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為姓,孝為字,腹便便,五經笥,但欲眠,思經事。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邊是我的姓氏,孝先是我的字,肚子大是因為裝滿了經書,睡覺也是在想著書上的事。
成語釋義
形容人長得胖,大肚子行動緩慢的樣子。
故事出處
《後漢書·邊韶傳》:“邊孝先,腹便便。”
出處譯文
邊孝先,長得肥胖肚子大。
005古調不彈
劉長卿是唐代詩人,字文房,郡望河間(今屬河北),籍貫宣城(今屬安徽)。青少年時,讀書於嵩陽,唐天寶年間進士及第。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禦史,後為長州尉,因事被捕入獄,後又因事貶潘州南巴尉。
劉長卿的詩,氣韻流暢,意境幽深,以五言見長,享名於中唐詩壇,他曾自詡為“五言長城”。他的詩存四百餘首,主要是抒發個人懷才不遇的苦悶,以及閑適的心情、貶黜的哀怨、羈旅的愁懷等。這跟他仕途坎坷有關。
他這首《聽彈琴》全詩如下:
泠泠七弦上,
靜聽鬆風寒。
古調雖自愛,
今人不多彈。
大意是說:清越的琴聲飄揚在七弦琴上,靜靜聆聽可以聽見鬆濤聲。古老的調子是我所喜愛的,但是今天的人已經不彈了。
劉長卿借詠古調的冷落,不為世人所重視,來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以及知音難覓的感慨。此詩的前兩句描摹音樂境界,後兩句抒發情懷。全詩從對琴聲的讚美,轉而寫到對時尚的慨歎,流露出詩人孤芳自賞,不同凡俗的情感。
成語釋義
比喻過時的東西不受歡迎。
故事出處
唐朝劉長卿《聽彈琴》:“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出處譯文
古老的曲調是我所喜愛的,但是今天的人已經不彈了。
006司空見慣
劉禹錫是唐朝的傑出詩人,他中了進士後,便在京做監察禦史。他在朝廷任職期間,曾在政治上謀求改革。因為他放蕩不羈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連州刺史,晚年才回京城。
回京後,有一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因仰慕劉禹錫,邀請他飲酒,李紳家裏很富有,也很講究排場。宴會上喝酒談笑,李紳又讓歌女出來演唱,並讓她們向劉禹錫殷勤敬酒。
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便吟詩一首,其中有兩句是:
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這首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相當於尚書。從劉禹錫的詩來看,整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對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慣,不覺得奇怪了。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劉禹錫對自己貶官連州經曆的感歎。
成語釋義
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故事出處
唐朝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劉禹錫詩:“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出處譯文
司空見慣了這種歌舞閑適的事情,但是我(連州刺史)卻感到非常感慨。
007白衣蒼狗
唐代有一個叫王季友的詩人。這王季友,好學,家貧,但人窮誌不短,作風很正派。可是,他妻子柳氏卻嫌棄他,終於和他離了婚。有些人不了解內情,紛紛議論,以為是王季友拋棄妻子,都指責王季友,把王季友給醜化了。
作為朋友的杜甫,對於社會上這些不公正的議論很有感慨,這首《可歎》詩,就是針對那些不公正的議論而發的。它不歎王季友好夫無好妻,也不歎好人無好運,歎的是:這樣一個作風正派的人物,竟然被人說得那樣低劣!
成語釋義
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故事出處
唐朝杜甫《可歎》詩:“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出處譯文
天上的白雲剛才還像一件白色的衣服,轉眼間卻變成了一隻黑色的狗的樣子。
008難兄難弟
東漢時期,有個人叫陳寔。陳寔生在貧寒之家,後來做了縣官,他為人正直、奉公守法,也十分廉潔儉樸。他有兩個兒子,長子陳紀,字元方;次子陳湛,字季方。陳寔出門辦事時,大兒子元方在前邊拉車,小兒子季方拿著手杖緊跟在後,路人見了無不稱讚他們兄弟有才又有德。
後來元方和季方的兒子為各自父親的功德而爭論,就去請祖父陳寔裁決,陳寔想了想說:“我看元方好得做他弟弟難,季方好得做他哥哥難。”兩個孫子才滿意地離去。
成語釋義
原意是形容兩兄弟都好,難分高下。現在形容兩兄弟都壞,或形容兩人都處於相似的困境之中。
故事出處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弟,季方難為兄。”
出處譯文
元方好得做他弟弟難,季方好得做他哥哥難。
009焦頭爛額
有個人到朋友家去做客,見主人家的煙囪是直的,灶邊又放了一堆柴薪,這個客人看到了,覺得這樣很危險,向主人建議說:“你這煙囪要改成彎曲的,把柴薪搬得離灶遠一點,否則會引起火災的。”主人不以為然,沒有做聲。
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虧得鄰居及時趕來把火撲滅,才沒有造成更大的損失。事後,主人殺牛宰羊,大擺酒席,感謝前來救火的鄰居。他特地請那些被火燒傷的人坐在上位,其他的則按照出力大小安排座次,就是沒有請事先提出勸告的那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