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什麼,讓我作畫?”老人好奇地問道,“我從來沒有摸過畫筆。”
“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你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辦事員的堅持下,傑克遜到了畫室,平生第一次擺弄起畫筆和顏料,但他很快就入迷了,周圍的人也都認為他簡直就是一個天生的畫家。81歲那年,老人開始去聽繪畫課,開始學習繪畫知識。從此,老人感到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樂趣,精神一天天好了起來。
1997年,洛杉磯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陳列館專門為傑克遜舉辦了一次畫展。此時,已年過百歲的傑克遜筆直地站在入口處,笑容滿麵,迎接參加畫展開幕的來賓,許多有名的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全都慕名而來。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活力,贏得了許多觀眾的讚賞。
老人在展後接受采訪時意興盎然地說:“我不說我有101歲的年紀,而是說有101年的成熟。我要借此機會向那些自認為上了年紀的人表明,這不是生活暮年,不要總去想還能活到哪年,而要想還能做什麼,著手做點自己喜歡的事,這才是生活。”
所以,無論你對生活有多少不滿,一定要有點愛好,有點精神食糧,因為它能使你找到心靈的家園,從而使人生更有意義。
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隻要我們熱愛就會得到快樂。彈琴是樂,婉轉悠揚的琴聲、旋律起伏的樂曲,使人得到藝術的享受,樂在其中;下棋是樂,下的人高興,觀戰的人也歡樂,一招妙棋,眾人叫絕,散場後還餘味無窮;書畫是樂,能陶冶情操,寧神靜氣,不僅體驗審美情趣,還使心神快慰;養花是樂,花卉五彩紛呈,芬芳撲鼻,婀娜多姿,使人精神舒暢;垂釣是樂,水光山色,清風徐徐,使人心曠神怡,一旦魚兒上鉤,有所收獲,更是樂不可支。
有愛好,才能廣交朋友,而人生的快樂又多半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上。以文會友,以書會友,以畫會友,以棋會友,高朋滿堂,其樂融融。高雅的愛好是一種可持續的快樂。
幸福生活簡簡單單
現代人每天生活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當中,緊張、高速的節奏讓人難得有休閑和放鬆的時光,我們總是感覺活得很累,而“簡單”正在成為現代生活的奢侈品。
人們常說:“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廣廈萬間,夜眠不過三尺。”可是現實生活中的芸芸眾生,哪個不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哪個不是有了兩居想三居,有了三居想別墅?哪個不是為了職稱、官位而你爭我奪,互不相讓?
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一定要有所節製,或者把欲望轉移到精神層麵上去——如知識、智慧、真理、慈善上。一般人走進商場,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不是歎自己掙錢太少,就是羨慕別人賺錢太多,總之是心裏泛起一種失衡的不滿足感。
可是,當年蘇格拉底在逛完雅典的市場之後,卻說:“原來我不需要的東西這麼多啊!”生活中的蘇格拉底,據說一直過著簡單的生活,無論嚴寒酷暑,他都穿著一件單衣,經常不穿鞋,對吃飯也不講究。對於常人來說,要做到這樣恐怕不容易,但至少可以調整一下我們的心態,明白我們生活的真正意義,使自己的生活變得簡單些。否則,一味追求生活的複雜化,將使人徒增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