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怎樣提高素質以快樂工作(1 / 3)

第一章怎樣提高素質以快樂工作

1.快樂工作是為了高品質的生活

什麼是快樂?怎樣才能快樂地工作?快樂是人性或者說是人的需要得到滿足的一種狀態。讓自己的工作變快樂隻有一種辦法,就是挖掘內心的快樂源泉,自己選擇快樂地工作。這種選擇來自你內心深處對工作的看法和觀念,即你對待工作的態度。態度可以是你的無價財富,也可以是你成長的最大障礙,這一切在於你如何把握,如何選擇。一個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比什麼都想要的人更容易快樂。

愉快的心情來自精神的快樂,而精神性是人的最高屬性,精神的快樂是人所能獲得的最高快樂。在一般情況下,快樂與工作好像沒有什麼關係。相反,人們似乎隻有在工作之外才能找到快樂,下班之後、雙休日、節假日,才是一天、一周、一年中的快樂時光。

但對於那些稟賦優秀的人來說,如果讓他們像一個沒有頭腦和靈魂的東西那樣活著,他們寧可不活。獲得精神快樂的途徑有兩類:一類是接受的,比如閱讀、欣賞藝術品等;另一類是給予的,就是工作。正是在工作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積極實現,人才感受到了生命的最高意義。如同紀伯倫所說:工作是看得見的愛,通過工作來愛生命,你就領悟了生命的最深刻秘密。

當然,這裏所說的工作不同於僅僅作為職業的工作,人們通常把它稱作創造或自我實現。但是,就人性而言,這個意義上的工作原是屬於一切人的。人人都有天賦的心智能力,區別在於是否得到了充分運用和發展。現在我們明白快樂工作與不快樂工作的界限在哪裏了:僅僅作為謀生手段的工作是不快樂的,作為人的心智能力和生命價值的實現的工作是快樂的。也就是說,一個人首先必須具備快樂工作的願望和能力,然後才談得上快樂工作。毫無疑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還必須為謀生而工作。最理想的情況是謀生與自我實現達成一致,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同時又能藉此養活自己。事實上,一個人隻要有自己真正的誌趣,最終是有許多機會實現這個目標的。

2.提高素質是快樂工作的保證

素質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十分必要和重要,素質內涵很深,同時也很廣。要想“工作並快樂”,在綜合素質方麵,一是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熟悉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二是具備良好的愛崗敬業精神,熱愛神聖而平凡的事業;三是具備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高昂的工作熱情,時刻牢記所肩負的職責與責任;四是具備良好的“執法為民,服務社會”的理念,主動作為,自覺踐行“三個服務”;五是具備遵守各項紀律與製度的自覺性;六是具備良好的業務知識和現場工作技能,熟練的處理現場工作中的一切問題。任何職工,隻要具備了以上素質,壓力一定會變為動力,也能把工作做好,工作中一定會快樂。

一個人,當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時,生活則是一種享受,他是快樂的;當把工作當成一種義務時,生活則是一種苦役,他是不可能快樂的。

尋找快樂的人生,才是健康的,堅持勤奮的工作,才是明朗的。

3.職業素質是快樂工作的基礎

簡單地說,職業素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了解與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麵。影響和製約職業素質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實踐經驗、社會環境、工作經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況(如身體狀況等)。一般說來,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並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本人的職業素質,職業素質越高的人,獲得成功的機會就越多。

職業素質是勞動者走向就業的基本條件,但是如何才能了解自己的職業素質呢?了解自己職業素質的辦法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

接受職業指導

職業指導是就業服務機構針對勞動者求職、單位招聘過程中的問題,為勞動者、用人單位提供心理分析、擇業技巧、心態調整、技能測試、供求趨勢分析、職業設計、用人計劃等幫助的行為。

職業指導的服務對象,一是勞動者(包括符合勞動年齡內的求職者、各類學校學生);二是用人單位。

職業指導內容主要有:勞動力市場供需分析指導、勞動就業法律、法規、政策指導、求職者素質、職業能力測評、求職者職業設計、求職技巧指導以及單位用人指導等。

職業指導方式包括:“一對一”谘詢麵談、成功求職策略培訓、跟蹤指導、座談會等。

職業素質測試

部分職業介紹服務機構開設了“職業素質測試”的服務,求職者可在那裏獲得相關服務。

自測

勞動者可以通過填答“職業素質”自測問卷的方式,判斷了解自己的職業素質狀況。

4.全麵提高自我職業素質的方法

職業素質是從事某種職業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包含職業興趣、職業個性、職業技能和職業情緒幾大要素,其中職業情緒就是職業情商。職業情商是從事某種職業應具備的情緒表現,職業情商的高低直接決定和影響著其他職業素質的發展,進而影響整個職業生涯發展,因此,職業情商是最重要的職業素質,提高職業情商是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

