樂理和作曲,取得了很快的進步。老施特勞斯得知兒子違背自己的意願後,到法院去控告兒子,結果敗訴,由此父子關係不和。老施特勞斯一怒之下,離家出走。

父親離家後,施特勞斯得以更加自由地去學習自己喜愛的音樂。1844年,19歲的施特勞斯組織了一個15人的樂隊,決心和父親在音樂上較量一番。同年,施特勞斯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次演出,獲得了極大成功。第二天,報紙以“晚安,老施特勞斯!早安,小施特勞斯!”為題作了報道。此時的老施特勞斯正當盛年,在樂壇享有極高的聲譽,他當然不甘心敗在兒子的手下。於是,父子二人展開對抗,各自大顯身手,為爭奪“圓舞曲之王”而競爭。幾年後,由於朋友們的勸說,父子倆才取得了表麵上的和解。

1849年,老施特勞斯在維也納逝世。施特勞斯接管了父親的樂隊,和自己的樂隊合並,成為當時維也納最有聲望的樂隊。

施特勞斯晚年曾說過,他的音樂繼承了先父和蘭納等前輩的傳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的成就超越了父親,因此被譽為“圓舞曲之王”。

施特勞斯每天抓緊時間作曲,他將助手叫到跟前,讓他們在一旁等候。這時他坐在桌旁埋頭作曲,一張樂譜接著一張樂譜誕生,助手們立即配器、抄分譜、排練,如同工廠的流水作業。這樣,當天晚上就可以欣賞到白天剛創作的新作品了。

1863年後,施特勞斯將樂隊交給兩個弟弟,自己專心從事創作。他一生創作了462首樂曲,絕大部分是圓舞曲和舞曲。他的著名作品有《藍色的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涯》、《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美麗的五月》、《南國的玫瑰》、《春之聲》、《皇帝》等圓舞曲。其中為施特勞斯帶來非凡聲譽的是《藍色的多瑙河》,該曲在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的演奏會上公演時,引起了轟動,掌聲經久不息。《藍色的多瑙河》以它優美的旋律、明朗的風格深受群眾喜愛,一百多年來經久不衰。

圓舞曲是整個19世紀歐美音樂中占主導地位的舞曲,施特勞斯是這一領域無與倫比的大師,他在其他體裁上也有不懈的探索。

19世紀70年代初,受法國作曲家奧芬·巴赫的影響,施特勞斯開始創作輕歌劇,至90年代末逝世時為止,他共創作了16部輕歌劇。他的輕歌劇以《蝙蝠》和《吉卜賽男爵》最為有名,這兩部維也納輕歌劇中的代表作,直到今天仍是久演不衰的經典劇目。

施特勞斯於1899年6月3日死於肺炎,終年73歲。維也納人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有10萬多人為他送葬,可見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一生創作不輟的施特勞斯留下了大量作品,其中圓舞曲168首、波爾卡舞曲117首、卡得羅爾舞曲73首等等。施特勞斯的作品對後世許多音樂家如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

每一個時期,每一種藝術都有其相反的潮流,但是通常持不同意見的人是落伍者,他們中間很少有偉大的藝術家。但這裏要談的,不是一般的反對者,不是一些口出怨言的小作曲家,備戰的理論家,不成功的技巧演奏家,刻薄的批評家和頑固不化的哲學家,而是超越於以上各種人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約翰內斯·勃拉姆斯。

1833年5月7日,不知道自己未來命運的勃拉姆斯誕生於德國北部的一個城市——漢堡。作為職業樂師的父親與母親的結合,和許多傳奇音樂大師演奏的音樂一樣充滿了戲劇性。有一次演出結束後,勃拉姆斯的父親——約翰·勃拉姆斯偶然認識了一個中年婦女克裏斯蒂娜。克裏斯蒂娜,長相平平,腳有點瘸,年長約翰17歲。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因做得一手好菜而讓約翰陶醉不已。在一個星期後的幸福的一天,約翰便和克裏斯蒂娜步入了婚禮的殿堂。

