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女職工的壓力緩解
1.高節奏的生活與女性健康
在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中,女性朋友的壓力越來越大,快節奏的生活及女性自身特殊的生理結構等,使現代女性情緒波動變大,心理疾病頻頻發生,快節奏不僅會使人產生心理上的不適,也會使人產生一係列生理上的不適。當然,這種生理不適並不表示身體存在著某些器質性疾病,而是由於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使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係統功能失調,出現類似於“神經症”之類的症狀,如神經性頭痛、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厭食、月經不調等等。
“快節奏”是現代生活的需要,客觀地反映出了人們的精神麵貌,但如果因為應接不暇的生活與工作使身心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和複原,難免影響健康。生活節奏過快給人的是一種無形的壓力,經常使身體處於高度集中興奮狀態,久而久之,勢必影響一些器官的生理功能。醫學研究發現,在內分泌失調的病人中,有1/6與“快節奏”生活有關。
其實,快節奏的負麵影響遠遠不止這些,在這個問題上,西方一些學者早提出過質疑,將其稱為“快節奏綜合征”。中國也有學者曾經撰寫過《現代化的陷阱》,警示人們在現代社會更需要理性,包括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客觀審視。雖然在“商品社會”中人們都疲於奔忙,但物欲的膨脹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感。恰恰相反,片麵求速度無異於挖下了一個自我毀滅的陷阱。
在現代社會中生活,“快節奏”是必然的,女性朋友應想辦法“忙裏偷閑”,消除“快節奏”綜合征,要消除這些症狀,首先自己應當有個快樂無憂的心態,即便感覺生活很苦,也要“苦中作樂”。平時不可為一些細碎瑣事而耿耿於懷,也不可為一時的緊張忙碌而心事重重,要善於從心理上作自我解脫。
同時,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做到忙而不亂。更要根據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實際情況,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及對工作、學習的應酬能力來安排好每一天的生活內容。明確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不隨意變動。這樣,個人對自己大致的工作、生活情況做到心中有底,長期落實下來,也能形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當然,工作中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在8小時之外的時間給自己安排一些有益的活動,讓自己的精神和體力得到恢複。
2.女性在光速節奏下怎樣正常工作
光速節奏即高速或快速節奏的代名詞,形容現代生活工作的緊張狀態。這種狀態在帶來高效益的同時,也給人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隱患。
在光速節奏下,隨著工作壓力的加大,緊張不僅給女性帶來心理疾病,而且還會變為健康殺手,吞噬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日本人的過勞死亡早已是人所共知的不爭事實,英國人工作時間比其他歐洲人長,平均每星期近44小時。公司裁員不知不覺地增加了公司辦公室人員的緊張程度。我們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競爭意識也在逐步增強,緊張心理也開始蔓延到每個員工,並已嚴重威脅到員工的身體健康。女職工要減輕光速節奏下的緊張狀態,應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在日常生活中與同齡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應包括同性朋友和異性朋友在內。
(2)在行為上能夠扮演適當的性別角色。
(3)能夠心悅誠服地接納自己的身體和容貌。不過分炫耀自己的優點,也不過分掩飾自己的缺點,注意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
(4)情緒表達漸趨成熟獨立,有個性、有思想,凡事不再依賴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與保護。
(5)有經濟獨立的信心和為達到目標的毅力。
(6)能夠選擇適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工作,而且有堅強的意誌肯努力奮發,並為取得這種職業做積極的準備而不見異思遷。
(7)能認真考慮選擇婚姻對象,並開始準備成家過獨立的家庭生活與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8)在知識、觀念等各方麵,都能達到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所需要的標準,並能不斷學習、不斷更新,以使自己與社會的發展保持同步。
(9)樂於參與各種集體和社會活動,也能在社會活動中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10)在個人的行為導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與符合社會規範的道德標準。
3.如何緩解工作生活的緊張壓力
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必然給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特別是女性帶來極大的工作壓力,而這種壓力,又必然極大地損害女性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麵對和緩解這種壓力,以保持自己身心的健康呢?
不對自己過分苛求
心理成熟的人,為了避免挫折感,往往會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所能達到的範圍之內,並懂得欣賞自己已有的成就,時常使自己心情舒暢。而心理素質較差的人,在學習或工作時要求十全十美,有時甚至對自己要求得近乎吹毛求疵,往往因為小小的瑕疵而自責,導致情緒極易波動。
不對他人期望過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追求、愛好、優點和缺點,所以,這些人不會要求別人放棄自己的喜好來迎合自己的要求;而心理不成熟的人,往往會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對方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便會大感失望,從而導致心理的不平衡。
善於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
當一個人勃然大怒時,會做出很多錯事。心理成熟的人大多懂得與其事後後悔不如事前加以自製的道理。因此,他們能夠把憤怒轉移至另一方麵,如打球、運動和唱歌之上,等等。
懂得偶然亦要屈服
一個做大事的人處事是從大處看,隻有一些無見識的人才是目光短淺的。因此,心理成熟的人,往往是一些“大事清楚、小事糊塗”的人,他們在處理任何事情時,隻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就不會計較小處的得失和煩惱。
善於暫時逃避
心理成熟的人,在生活、學習與工作中受到挫折時,一般能夠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他們喜歡做的事,如運動、睡眠和看書等,等到心境平衡時,再重新麵對自己的難題。
能夠找人傾訴煩惱
把所有的抑鬱埋藏在心底,隻會令自己鬱鬱寡歡。要學會尋找機會把內心的煩惱告訴給自己的知心好友或師長,以求得盡快減壓,使心情恢複舒暢。
為別人著想
心理成熟的人,一般都把助人作為快樂之本。他們深深懂得:幫助別人不單會使自己忘卻煩惱,而且可以確定自己的存在價值,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
在一個時間段內隻做一件事
心理成熟的人都知道,構成人憂思、精神崩潰等情緒障礙的主要原因是麵對很多急需處理的事情,導致精神壓力太大、因此,很懂得不同時進行一件以上重要事情的人能夠減少自己精神負擔的道理,避免把自己弄得心力俱疲。
正確對待競爭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的原因完全是因為太愛與人競爭,使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他們懂得,盡管競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正常社會現象,但是,競爭的著眼點不應瞄準在人上,而應瞄準在事上。因為與事競爭,主要是同自己的過去和現在進行比較,這樣就容易產生要高標準要求自己,竭精盡智,發奮圖強,一定要使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而明天又要比今天做得更好的激情,從而不斷前進,永不滿足。這無疑是取得成績和減少負麵情緒的力量源泉。他們在與人的比較中,並不是要在競爭中把某個人比下去,而是要把某件事做得更好;不是在個人意氣上爭輸贏,而是要在發展事業上爭高低。這樣,他們在與人競爭時,就避免了對高於自己的人易於產生的嫉妒、自卑、怯陣的心理,對不如自己的人易於滋生的傲慢、鄙視、麻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