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不覺露出了會心一笑,收起他們的試卷,說:“好吧,今天到此為止,明天你們等通知。”
等到錄用通知書的是那個民辦高校的畢業生。
做大事不拘小節,固然是一種處事態度,但這往往也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不拘小節而誤大事的事例不勝枚舉。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做事認真仔細,才能把事做得盡善盡美。惠普公司的創始人戴維·帕卡德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11.在細節處精益求精
在工作中,很多人都不求進取,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對存在的技術問題懶得思考,對技術隱患不去克服,總覺得做得差不多就不會出問題。
每個企業都可能存在這樣的員工:他們每天按時打卡,準時出現在辦公室,但是卻沒有及時完成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忙忙碌碌,卻不願精益求精。對他們來說,工作做得差不多就行了。
美國華納公司與中國永華影城合作的早期,華納公司會經常派專人來永華影城與永華的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
在一次對影城內部的巡視過程中,華納公司的人發現盥洗室裏有一塊瓷磚壞了,不過瓷磚上麵有白色的牆紙覆蓋著,不是很顯眼,一般的人發現不了。
華納公司的人馬上告訴永華影城的後勤負責修理的人,提醒他們趕緊修理。可是,永華影城的人員並沒有重視這個細節,覺得這根本就是小題大做。接著,華納公司又打電話給永華影城的老總朱中響,但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於是,華納公司專門派人到盥洗室,對著這塊瓷磚拍了張照片,通過電子郵件發給朱中響,再次提醒他換掉那塊壞的瓷磚。
就這樣,這塊原本在永華眼裏並不起眼的壞瓷磚終於引起了永華影城的注意,前前後後共花了兩天時間,終於得到了解決。華納公司員工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讓永華影城老總朱中響很受感動。
諸如此類的小問題在永華電影院內是越來越少了。比如說影院內鋪的地毯,大多數影院由於人來人往,加上保養不好,地毯磨損是難免的,而去永華的觀眾如果足夠細的話,就會發現永華電影城內的地毯全無卷角或者破損的現象。
這是因為華納方麵規定了,地毯不允許磨損,地毯接縫處的線條一定不能脫落,地毯角落處一定不能卷起揉皺。
朱中響說:“華納跟國內某些影商的營銷至上理念不一樣,它的第一理念是:清潔和環境。他們一直強調要提供最佳的視聽環境給觀眾。
像這樣的小事,很多人也曾在工作中遇到過,而多數情況是,很多人覺得事情小得微不足道,不值得費心、費勁去做。這從側麵說明,很多人工作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注重細節,更沒有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很多員工經常抱怨公司這不好那不對,卻從來都沒有反省過自己的工作態度,他們每天都是應付性地工作,而且還發出這樣的言論:“何必那麼認真呢?”“差不多就可以了”,等等。有這種思想和行為的員工工作的時候肯定不會注重細節、精益求精。他們沒有工作的動力,也沒有工作的激情,當然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不要說在工作中取得斐然成績了。結果是,本來應該屬於他們的升遷和加薪機會卻錯過了。
對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這正是一個卓越員工必須具備的素養。也隻有在工作中注重細節,精益求精的員工,領導才會放心地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去辦理。讓領導放心的人,必將受到企業領導的格外重用。
12.從細節中取勝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沒有細節工夫的積累就不會有顯赫的大事。英國有首歌謠,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反映了忽略細節所帶來的致命傷害:“因為一個馬釘,損失一個馬蹄;因為一個馬蹄,損失一匹戰馬;因為一批戰馬,損失一名戰士;因為一名戰士,損失一場戰爭……”
注重細節往往能夠促成大事。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的差異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大。很多小事,你能做,別人也能做,隻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工夫,決定著事情完成的質量。
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隻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做一種樂趣,而隻是當做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他們隻能永遠做別人分配給他們做的工作,甚至即便這樣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好,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有一個叫莫克的18歲小夥子,他剛從菲利普斯學院畢業,是一名新英格蘭窮牧師的兒子,這時他正處在畢生事業的起步階段。當時,莫克還是一個辦公室的打雜人員,是替一位叫伯蘭克的經紀人做些雜務性工作,一星期掙15英鎊工錢。他的領導看他是個勤快可愛的小夥子,便給了他一個去銷售鐵路債券的機會。
於是,小夥子便尋找機會與紐約銀行行長摩西·泰勒搭腔,希望能賣一些公債給他。他知道這位行長對這條鐵路非常感興趣。
那麼他是怎樣把這些債券賣給那位行長的呢?
