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提高業務水平要具備什麼素質
企業職工要提高業務水平諸方麵的素質,必須從如下方麵進行努力。
端正從業的態度
從業的態度要端正,不要認為事不關己就漠不關心,公司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同事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辦事不能拖泥帶水,而應該速斷速決。公司或組織作為一個團隊是每一個成員共生的基礎和平台,除非你希望你的公司早早倒台或者你另有打算,否則你就應該為公司盡心盡力。事實上,你的工作在為公司創造利潤的同時也是在為你自己創造價值。從事業務工作無論在哪裏,獎金和提成總是和自己的業務量分不開的。一個人連為自己創造利潤的積極性都沒有,也就別再埋怨“伯樂不常有”了。
要有隻爭朝夕的時間觀念
常見一些業務人員每天懶洋洋地來到公司,打開電腦上網、看看報紙、喝喝茶、上上廁所,不知不覺一個上午過去了。吃過中餐再睡個午休,下午到街上什麼地方隨便轉一下,一天的時間就浪費了。日子久了,不見業績,自己還分析不出自己的症結。這種業務員對公司來說是創造不出什麼業績的。商場如戰場,任何情形都是瞬息萬變的,一個客戶的開發和維護隨時都有可能被別人捷足先登的。作為市場任何一個環節都應該有著先人一步的準備工作,這種準備工作應該提前一天就做好規劃,第二天是沒時間對當天行動進行修改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
沒有埋怨
優秀的業務人員在選取行業時是會考慮該行業的前景和各種影響因素的。一旦選擇介入是沒有理由退縮的。當你在工作中遇到強烈的競爭對手或者困難時,知難而上是唯一的出路。埋怨和借口隻會讓自己早早敗下陣來。成功者隻為失敗找原因不會為失敗找理由。世上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沒有什麼事是順風順水的。不管什麼困難,行動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熟練運用現代辦公工具
駕駛技術、電話、電子通訊技術以及其他業務營銷手段的靈活運用,對於提高業務效率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不要空想
不要讓太多的想法左右了自己,沒有什麼比行動會更加有效。現在的年輕人多是充滿理想和抱負的人,都想擁有自己的天地。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前提還是要做好眼前的工作。商場如戰場,對於沒有資金、沒有經驗甚至連從商天賦也不具備的人,僅憑一腔熱血就想成事豈不是赤膊上陣?
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就是認定目標,做事!做事!再做事!直至目標達成!
14.怎樣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社會適應能力是21世紀新型人才必備的重要素質,它集中體現在人際之間的交往、合作、良好的道德和具有積極的社會責任感等方麵。那麼,怎樣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呢?
(1)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相對廣泛的人際交流圈。企業職工的交流範圍,往往僅限於企業內部,這是不夠的,還應擴大到企業外部,還應廣泛地結交各行各業的朋友,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2)人際交流要獨立思考,不要人雲亦雲。在同事們的人際交往中,凡事都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要人雲亦雲,不要盲從。現在這個社會很不平靜,各種思潮都有。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跟著人家跑,自己應當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對別人說的問題進行分析。
(3)人際交流中要注意寬以待人、嚴以律己。要心胸寬大,容許別人犯錯誤,還要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是人際交往的核心,如果你希望別人尊重你,就必須首先學會尊重人。要學會尊重他人,可以從以下三點做起。一是學會傾聽,做一個好聽眾,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話,讓對方覺得他非常重要;二是替他人著想,多替他人想想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三是幫他人做事,幫人者最容易獲得別人的幫助。
(4)人際交往要積極主動,要熱情、坦誠。企業員工的社會生活已經不再那麼單純,已經開始由言行一致型向言行分化型過渡。有時候必然會說一些假話,但是這不能成為不誠實的原因,至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要說真話,要坦誠,學會以誠待人。誠信是做人之本,誠信是用金錢買不來的,不誠信就沒有人和你交往,更不會有和諧的人際關係。
15.如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源泉,失去了創新,社會將停滯不前,企業職工要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需要從以下方麵入手。
注意總結前人的經驗和教訓
任何一項創新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如何利用前人的知識和智慧在創新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也隻有如此,創新工作才可以少走彎路,才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是我們創新工作的基礎,通過借鑒前人的工作,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
注意發現和總結前人失敗的創新經驗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誰都不能否認,但是如果一味的失敗而不去考慮失敗的原因則對我們的工作沒有任何的幫助。通過前人失敗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問題,還可以通過改變方法和途徑,成功的解決一些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
要學會借鑒和組合
借用別人的“經驗”和“成果”而自己卻不努力是不行的。借鑒可以是思路,也可以是方法,更可以是產品。我們不要認為“拿了”別人的東西而覺得對不起別人,我們隻是知識借用而已。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不是要我們用“拿來主義”精神去借鑒別人好的東西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嗎?這叫做“取長補短”。國家的政策也是如此,要借用其他國家的好策略,結合中國自身的情況再製定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方針路線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現在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向世界強國邁進。而其他比較落後的國家也“借用”我國的經驗,使自己的國家不斷進步。
借用別人的經驗再加上自己的創新,那才是我們發展自己的上上之策。所以,要想自己的創新能力提高,借用別人的經驗和成果很重要!關鍵要看你怎麼利用!
