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雖然下了不少功夫,十八裏店“飛毛腿”依然毫無蹤影,給處理這個案子的幹警帶來了極大的苦惱。80年代前後,重大案件少了,80年代前期堪稱中國治安的黃金年份,整個社會風氣也一片蓬勃向上,人心安定。十三處分家,張良基有新的工作,但是對十八裏店“飛毛腿”耿耿於懷的他愣是立了軍令狀,把這案子帶著走,可見跟這個案子使了多大的別扭勁兒。
十八裏店“飛毛腿”成了北京警察的麥城。老孫說,當時做了一件很繁瑣枯燥的事情,後來證明這是警方對該案破獲的最大貢獻:警方根據案犯的犯罪特點、遺留痕跡和作案目標,把三百多起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案件歸納到了一起,設立成為一個卷宗。按照警方的結論,這些案子,都應該是一個人所為,所以,一破皆破。
本來,是想多寫點兒失敗中的警察有哪些甘苦,看了一段文字後,覺得還是不要畫蛇添足為好。這段文字是咱們一個從警的兄弟寫的,從背景看,好像是有個“教授”和警察同誌同甘共苦,考察一番後寫了報告來談一線警察的艱苦,發表在公安內部刊物上。按說,這是個好事兒,可是警察看了,幾乎雷倒。
原來,這位“教授”是這樣寫的:“該省民警90%以上有胃病、關節炎等職業病,一線民警幾乎全部有病,沒病的,都是剛參加工作的。”
寫到這兒,雖然說咱們有病吧,警察們還能接受,畢竟人家這是好心。然而,再往下看:“一線有三分之一的民警因為心理壓力大,而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症狀,這三分之一中有一半完全符合精神病患者症狀。”
警察同誌對此總結道:以此類推,我國很大程度上是在依靠瘋子維護社會治安。隨後,該局辦公室和政治處幾位無聊的,便按照民警名單分析,看是否能在全局找出30個瘋子來……可見,外行,有時候表揚也做不好的。
還是專心說案子吧。
話說,1979年以後,“老流氓”沉寂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警察們見麵談起,都有一個不好的推測:這老小子恐怕是年齡大了,幹不動了,鬧不好,真會讓他這一輩子逍遙法外。這說著說著,老孫可是沒有想到,一個意料不到的機會,像一塊磚頭一樣,“哐當”一下砸到了他的腦袋上。老孫說邪了,這案子破的,竟然是因為公安局要整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