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罐區防火堤。地上油罐與半地下油罐的油罐組,均應設防火堤。防火堤的基本要求是:
①防火堤應為不燃材料建造;堤高10~16米(比計算高度高出02米為宜);土質防火堤堤寬不小於05米;
②防火堤內平地應有1%~5%的排水坡度,並應設帶閘門的下水道和水封井;
③防火堤內所構成的空間容積,對於固定頂油罐,不應小於油罐組內一個最大油罐的容量;對於浮頂油罐或內浮頂油罐應不小於堤內地上一個最大油罐儲量的一半。當固定頂油罐與浮頂或內浮頂油罐布置在同一油罐組內時,應取上述兩種情況規定的較大值;
④罐組內,總容量大於20000立方米,且油罐多於兩個時,防火堤應設隔堤,其堤頂應比防火堤低02~03米。沸溢性油品儲罐不論其容量大小,均應每兩個油罐設隔堤;
⑤防火堤不得開洞挖孔。
(5)罐油間。輕質油罐油間的耐火等級不應低於2級,其餘油品罐油間不應低於3級。罐油間應為不發火的地坪,地麵應沿下坡度方向開集油溝及集油井。罐油柱的相互距離應為2米以上。對於直接向汽車上空桶灌裝的罐油間,應設置11米高的汽車停靠站台,並在灌裝時先接好接線。灌裝間的寬度應為3米左右,長度據罐油柱數目確定,且罐油柱之間的間距不小於一輛車的寬度,保證灌裝間內通風良好。輕質油品和重質油品,應分別設置在單獨的罐油間內。設置在同一座建築物內時,應用防火牆隔開。供灌裝使用的計量油罐應與罐油間無門窗、孔的外牆相距2米以上,並圍有防火堤。每隻計量罐的容量應不超過25立方米,一組計量罐的總量不應超過200立方米,計量罐之間距離應不小於1米。當潤滑油油罐間與潤滑油桶裝倉庫設在一起時,兩者之間應設置防火分隔牆。汽、煤、柴油等油品的灌裝安全流速控製在45米每秒之內。
(6)消防道路。油庫內道路應盡可能布置成環形道。對於庫內有汽車往返交叉作業的地段,其路麵寬度應為6米的雙車道,對於較少行駛車輛的路段,其路麵寬度應為不小於35米的單車道,但應在適當地段設車道。油罐區消防道路,應盡量采用雙車道,並且路肩寬度應小於1米;路邊距防火堤基腳不小於3米。消防道路兩側不宜栽植樹木。
油罐的防火設施
(1)油罐的基本要求。油罐應采用鋼油罐,並應建造在不燃材料的基礎上,絕熱層應為不燃材料。不準安裝玻璃液麵計和取樣閥。
(2)立式金屬油罐。浮頂罐頂的全部或部分是用兩層鋼板焊接而成,其四周用耐油膠皮以彈簧壓緊在內壁上保持封閉。內浮頂與罐體間必須設置靜電引出線路,而且應在罐壁上部和拱頂開設足夠數量的通氣孔,使浮頂上部空間能形成氣體對流。
(3)臥式金屬油罐。臥式油罐支座應為非燃燒體,而且支座下麵不得搭建建(構)築物,或作其他用途。地下式臥罐上亦不許建造房屋等。
(4)非金屬油罐。非金屬油罐有鋼筋混凝土油罐、磚砌混凝土抹麵油罐、石砌油罐、土油罐等數種,大多為地下或半地下式,一般隻準用於儲存重質油品。
(5)油罐附件。油罐的各種附件要齊全、可靠。油罐一般設有扶梯、平台、入孔、量油孔、透光孔、進出油口、保障活門、放水管、脹油管和進氣支管、呼吸閥、通氣孔、阻火器、加熱(或冷卻)裝置,溫度及液麵測量裝置、攪拌裝置等附件。附件的主要材料一般應與罐體材料相同。
4油庫設備的安全管理方法
油罐的類型及技術資料檔案
油罐是油庫儲存油料的重要設備。按照油罐的安裝位置可分為:地上油罐、地下油罐、半地下油罐和山洞油罐;按照建造油罐的材質可分為金屬油罐和非金屬油罐兩大類。其中,根據其形狀,金屬油罐可分為:立式鋼製油罐、金屬油罐、臥式鋼製油罐和特殊形狀油罐。在油庫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立式鋼製油罐和臥式鋼製油罐。
無論是新建油罐還是使用多年的舊油罐,都應具備完善的技術資料檔案,這些技術資料檔案包括:
(1)油罐圖紙、說明書、編號;
(2)油罐施工情況記載;
(3)油罐基礎檢查及沉降觀察記錄;