多思考
遇到問題要注意從多方麵考慮,而且要持之以恒,更要養成思考的習慣。隻有這樣,創新才能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單純的為創新而創新,出現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隻有從多方麵考慮和解決問題,才能出現解決問題的靈感,才能創新。千萬不要把靈感放走,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有靈感的,一旦產生就要記錄下來,時間一長,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徑自然就出現了。
此外,要提高創新能力,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必須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高度使命感的人,才會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才能“先天下之憂而憂”,戰勝自我,不斷尋求新的突破。不可想象,一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毫無責任心的人,會積極主動地開動思維機器,創造性地解決遇到的問題。
(2)必須用人類的文明成果武裝自己的頭腦。任何創造都是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創造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創新活動,必然要以知識的占有作為前提條件。沒有豐富的知識作基礎,思維就不可能產生聯想,不可能利用知識的相似點、交叉點、結合點引發思維轉向,不可能由一條思維路線轉移到另一條思維路線,實現思維創新。
(3)必須堅持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思維的相對獨立性是創造性思維的必備前提。愛因斯坦說過,應當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必須在思維實踐中不迷信前人,不盲從已有的經驗,不依賴已有的成果,獨立地發現問題,獨立地思考問題,在獨辟蹊徑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16.高效工作的竅門是什麼
“高效”有時候並不需要什麼技巧,很多人在抱怨沒有足夠時間的時候,其中的潛台詞是他們應該更專心。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需要的是不要浪費時間和專心。
防止浪費時間的竅門
(1)如果這件事情不需要上網就可以完成,把網斷掉。
(2)延長查看電子郵件的周期。
(3)如果手頭的工作很重要,工作期間不要接電話,回頭再打過去就是了。
(4)如果你的工作環境讓你不能工作,換個沒人打擾的地方。
(5)看電視意味著“這段時間我浪費了也無所謂”。
(6)平衡你的娛樂和工作時間。
(7)時時檢查你的時間安排和現在已經進行中的項目。
(8)以小時為單位劃分你的工作時間,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專心的竅門
(1)清楚的寫下你的目標。放在你的眼皮底下。
(2)多和專心工作的人在一起。
(3)盡量把資源用在主要目標上,把時間花在刀刃上。
(4)回顧總結以往的成功和失敗經驗。
(5)清楚明白你想要得到的是什麼。
(6)不要太容易放棄。
(7)想象一下成功後的樣子,寫下來,每天讀讀。
(8)學會把大事劃分為幾個階段,完成一個階段,再進入下一個。
(9)養成好習慣。
(10)吃好睡足。
(11)維持家庭關係,這是你完成其他工作的保障。
17.怎樣提高合作團隊的素質
團隊合作是一種為達到既定目標所顯現出來的自願合作和協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並且會自動地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同時會給予那些誠心、大公無私的奉獻者適當的回報。如果團隊合作是出於自覺自願時,它必將會產生一股強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真正的團隊合作必須以別人“心甘情願與你合作”作為基礎,而你也應該表現出你的合作動機,並對合作關係的任何變化抱著警覺的態度。團隊合作是一種永無止境的過程,雖然合作的成敗取決於各成員的態度,但是,維係成員之間的合作關係卻是你責無旁貸的工作。那麼,怎樣提高合作團隊的素質呢?
