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俠女奇緣》係《兒女英雄傳》、《續兒女英雄傳》的合集。

《兒女英雄傳》又名《金玉緣》、《日下新書》、《正法眼藏五十三參》。作者文康,姓費莫,字鐵仙,自號燕北閑人,滿族鑲紅旗人。該書成於清道光年間,原有五十三回,後因輾轉散佚,到刊行時僅剩前四十回。作者自稱此書是撰寫康熙末年、雍正初年“京都一樁公案”。小說描寫一個家庭的五倫全備,花團錦簇,來裝點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兒女英雄。故事敘述京都名門俠女何玉鳳因父為權貴紀獻唐所害,避居山林,更名十三妹,結交豪傑,往來市井,伺機報仇。一日偶遇為救父而奔走的公子安驥蒙難,十三妹毅然仗義救安脫險,並說合同時被救的弱女子張金鳳與安驥成婚。後安父遇救,紀獻唐亦為朝廷誅殺,十三妹何玉鳳即嫁與安驥。張金鳳、何玉鳳同嫁安驥,和睦相處,親同姐妹,故此書亦名《金玉緣》。書中成功地塑造了十三妹何玉鳳智勇雙全、嫉惡如仇的豪爽性格和俠義品質,故事情節跌宕起伏,驚險曲折,語言生動活潑、細膩風趣,是古典俠義小說中寫得較為出色的一部。

《續兒女英雄傳》共三十二回,約成書於光緒二十年,多數人認為作者是趙子衡。書中接續《兒女英雄傳》,寫安驥在金、玉雙鳳的幫助督導下,苦心攻書,終於探花及第,位極人臣,後放山東負責治盜安民的觀風整俗使。安赴任山東後,招納豪傑,借助十三妹何玉鳳等一群女將之力,治盜安民,先取神彈子張七盤踞的曹州青雲山,計賺飛叉大王宋萬超窩巢沂州天目山,招安太平濱清水寨,最後拿下了神臂太歲伍良霄的白象嶺。續書文字功力雖不及文康的《兒女英雄傳》,但描寫細膩,文筆清新,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由於作者受時代局限,兩書均宣傳和美化封建倫理道德,滲雜了一些因果報應的迷信思想,讀者當自可判辨。

《兒女英雄傳》現存最早的讀本為清光緒四年北京聚珍堂活字本。上海申報館排印本等。新中國成立後,又有多種版本出版。《續兒女英雄傳》共三十二回,有北京光緒二十四年北京宏文書局印本,光緒三十三年上海鑠石書局石印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