(4)油罐焊縫質量探傷記錄及報告;
(5)油罐強度及嚴密性試驗報告;
(6)油罐罐體幾何尺寸檢查報告;
(7)防雷防靜電接地係統檢查測試記錄;
(8)油罐附件的檢查及測試記錄;
(9)油罐試壓、試漏測試記錄;
(10)附屬設備性能一覽表及其技術狀況;
(11)每次清罐後檢查、檢修及驗收記錄。
油罐的常見破壞形式和預防措施
油罐的破壞主要來自三個方麵的影響;
選材和製定焊接安裝工藝、設計和使用,油罐的維護和管理。常見的破壞形式有吸癟、翹底、脹裂以及浮盤下沉等。
(1)油罐吸癟。油罐內部的壓力的調節是由呼吸網進行的,若由於設計或使用方法的影響,造成油罐的呼吸不暢,則在油罐驗收、發油或氣溫驟降時就會發生油罐吸癟。吸癟的部位多發生在油罐的頂部,輕則引起油罐變形,重則引起油罐嚴重凹癟,不能繼續使用,影響油庫的正常工作。
①油罐呼吸閥的呼吸量應與油罐進出油流量相匹配,按照油罐的收發作業流量,選用相應的機械呼吸閥規格。
②呼吸閥計算機械呼吸閥負壓閥盤的重量和檢測油罐負壓時,應考慮阻火器壓降的影響,因為油罐上的機械呼吸間與阻火器串聯安裝在一起。
③洞庫油罐對於洞庫油罐,其承受的正負壓力除與油罐的材質、結構、施工質量等有關外,還與收發油時呼吸管路的總摩擦阻力有關。如果呼吸管路總摩擦阻力增大,發油時油罐呼吸阻力增大,吸氣量減少,就可能使油罐真空增大而吸癟。
④設計與安裝要求機械呼吸閥的閥盤橢圓度及導杆的偏心度,要求不應超過005毫米,安裝必須垂直,其水平傾斜誤差為正負1毫米。
⑤放水閥設置要保證呼吸管路的設計坡度最小不少於千分之三,並在最低處設置放水閥。
⑥附件安裝在呼吸管路上的所有附件,都要經過檢查試壓,呼吸管路不僅要做到強度、嚴密性試驗,最後還應進行吹掃。呼吸閥、阻火器等設備的安裝應在吹掃工作之後進行。
⑦日常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中,要保證呼吸管路的完好、暢通,並做好防護工作。除了防火防凍外,還要防止昆蟲、禽、獸做巢堵塞。
⑧呼吸閥的維護保養在維護保養呼吸閥時,不得在機械呼吸閥的閥盤與閥座、導杆與導杆套加潤滑油。
⑨校正應定期對呼吸閥壓力進行校正,特別是使用年限較長的油罐,呼吸閥的負壓值應適度降低。
⑩其他定期清理、吹掃呼吸閥、阻火器或呼吸管路,以防其堵塞;可在呼吸管路上安裝真空度警報裝置。
(2)油罐翹底、脹裂。油罐翹底、脹裂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油罐內部正壓超過油罐所能承受的壓力。導致油罐正壓過高的原因主要是呼吸閥、阻火器及呼吸管路不善、操作不當,在收油過程中,造成油罐超壓。
防止油罐翹底、脹裂與防止油罐吸癟的措施相同。
(3)油罐滲漏。油罐滲漏是油罐較為普遍的破壞形式。造成油罐滲漏的原因主要有裂紋、砂眼和腐蝕穿孔。油罐滲漏不僅造成油料的損失,而且輕油滲漏浸漬油罐外壁防腐層和罐底瀝青砂墊層後,對油罐防腐不利,影響油罐的壽命。
油罐滲漏時的常見現象如下:
①沒有收發油作業時,坑道、走道、罐室和操作間油氣味道很濃;
②罐內油麵高度有不正常下降;
③罐身底部漏氣時,油罐壓力計讀數較同種油罐低,嚴重時有漏氣聲;
④罐身上部滲漏處往往部結較多的塵土,罐體儲油高度以下滲漏會出現黑色斑點,或有油附著罐壁向下擴散的痕跡,甚至冒出油珠;
⑤罐身下部瀝青砂有稀釋的痕跡,地麵排水溝有不正常的油跡,埋地管在雨天更明顯。
(4)預防措施。
①裂紋的預防
正確選擇油罐鋼材型號;
保證油罐焊接質量,減少油罐內應力,防止油罐變形;
防止油罐基礎的不均勻下沉。
②預防砂眼的存在
加強對鋼板質量的檢查。對采用的油罐鋼板必須進行外觀檢查,表麵不得有分層。氣泡、結疤、裂紋、折痕、夾渣和壓入的氧化皮,表麵缺陷鏽蝕深度與鋼板實際負偏差之和不得超過標準規定的範圍;
加強焊接施工質量管理,選擇技術素質高、設備齊全、具有合格證書的安裝隊伍,並明確質量標準;