(1)團隊管理成員可實地觀摩成功者如何處理新人接待、如何舉行推廣團隊宣傳和建設,如何和其他公益團隊以及其他的誌願工作者聯係的方法,用別的團隊好的風格啟發自己團隊成員,用好團隊的管理素質帶動他們的思考和言行。
(2)實行崗位輪換製度,讓團隊管理成員定期到本職外的部門或工作崗位上任職。這種任命雖是暫時的卻也是真實的,目的是要求他們在任職期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成果。
(3)鼓勵新的團隊成員登記入學參加培訓,參加各種團隊舉辦的公益基礎等教育課程和團隊內部的培訓課程,確保新加入的朋友在團隊本職工作上邊學習邊收獲。
(4)舉辦由新團隊成員和團隊管理成員共同參加學習的課程和講座或者是戶外交流活動,促使大家在交流溝通中形成對公益事業的共同認識,這樣才能在團隊的工作中真正發揮出協調合作的作用。
(5)鼓勵團隊成員積極參與義務工作並督促團隊部門負責誌願者登記義務工作時間。
(6)鼓勵團隊成員樂於到各種臨時的跨區域的工作小組中去參與服務。
(7)固定一段時間應該邀請團隊管理成員參與團隊或小組聚會,請他們談談需要給予哪些支持與協作。
(8)團隊成員必須應有堅定的信心和堅強的意誌力。這樣整個團隊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互相合作。
(9)團隊的所有成員,彼此之間要開誠布公,互相交心,做到心心相印,毫無保留。
(10)團隊成員之間要能溝通和互相協調,整個團隊應像一台機器一樣,有條不紊地和諧運轉。
(11)團隊成員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隻要能牢記以上原則,並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團隊的合作精神就一定能激發出來!
18.培養競爭共贏的素質需要哪些條件
每個人一走入社會,都麵臨嚴酷的職場競爭力大考驗,企業在員工在職場上遭遇挫折的人越來越多,作為一個職場新人你該怎麼做?
簡單來說,一個人沒有專長很難成功,但除了專業技能之外,成功還需要很多配合條件,這些條件就是你的“競爭力”。
不同的生涯階段,需要不同的競爭力。在每個生涯階段,你應該建立一張競爭力的清單,隨時做好自我盤點,一方麵補強自己的弱項,一方麵將強項發揮出來。
一般說來,企業職工應該強化下列十種競爭力:
學曆
所謂學曆,包括學校、科係、學位。若本身學曆不好,一個補救方法是出國留學或報考國內碩士班,用最高學曆“勾銷”先前較差的學曆。尤其現在國內研究院所廣開大門,從“碩士在職班”到“產業碩士班”,想要拿個好學校熱門科係的碩士學位,各種渠道多元暢通。另一個補救方法是選擇學曆門坎較寬的工作,例如部分服務業、成熟期的科技公司、或西北的地方企業,由於在人才競爭上處於劣勢,對學曆也不敢要求太高,不妨先在這類工作累積一定的資曆,因為“資曆”要比“學曆”更管用。
證照
除了法律、會計、醫療等行業要有證照才能執業,目前包括金融業、信息業、房地產業、美容業、餐飲業、健身業這7個行業,以及製造業的環衛部門,也都逐漸走向“證照化”。如果你的學曆條件較差,專業證照可彌補學曆的不足。
專業技能
在校期間所培養的專業,隻是你踏上專業之路的第一步,許多行業所特有的專業技能,學校無法提供,隻能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所以,在最初的“學徒期”,薪水待遇是其次,學習機會才最重要,要把工作當成學校的延伸,把主管和資深同事當成良師,像海綿般虛心學習,專業技術的“馬步”才紮得穩。過去所謂“一技之長”,現在成了“一技之短”,因為單一技能的人才過剩,如果能跨領域培養多重專長,將可拉開你的領先距離。
聽說讀寫算
在日本,教導上班族如何培養“作文力”、“語學力”、“算術力”的書籍,這幾年大行其道;而傳授上班族“得體的話術”以及教你使用敬語和打電話的書籍,也成為暢銷書。甚至搭地鐵時,也可看到上班族埋頭在讀一些類似兒童智力測驗的圖冊,據說有助於大腦活性化,可提升邏輯思考力與數字運算力。
聽說讀寫算,是每個人從小就要培養的基礎能力,從生活到工作都離不開這5種能力,但新生代這方麵卻有“退化”的現象。很多主管抱怨新進員工的電子郵件詞不達意、不知所雲;行銷主管也發現年輕一代雖然創意十足,但連像樣的文案都寫不出來。此外,做事情“無厘頭”沒有邏輯,談吐應對粗俗無禮,也讓主管為之傻眼。
