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抹布的衛生,用過後要用清水洗淨晾幹,不可隨便揉作一團,抹布雖小,但容易藏汙納垢,傳播病菌。
剩餘食品妥善保存,避免蒼蠅、老鼠、蟑螂光顧,造成汙染。
如果家有肝炎、結核病人,要注意餐具隔離與消毒,病人餐具要專用,防止傳染。
將切割用具用防水布料遮蓋起來。
切割生肉時,要使用單獨的刀子。生肉包含了大量的有害細菌,很容易傳染給其它食物,造成食物中毒。
在處理兩種不同的食品時,剁肉板最好是先擦洗一下。如果可能,在切割生肉時,使用不同的剁肉板。
在處理生肉、魚或接觸熟食之前都應該洗手。
將準備好的幹淨食物放好。
在冰箱中,要把不熟的食品和已經熟了的食品放在不同的隔板上,生食品應該放在—個不會向其它食物滴水的地方。
在烹飪之前,總是應該先將食物完全解凍(不要將解凍的食品再冷凍起來)。
在加工食品的時候,禁止吸煙(煙灰有可能掉上去,而且可能通過你的手將口中的細菌傳染給食品。)
確保雞、火雞、香腸等食品已經完全熟了。諸如沙門氏菌之類的微生物需要經過烹調才能被殺死。你必須確保已經把這些食物的各個部分都熟透了,那樣有害細菌才會無法生存。
定時清洗抽氣扇及抽油煙機,食具宜放在幹淨的碗櫃內。
冰箱不是“保險櫃”,許多人存在一個認識誤區,覺得食物放進冰箱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受過細菌汙染的食品放冰箱後,低溫並不能把細菌凍死,隻是抑製其繁殖,細菌仍然活著,取出後在室溫下很快會生長繁殖。科學的貯存方法是,生熟食品分架存放,熟食放在上層,生食放在下層。蔬菜等生食要洗淨或裝入塑料袋後放進冰箱,防止交叉汙染。除罐頭食品外,一般食品存放時間不應超過1周,冰箱內保存熟食,最好用帶蓋的容器,或扣上個盤子或碗,水果最好完整保存。另外冰箱要經常清洗,每隔1到2個月使用肥皂水擦洗,最後用流動水衝幹淨。
雖然很多食物(例如水果及蔬菜)最好是在未經烹調的情況下食用,但有些食物除非已經過處理,否則是不適宜食用的。例如已加工消毒的奶類食品,就比未加工消毒的較安全。某些食物,例如配製沙拉的青瓜、生菜,在生吃前必須徹底清洗。
煮熟食物後要盡快進食。當熱食冷卻至室溫時,細菌便開始滋生,食物存放於室溫的時間越長,滋生細菌的機會便越大。因此,食物煮熟後要盡快進食。
小心貯存熟食。倘若你必須預先煮熟食物或保存剩餘的食物,請緊記將食物存放於攝氏4度以下。小孩的食物不宜貯存,應立即食用。不可將大量溫熱的食物放進冰箱。當冰箱裏放置了太多食物時,食物就不能迅速徹底冷卻。食物中心部分保持沮熱的時間太長,病菌便會快速滋生至可引致疾病的數量。
徹底重新加熱經過貯存的熟食。正確貯存食物隻可以減慢細菌滋生的速度,但不能消滅微生物。所以,當重新加熱經過貯存的熟食時,亦要確保食物的每部分均達到攝氏70度以上。
飲用安全的水,如對食水供應有所疑慮,應先行將食水煮沸。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一般多發生在夏秋季,兒童發病率較高,主要是由細菌汙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種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症的疾病。最常見的是沙門菌類汙染,以肉食為主;葡萄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為乳酪製品及糖果糕點等;嗜鹽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海產品;肉毒杆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罐頭肉食製品。
除了細菌性食物中毒,還有動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
在動物性食物中毒中,主要有兩種:將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動物或動物的某一部分當做食品,誤食引起中毒反應,如食用河豚魚中毒,其次是魚膽中毒。
在植物性食物中毒中,主要有三種原因:將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製品當做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將未能破壞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當做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在一定條件下,不當地食用含有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如食用鮮黃花菜、發芽的馬鈴薯、黴變的甘蔗、未醃製好的鹹菜或未燒熟的扁豆等容易造成中毒。
在化學性食物中毒中,主要有三種原因:誤食被有毒的化學物質汙染的食品;因添加非食品級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而導致的食物中毒;因貯藏等原因,造成營養素發生化學變化的食品,如油脂酸敗中毒。
如果發生食物中毒,主要的症狀表現為食用被汙染的食物後1~24小時內出現惡心、劇烈嘔吐、腹痛腹瀉,隨後出現脫水和血壓下降而導致休克。肉毒杆菌汙染所致中毒病情最嚴重,可出現吞咽困難、失語、複視等。
食物中毒後要及早進行救治,中毒早期可進行催吐、洗胃;劇烈腹痛、腹瀉者可注射阿托晶;脫水者及早補充液體;也可飲用加入少許食鹽和糖的液體;也可用抗生素。如果是由肉毒杆菌引起的中毒,應立即送往醫院急救。因此,預防食物中毒的關鍵是禁食黴腐變質和被汙染的食品。
食品汙染
在中國,食用畜禽肉、禽蛋類較多,多年來一直以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魚、蝦蟹、貝類和海藻等所造成的中毒多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常見的有以下幾類汙染:
細菌性汙染:常見的有沙門菌、變形杆菌、肉毒杆菌、金黃色葡萄菌等,主要汙染食品為變質的肉、蛋、奶、豆製品、發餿的飯菜或冷飲;而肉毒杆菌汙染的是火腿、臘肉、罐頭、臭豆腐等。
黴菌性汙染:常見的有黃曲黴毒素等,汙染的食品主要為黴變的米、麥、花生、玉米等。
寄生蟲性汙染:常見的有絛蟲汙染的豬肉、牛肉,薑片蟲和肺吸蟲的卵,囊蚴汙染的荸薺、蟹、蝦等。
病毒性汙染:常見的有甲型肝炎病毒汙染的毛蚶。
農藥殘留:包括穀物、蔬菜、水果、蛋、奶、肉等食品中殘留的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有機汞農藥等。
亞硝胺類化合物汙染:醃漬食物如臘腸、火腿、醃菜等。
輻射汙染。
因此,在自製發酵食品時要保持衛生,防止黴變,以杜絕食物中毒。因為這些生物性汙染往往會導致食品變質。
用一般的烹調方法加熱處理不能破壞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因此,在購買肉類時要仔細查看該肉是否已經過衛生檢疫,有相應圖章,而且售賣點也最好是經過衛生認證的。同時,病禽、病畜甚至死禽、死畜、死魚都不能購買。
不要隨便購買熟食,進餐時要選擇正規的飯館,特別是不要在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場所進食。此外,冷藏食品應保質、保鮮,動物食品食前應徹底加熱煮透。加工肉製品和海鮮時也應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感染。
食用醃臘罐頭食品時,最好在食前應煮沸6~10分鍾。
注意食品的保質期,盡量不吃超過保質期的食品。
單元練習
一、填空題
1、青少年神經係統發育不成熟,不能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每次閱讀以分鍾為宜。
2、是搞好家庭環境衛生,防治傳染病發生的有效措施。
3、一般多發生在夏秋季,兒童發病率較高,主要是由細菌汙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種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症的疾病。
二、問答題
1、青少年時期,心理上的矛盾出現了哪些新特點?
2、學習衛生基本常識有哪些?
3、生活衛生基本常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