身在職場,無論從事哪種職業,身居何種職位,“智商決定是否錄用,情商決定是否升遷”,已成為決定職業發展的重要信條。許多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也越來越重視考察應聘人員的情商素質,通過心理測試或情商測驗等手段來測試應聘者情商的高低。一個人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等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是,進入一個單位之後,影響和決定一個人職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卻是情商素質的高低,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通常認為20%取決於智商因素,80%取決於情商因素。

什麼是情商和職業情商?情商就是一個人的掌控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從情商的一般內涵來看,情商包含五個方麵的情緒能力: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

(2)控製自己情緒的能力;

(3)自我激勵的能力;

(4)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5)維係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

職業情商就是以上五個方麵在職場和工作中的具體表現,職業情商更加側重對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情緒的了解和把握,以及如何處理好職場中的人際關係,是職業化的情緒能力的表現。

如何提升自己的職業情商呢?提升職業情商,必須在以下五個方麵不斷修煉自己:

心態修煉

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緒是為了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態。職業情商對職業情緒的要求就是保持積極的工作心態。積極的工作心態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工作狀態要積極。每天精神飽滿地來上班,與同事見麵主動打招呼並且展現出愉快的心情。

(2)工作表現要積極。積極就意味著主動,稱職的員工應該在工作表現上做到以下“五個主動”:

①主動發現問題;

②主動思考問題;

③主動解決問題;

④主動承擔責任;

⑤主動承擔份外之事。

(3)工作態度要積極,積極的工作態度就意味麵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千方百計找借口。

(4)工作信念要積極。對工作要有強烈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肯定自己。隻有抱著積極的信念工作的人,才會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思維方式修煉

對工作中消極的情緒要學會掌控。掌控情緒就是掌握情緒和控製情緒兩個層次的含義,而不是單純的自我控製。因為控製情緒說起來容易,往往做起來很難,甚至遇到對自己情緒反應激烈的問題時,根本就忘了控製自己。要駕馭自己的情緒,還必須要從改變思維方式入手改變對事物的情緒,以積極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使消極的情緒自動轉化為積極的情緒,從而實現自我控製自己的情緒。

在工作方式上要培養積極的思維方式。積極的思維方式就是以開放的心態去處理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和事情,包括多向思維、反向思維、橫向思維、超前思維等。了解他人的情緒需要反向思維,即逆向思維,逆向思維的情商表現就是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對方的內心感受。

處理與上級、同事、下級的關係都需要換位思考。比如自己辛辛苦苦去努力完成一件工作,本想得到上級的肯定和表揚,不料因為出現一點忽視的微小差錯卻遭到上級的否定和一頓批評,心裏就感到不平衡、發牢騷;但是站在上級的角度思考,作為上級要的就是下級工作的成果,自己的辛苦沒有得到肯定也就沒有什麼好抱怨的。處理同事關係同樣需要換位思考,在別人看來,一個人無論多麼不可理解的事情,都有他自己的內心契因和動機,要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了解他人的想法,才會實現雙贏的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習慣修煉

通過心態、思維方式、行為的修煉培養出良好的職業習慣,是提升職業情商和實現職業突破發展的唯一途徑。要想成功,就必須有成功者的習慣。改變不良習慣的關鍵,是突破自己的舒適區。一個人形成的習慣就是他的舒適區,要改變不好的習慣就要突破自己的舒適區,要有意識為自己找點別扭,要敢於為自己主動施加點壓力,努力突破自己以往的心理舒適區,培養出積極的職業化習慣。具體而言,培養積極的職業習慣,必須突破以下心理舒適區:

(1)突破情緒舒適區。喜怒哀樂是人的情緒對外部刺激的本能反應,但是如果對消極的情緒不加以控製,往往發泄情緒的結局對自己並沒有好處。職場中應該絕對避免的幾種消極情緒是:抱怨和牢騷、不滿和憤怒、怨恨或仇恨、嫉妒、恐懼失敗、居功傲視等,這些都是影響個人職業發展的致命傷害。

調節自己的情緒有很多方式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強化一個意識:在工作場合我的情緒不完全屬於我,我必須要控製自己的情緒!