除了傳統的聽說讀寫算,辦公室文書軟件的運用,也成為新的基礎能力要求。很多企業以為新生代是計算機時代,招聘條件通常不會注明要熟悉辦公軟件,等到錄用後才發現不懂Powerpoint、Excel的新人,竟然為數還不少,有人甚至用Word繪製簡單的圖表都不會。
總之,文字表達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外語能力、數字能力、邏輯思考力、辦公室文書軟件運用能力,是你不可小看的職場基礎能力。
軟技術
除了專業技能的“硬件”之外,“軟件”也不可或缺。不論你是工程師或業務員,任何工作都需要做報告的能力,要懂得如何進行一場會議,要會做基本的企劃提案,在工作上要能創新思考,遇到問題要有分析解決的能力,對內外部客戶要掌握服務的技巧、具備良好的說服力。一名外商銀行主管表示,他用人一定用國外留學歸國的MBA,因為即使國內名校出身的商學院研究生,上台做報告的表現也普遍欠佳,要如何去跟客戶提案?做口頭,在國外教育是家常便飯,但國內學生卻不太習慣,學校教育也不重視,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性格特質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新人求職上,再貼切不過了。很多企業主領教過“草莓族”的不能吃苦耐勞、抗壓性與挫折忍受度低、缺乏小組合作精神、忠誠度與責任感低、追求卓越的成就動機不足,因此在新人的篩選上,更加重視性格特質,並且采取“3Q”的準則,也就是說IQ(智商=專業技能)、EQ(情緒商數)、AQ(抗壓性)三者並重。而從性格測驗、社團活動記錄、麵試表現,都不難看出性格的端倪。
雖然科技業用人,基本上是技術掛帥,但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經常要不眠不休完成使命,因此工程師的毅力與抗壓性很重要。在服務業,性格特質更決定了服務質量,多數服務業都希望員工具備細膩敏銳的同理心、陽光般的熱情開朗與親和力、以及不耐其煩的溝通協調能力。
曆練
跨國公司栽培高級人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輪調”,讓你在不同部門與國家之間培養閱曆。曆練的多寡,決定你究竟可成大器,還是一顆小螺絲釘。對社會新人來說,包括社團活動、打工實習、校內外比賽、海外遊學、項目研究,都是有用的曆練。而對職場新手來說,對於上司交辦的高難度陌生任務,不可視為畏途,反而應該積極爭取參與各種項目,以及外派出差的機會,給自己更多職場曆練。
人脈
人脈,往往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提供你意想不到的一臂之力。但是“貴人”不會無端從天掉下來,平時就要勤於耕耘,而且眼光不要“看高不看低”。人脈是一種相互關聯的“共榮”關係,在你利用別人前,要先創造自己的“可利用價值”,一定先有付出才有回報。此外,人際關係學的另一門功課,在於建立360度的圓融關係,包括了麵對同事、主管、部屬、客戶,就算不是朋友,至少不要樹敵,卷入複雜的辦公室政治中。
形象管理
除了研發工程師每天麵對機器外,諸如業務銷售、行政、公關、教育訓練……絕大部分的職務都是屬於“人對人”的工作,因此個人形象管理格外重要。
根據“7∶38∶55”法則,人們對你的印象有55,來自你的外形與舉止,隻有7取決於你說了什麼;就算專業也要靠形象來包裝,即使各行業所要的形象不同,但“品味”是共同的原則。
情報信息力
進入知識快速“折舊”的年代,在校期間所學的東西,如果不隨時更新,很快就跟不上時代。但是,徒有持續學習的上進心還不夠,更要懂得如何快速有效地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淘金”,掌握最新的關鍵情報。現在是速度決定勝敗,誰的情報力比較快,誰就掌握贏的先機。因此,如今都把“情報搜集”列為“絕對必要的工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