勃拉姆斯的誕生並沒有給這個家庭帶來幸運,他們依然住在陰暗的貧民窟裏,父母當初結婚時的戲劇性的浪漫情調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則是無窮無盡的磕碰、煩惱和憂愁。童年的勃拉姆斯是貧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一個懂得音樂的父親,正是音樂,才使他幼小的心靈有了寄托。為了增加一些家庭收入,他13歲的時候,便開始給夜總會伴奏,後又給劇院演出伴奏,並做了私人教師。這期間,他寫了許多舞曲、進行曲和管弦樂改編等。這鍛煉了勃拉姆斯的寫作能力,使他接觸到了德國的民間音樂、城市音樂,為其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貧窮與不幸往往是孕育天才的沃土,在這塊苦澀的沃土中,勃拉姆斯迅速成長。他沒有進過專門的音樂學校,但是卻認識了一位“專業”的音樂教師馬克森。正是在馬克森嚴格的教導下,勃拉姆斯進步很快。在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與鋼琴技能之外,馬克森還介紹了德國古典音樂與德國民間音樂,引導他對巴赫、貝多芬的作品和德國民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勃拉姆斯後來能躋身一流音樂大師之列,馬克森功不可沒。1882年,49歲的勃拉姆斯將他所寫的B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獻給了他的長者、教師和朋友馬克森,以示尊敬和懷念。

是的,勃拉姆斯的童年是不幸的,嚴峻的現實生活使他變得很孤僻,沉默寡言,但這絲毫不能阻止他那奮發向上、不甘沉淪的年輕的心。他除了如饑似渴地汲取音樂先輩們的遺產外,還認真研究了但丁、歌德、席勒等文學巨匠的著作,提高了藝術素養。

1853年,20歲的勃拉姆斯離開漢堡,到歐洲各地進行演出,並結識了匈牙利小提琴家約瑟夫·約阿希姆,以及李斯特和舒曼夫婦等人。

“年輕的鷹”,這就是舒曼對勃拉姆斯的愛稱。對於勃拉姆斯的才華,舒曼給了高度的評價:所有的現象告訴我們,他是一個負有使命的人!他的同行歡迎他走上世界的舞台,在這裏,他會遇到痛苦和失望,可是他也會獲得成功和榮譽。我們歡迎這位步伐豪邁的巨人。

舒曼不僅是勃拉姆斯的老師,而且還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但由於過度的緊張和疲勞以及藝術家特有的敏感和多疑使他的健康每況愈下。1854年,舒曼突發精神病並住進醫院,身為學生和朋友的他便義不容辭地擔負起照顧舒曼妻子克拉拉及其子女的重擔。

在這時期,克拉拉的美麗、溫柔、嫻淑、文靜深深地打動了勃拉姆斯,愛情的種子在他心底悄然萌發並瘋狂生長。他對克拉拉的愛是熱烈的,是瘋狂的:“你已經使我,並且是每天都使我越來越對愛情、友愛和自我克製的性質感到驚訝。除了思念你,我什麼事情也不能做。”天才的音樂家夢寐以求地憧憬著與克拉拉的幸福結合,但與此同時,他又為一種深深的內疚與罪惡感所折磨:舒曼是他極為愛戴尊敬的恩人、前輩和朋友,他怎能如此不仁不義,乘人之危呢?……他想到了自殺。柏拉圖式的愛情,深深地折磨著勃拉姆斯,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瘋狂的愛。

在克拉拉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是愛,什麼是崇高。作為一個比勃拉姆斯大14歲、並且已是7個孩子的母親,她完全理解一個正處在單相思中的年輕人的心理,她也是為了他的前程、他的才華、他的青春而和藹委婉地拒絕了他。

1856年,舒曼辭別了這個可愛的人世。懷著對舒曼的悲痛和對克拉拉難言的感情,勃拉姆斯開始漫無目的地在歐洲閑遊。其間,他開始了為期10年的為舒曼譜寫的一部大合唱《德意誌安魂曲》的創作。

19世紀60年代,在德國殘酷的反動統治之下,社會民主思想遭到壓製,知識分子表現了徨的情緒,勃拉姆斯也不例外。他一方麵對祖國寄予希望,一方麵又退縮到個人的天地裏,再加上魏瑪樂派和萊比錫樂派論爭帶給他的痛苦。1862年,勃拉姆斯離開德國,遷居維也納,擔任合唱隊的指導和“音樂之友”協會的交響樂隊指揮。在這期間,他放棄了青年時代的管弦樂和協奏曲的創作,而轉向室內樂、抒情歌曲、合唱曲等方麵來,並研究了古典作曲家亨德爾、舒曼的作品和當地的民歌。

勃拉姆斯一生對工作嚴肅認真,嚴肅得似乎過了頭。在普通人看來,他是一個自討煩冗、過分細致的怪物。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要經過仔細推敲。如其《第一交響曲》用了近15年的時間才完成,而他青年時代寫的B大調三重奏則在37年後又重新被改寫一遍。