(2)突破溝通舒適區。每個人的性格脾氣決定了他與人溝通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人說話快言快語,有的人卻該表態的時候也沉默寡言,有的人說話愛搶風頭,經常不自覺打斷別人的談話,有的人習慣被動等待上級的工作指示,有的人喜歡遇到問題主動請示和溝通,每個人都習慣以自己的方式與別人溝通。

要實現良好溝通,就必須有意識改變自己平時的溝通方式,學會積極傾聽對方。良好的工作溝通不一定是說服對方,而是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即使是爭辯,也必須是對事不對人的良性爭論,不能進行人身攻擊和惡語相向,這是職場人際溝通中最應該避免的現象。

(3)突破交往舒適區。人們都習慣和自己脾氣相投的人交往,所以無論在哪個單位組織,都存在非正式的組織和團體,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是人在職場,必須要和所有組織內的人以及外部的客戶打交道,就要學會適應不同性格的人。突破交往舒適區,就是要有意識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比如要主動找與自己不同性格的人聊聊天。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其實職場中大部分的人都難以做到。一旦你去嚐試和另一種不同性格的人交往,看來是一件小小的突破,卻對提升你的職場情商有幫助。

行為修煉

(1)良好的工作心態和思維方式都要體現在工作行為上。同時,對於自己的工作行為,必須要把握以下兩條基本的行動準則:

工作行為要以目標為導向。一是要了解企業的目標,二是要製定明確清晰的個人目標,並且使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結合,才可以形成職業發展的合力,相互推進,通過配合完成企業目標而實現個人目標,通過達成個人目標而推進企業事業的發展,這是在職場實現個人職業發展的捷徑。

在有些情況下,個人的長期目標並不一定總是和你眼下服務的企業目標相一致,但是既然你在這個單位工作,你就要把一切經曆變為有助於你個人職業發展的財富,你的個人階段目標必須服從你的工作目標。

(2)工作行為要以結果為導向。以結果為導向就是要站在實現結果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站在完成成果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工作。以結果為導向既是一種思維方法,又是一種行為習慣。以結果為導向就是要追求積極的結果,積極想辦法去實現。如果麵對一項工作,如果你還沒有去做就首先認為自己“辦不成”,思維妨礙了自己能力的發揮,那麼你就有可能真的辦不成。

5.如何擺脫思維定勢

思考同類或相似問題的慣性軌道在思維科學上叫做“思維定勢”。所謂思維定勢,就是“過去的思維影響當前思維”。

思維定勢對人們思考問題顯然有很多好處。它能使思考者省去許多摸索、試探的思考步驟,不走或少走彎路,大大縮短思考的時間,提高思考的效率;還能使思考者在思考過程中感到駕輕就熟、輕鬆愉快。但思維定勢卻不利於創新思考。

進行創新思考,是擺脫思維定勢的根本途徑。無論是思考如何解決新碰到的問題,還是思考如何對老一套的問題按某種新的方式解決,都需要有新的思考程序和新的思考步驟。而由於思考以往的同類問題所形成的思維定勢必然會對創新思考產生一種妨礙作用、束縛作用,因而使人很難跳出思維定勢的無形框框,難以進行新的嚐試。

作為一種突破定勢創新思考方法,創新思考是指在思考有待創新的問題時,要有意識地拋開頭腦中以往思考類似問題所形成的思維程序和模式;要警惕和排除它對尋求新的設想所可能產生的束縛作用。

這種思維的慣例、常規、傳統,反映在人們的頭腦中,便形成一種心理定勢、思維定勢。時間越長,這種定勢對人們的創新思維的束縛力就越強,要擺脫它的束縛也就越困難,越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許多人是思想上的巨人,而卻是行動上的落後者。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嚐試,也毫無價值。這時,創造性思維的優勢就顯而易見了。

6.怎樣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天生的,成功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成功者盡可能多地開發了他自身無窮無盡的潛能,將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踩在了腳下。

一名優秀的員工所必備的特質:就是能夠在自己身上發掘一種自覺的、發自內心的精神力量,即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創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每個員工都不是被動的。人們會為發揮潛力而主動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們並不是天生就厭惡工作,隻會因工作而成熟,更獨立自主,能力得到更好的開發,身心得到更好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