在油罐使用中做好防腐工作。
③腐蝕穿孔
在油罐內、外壁表麵塗刷防腐塗料;
采用犧牲陽極保護法;
在油罐中投入少量緩釋劑,可以防止和減輕油罐內壁的腐蝕;
做好洞庫防潮工作。影響洞庫潮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洞內滲漏水;被覆層散濕;潮濕空氣的進入;物質和人員帶入洞庫中的水分等,解決的辦法是:排水堵漏、通風降濕、密閉防潮、吸濕、塗防潮塗料等。
(5)內浮頂油罐的浮盤沉沒。
①浮盤變形。浮盤變形後,在運動中由於各處受到的浮力不同,以致出現一邊浸油深,一邊浸油淺,浮盤傾斜,浮盤導向管滑輪卡住,浮盤運動傾斜逐漸增大。當浮盤所受浮力不能克服其上升阻力時,油品就會從密封圈及自動呼吸閥孔跑漏到浮盤上麵沉盤。
②浮盤立柱鬆落失去支撐作用。
③液泛問題。液泛是指油氣夾帶液沫噴濺到內浮盤上的過程。它之所以造成內浮盤沉盤,是因為:一方麵,油料輸送到油罐中後壓力降低,使原來的相平衡被破壞,在常壓下為了達到新的平衡,就會產生大量的油氣;另一方麵,對於煉廠油庫,由於油料進罐溫度可能較高,或油料未經穩定脫氣,致使一部分輕組分汽化,產生大量氣體,這些氣體在罐內形成氣泡,聚集在內浮頂下和密封裝置處,而且在輸油作業中,由於油料在罐內劇烈湍動,使得內浮頂傾斜、旋轉,此時若在罐壁與密封裝置處有一微小縫隙,氣體就會夾帶液沫從縫隙中噴出,並在內浮頂上聚積,從而造成浮盤沉沒。
④浮盤密封圈損壞並撕裂翻轉。出現這類事故的原因有:浮盤密封圈內的軟填充物沒有填充均勻;罐壁局部凸凹度超標;密封圈老化龜裂等。
⑤中央排水管升降不靈活。中央排水管在安裝時尺寸不正確,導致排水管升降不靈活,浮盤運動受阻而沉盤。
⑥浮盤與船艙腐蝕。隨著浮頂罐運行時間的增加,浮頂單盤就會出現腐蝕穿孔,嚴重時浮頂船艙進油,壓沉浮盤。
⑦操作管理不當,責任心不夠,維護不及時造成浮盤沉沒。
⑧浮盤、罐體建造質量有缺陷。
⑨內浮頂油罐內靜電接地軟銅覆絞線纏繞浮頂支柱。
⑩浮艙與單盤角鋼焊接連接處的疲勞破壞或單盤凹凸變形引起的積水過多。
(6)預防內浮油罐的浮盤沉沒措施。
①改進浮盤和單盤的連接形式,增加其連接強度,提高其抗疲勞破壞的能力;
②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單盤的剛度,防止或減輕單盤的變形;
③增加浮頂導向管,避免浮頂運行時產生偏移、卡阻現象,確保浮頂上下自由運行;
④對於煉廠油庫,降低進油溫度,增加油料穩定和脫氣設施,保證進油蒸氣在80千帕以下;
⑤改進單盤立柱支撐套管的結構形式,加強其強度,提高其抗疲勞破壞能力;
⑥對安裝浮頂的油罐應進行內壁防腐處理,避免罐壁鐵鏽落到浮頂上加重灌頂腐蝕以及增大浮頂運行阻力或產生不均勻阻力;
⑦內浮頂罐設外浮標,以便操作人員及時掌握浮盤的運行狀況及油麵高度;
⑧設內浮頂油罐高、低液位報警器,以便及時引起操作人員警覺,減少失誤;
⑨在進油管上合理設置緩衝擴散管,以減少油品進罐時對浮盤的衝擊,使浮盤平穩運行。
5油庫設備的安全檢查和維護管理
油庫設備的安全檢查和維護主要包括油罐基礎、罐體、呼吸閥、阻火器、油罐呼吸管路、測量孔、入孔、光孔、消防泡沫室、人體防護裝置、加熱器、防火梯、防雷防靜電等的檢查維護。
油罐基礎是油罐殼體和所儲存油品重量的直接承載物,並將這些載荷傳遞給地基土壤。因此油罐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坐落在其上的油罐能否正常運營。油罐基礎的一般做法是最下層為素土,往上是灰土層、砂墊層和瀝青防腐層。安全檢查時應重點檢查油罐基礎是否牢固,有無不均勻下沉,有無裂縫、傾斜,有無稀瀝青流出,罐基周圍排水是否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