生活上的勃拉姆斯懶散邋遢,不拘小節,衣服沒有紐扣,不修邊幅,衣服亂扔,性格古怪,說話刻薄。如在一次各界名流聚集的晚會上,勃拉姆斯出言辛辣,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事。最後,他走到門口,轉身向大家鞠了躬,說:“如果在座的哪一位今天晚上沒有受到我的冒犯,那就請他原諒我的疏忽。”

勃拉姆斯終身未娶,因為他始終忘不了克拉拉,盡管其後有過幾次戀愛的經曆,但每次過後,他都會寫出一部新的不朽的篇章。晚年,勃拉姆斯生活相當優裕,但其內心卻異常孤獨,他選擇了舒曼推崇的“F——A——E”3個音構成的格言“自由——然而——孤獨”作為自己晚年生活的歸宿。

1896年夏,克拉拉去世,勃拉姆斯失去了最後的精神支柱,極度的哀傷悲痛使他處於崩潰狀態。在給克拉拉聖潔的遺體撒下一把純真的泥土後,他對人們說,自己去另一個世界的日子已經不遠了。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與世長辭。人們把他埋葬在著名的維也納中央公墓他無限景仰的藝術大師貝多芬身旁。

勃拉姆斯生活的年代,正是浪漫主義音樂盛行的時代,浪漫主義藝術重視的是自由、運動、激情和不受拘束的表現形式,而古典主義則崇尚秩序、均衡、控製和規範的完美。勃拉姆斯選擇了古典主義的因素,就是要使音樂重返到自己的天國裏去。但他的“反潮流”更傾向於用音樂特有的語言去反對當時浪漫主義音樂創作中過多受到的文學製約,以及幻想有餘而理性不足的缺點。勃拉姆斯對德國古典音樂傳統的發展,是對過去偉大藝術的一種渴望,一種無法克製的向往,是一種對之進行挽救的欲望,或者說是一種責任。

勃拉姆斯說過:“德意誌的統一和巴赫全集的出版,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兩件事”,這就是說德國的統一,更激起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而巴赫作為一個古典主義音樂家則更受到了他的推崇。勃拉姆斯的內心有一種“不準落在貝多芬的交響曲造詣之下”的責任感。這需要說明,對古典主義音樂的創作,並非是要恢複其原來的傳統,或者照搬,而是一方麵追尋英雄時代的源泉,另一方麵要在浪漫主義盛行的時代重新建立並達到新的高度。可以說,勃拉姆斯無論是在藝術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是一位內心擔負著過去、懷著苦味良心的人。或者說,過去和現實之間的分裂,是新的創作和對過去的悔恨,由此而來的內在的敏感性,使勃拉姆斯的人生成了哈姆雷特式的人生。

舒曼說過,勃拉姆斯的音樂“表達了我們時代最高的理想”,他的大多數作品都實踐了古典主義的傳統,如他的交響樂,按通常的四樂章結構進行創作,第一章的曲作也和古典格局相近,技巧運用古典主義的複調對位,不設標題等。而在他的鋼琴曲創作中,從某種意義上講,他不依靠情感的激發去創作音樂,而是通過古典音樂所具有的對樂感給予組織、發展的邏輯性和嚴密性。但是,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勃拉姆斯交響樂中的和聲詞彙、色彩濃鬱而且層次豐富的管弦樂音響都是浪漫主義的。勃拉姆斯創作本身表明,重建古典,實際上是為音樂創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動力,他隻是以貴族式的精神去緬懷過去,去追求古典音樂所特有的善、美。

勃拉姆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他的四部交響樂。可以說,這四部交響樂就是他一生情感心靈的寫照。《第一交響樂》:運用了古典主義音樂傳統的表現手法,複調對位,配以結構密集的和弦,還有音響及配器,表現出了沉重、陰鬱、晦澀的個性化情緒。這可能與他童年及少年時的生活及心情相對應。《第二交響樂》:在嚴肅深沉的潛流上流露出平靜的田園氣息,而第三樂章中的抒情,中庸、優雅的速度及穿插其中的小夜曲,則是一首音樂的詩篇;樂章末,則有爽朗充沛的精神氣質。這應與其青年時的心情相對應。《第三交響樂》:表現了勃拉姆斯的溫柔、深刻與懷舊。音樂透露出了多種性格,英雄的、抒情的、悲傷的,反映了他內在的矛盾性。很明顯這與舒曼和克拉拉有關,還有當時的社會環境。《第四交響樂》:充滿了悲劇氣氛。前三樂章中充滿了生活氣息,而第四樂章則表現了嚴峻、肅穆,甚至死亡,這應是勃拉姆斯晚年情感心靈在交響樂中的寫照。

勃拉姆斯是德國古典主義音樂大師中的最後一人,他在歐洲音樂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漢斯·比羅在搞音樂評論時曾有一個“3B”的概念,其實它是指三人,一是巴赫(Bach),二是貝多芬(Beethoven),而另一個即是勃拉姆斯(Brahms)。事實上,巴赫和貝多芬也是勃拉姆斯名義上的老師和受崇者。由此可見,勃拉姆斯在德國、在歐洲,甚至在世界音樂史上都占據一席之地。

倫勃朗

倫勃朗出生於1606年7月15日。他是萊頓市一個磨坊主的兒子。早年師從鹿特丹的一位大畫家學畫,後來又進入阿姆斯特丹的畫家皮特拉斯特曼的畫室學習。最終,他離開了老師開始自學。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有《正在讀聖經的母親》、《杜普教授講解剖課》、《一位東方人的肖像》、《瞎子》等。

1634年,倫勃朗與一位有錢的畫商的親戚——莎斯基雅小姐結了婚,在他自繪的《畫家同他的妻子莎斯基雅》中,他把自己打扮成武士,舉杯慶祝,他的妻子坐在他的膝上,也回頭向觀眾致意。畫麵充滿了歡樂、幸福的氣氛以及畫家對生活充滿自信的豪氣。

這一時期,是倫勃朗最為幸福的一段美好時光。他高超的畫技,為他引來大量的雇主。但是,由於他有收集藝術品的嗜好,使他沒能積蓄錢財。倫勃朗不但收集古今的名作珍品,也購買一些無名畫家的作品。而且常常是他自己把價錢抬得很高,他說道:“這是為了維護藝術職業的尊嚴。”

倫勃朗是17世紀荷蘭畫派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藝術家,也是17世紀整個歐洲藝術的傑出代表。他是肖像畫、風俗畫、曆史畫及風景畫的一流大師,幾乎擅長繪畫藝術的一切表現形式,其中油畫、版畫、素描尤為精到。最應該提到的是,倫勃朗在銅版畫方麵為後代留下了重要的遺產。丟勒是木刻版畫的先驅,倫勃朗則是腐蝕銅版畫的更加偉大的先驅。

1642年,荷蘭最偉大的藝術家倫勃朗受一群軍人的委托,創作一幅集體肖像畫。

倫勃朗一反常規,沒有像哈爾斯畫的軍官群像那樣,每個人都很完整;也不像他早先畫的《杜普教授講解剖課》那樣,每個人都顯現在同樣明亮的光線下。倫勃朗把這張群像畫畫成一幅具有戲劇性的風俗畫。

一群軍人正在長官帶領下出發巡查。倫勃朗選擇了大尉班寧·柯克下令連隊出發的瞬間。軍人們正從兵營中急急忙忙趕出來。隊伍還沒有站好,亂轟轟地聚在一起。

有的人正在走動;有的人正準備武器;有的人正要舉起旗幟;還有幾個孩子在其間嬉戲。倫勃朗采用了明暗法,使造型更為厚實。這加強了戲劇效果,同時也顯示出一種高昂的戰鬥熱情。倫勃朗把兩個普通的戰士放在最前麵光亮處,突出了這種風俗畫的戲劇性。

他們都在手忙腳亂地準備著。其中的幾個孩子也比較突出。尤其是其中那個正快步跑著的小姑娘,她被強烈的光照著,甚至可以說她自身就是一個散發著光的小天使,在光線的對比中,更顯出孩子們的純潔、嬌憨。而其他的人物都退居在黑暗中。應該說,這幅畫是很不錯的。

但是,因為軍人們要的是肖像畫,許多軍人都不滿意被放在陰影中,因為,他們都出了相同的價錢。但向來正直、自由,一心要維護藝術職業尊嚴的倫勃朗,拒絕修改作品。

結果,雇主們提出抗議,把他告上了法庭。最終,在那個日益商業化的社會中,倫勃朗被迫交了大筆的賠償金,而且他的名聲大損,訂畫的顧客也大為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