莫克自己這樣記載道:“當我走到他的辦公桌前時,他正對一個喋喋不休的人不耐煩地說道:‘講到正題上來,講到正題上來。’過了一會兒,他搖著頭把那人趕了出去。接下來,他向我點了點頭,示意我過去。我走過去把債券放到他的桌子上,說道:‘97。’泰勒先生很奇怪地看了我一會兒,然後把他的支票簿拿了過去,問道:‘寫誰的名字?’‘伯蘭克先生!’簽好了支票後,他又問道:‘伯蘭克先生給你多少回扣?’‘025%,’‘這太少了,讓他給你1%的回扣,如果他不照這個數目付給你,就由我來代他付’。”
莫克就這樣成功地賣掉了他的債券,而比這更為重要的收獲是,他同時得到了那個行長的注意,為贏得與這位重要人物的友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莫克正是憑借其敏銳的眼光,看出了這位偉大的銀行家有一副很細微、有時脾氣卻很急躁的性格:泰勒喜歡簡潔語言,對繁文縟節異常反感。所以,後來莫克與泰勒交涉時,就完全以極為簡潔的談話打動他,絕不說絲毫的廢話。這果然很合泰勒的脾氣。他後來還繼續向這個年輕人購買債券,並在許多別的事情上給予了他幫助。
莫克30歲時成為了一名百萬富翁。
莫克的成功,在於他很早就已懂得了“從細節中取勝”這一策略的重要性。當然,這種洞察人心的工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就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在注重對細節的觀察中不斷地訓練和提高。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不論什麼事,實際上都是由一些細節組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注重細節的為人處事風格也會給你的事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芒西原來隻是一家小報社的記者,但他後來卻升遷到了《紐約太陽報》出版人的高位上,成為當時美國媒體界卓越的領袖。
芒西去世前不久,他的老同事歐爾曼·裏奇為他寫了一本傳記,書中有一個頗具啟發性的故事。它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芒西為什麼能成為一名業界領袖。
裏奇這樣寫道:“大約在25年前,我的右耳就失去了聽覺。從此以後,當我們倆在一起的時候,這位領導每次都站在我的左邊。無論是在他的房間裏,抑或是在他的寫字間裏、汽車裏、大街上、進餐時……無論什麼時候,他總是會站在一個不使我感到自己是個殘廢人的位置上。而且,在他做這樣的舉動時,顯得那樣自然、隨意,簡直沒有一個人能注意到他是故意這樣做的。這真讓人感到驚訝……可以說,他真是一個設身處地替朋友著想的大好人。”
從這件小事上,我們可以看到,像一切有成就的人一樣,芒西也是常常在小事情上留心著別人的需要。
這種對於細節的注意,我們稱為機敏、殷勤或者體貼。一切有成就的人,都知道怎樣靠這種用心良苦的“小動作”去獲得人們的信仰及擁戴。
13.讓細節帶來成功機會
細節總容易被人所忽視,所以細節往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狀態,也最能表現一個人的修養。正是因為如此,透過小事看人,已經成為衡量、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方式之一。
細節的成功,看似偶然,實則孕育著成功的必然。細節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浪花顯示了大海的美麗,但必須依托於大海才能存在一樣。
一個青年來到城市打工,不久因為工作勤奮,老板將一個小公司交給他管理。他將這個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業績直線上升。有一個外商聽說之後,想同他洽談一個合作項目。當談判結束後,他邀請外商共進晚餐。晚餐很簡單,幾個盤子都吃得幹幹淨淨,隻剩下兩個小籠包子。他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這兩個包子裝進食品袋裏,我帶走。外商當即站起來表示明天就同他簽合同。
因將吃剩下的兩個小籠包帶走避免浪費這樣極其平凡的小事感動了外商,使外商順利地與他簽訂了合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注重小事的重要性。
有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極普通的中專學校讀書,成績也很一般。她得知媽媽患了不治之症後,想減輕一點家裏的負擔,希望利用暑假的時間掙一點錢。她到一家外企去應聘,韓國經理看了她的履曆,沒有表情地拒絕了。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她覺得手被紮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麵沁出了一顆紅紅的小血珠,原來椅子上有一隻釘子露出了頭。她見桌子上有一條石鎮紙,於是拿起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幾分鍾後,韓國經理卻派人將她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
在一件很細小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也能體現出對別人體貼和關心的人,她能獲得成功是無可置疑的。成功的機會隱藏在細節之中。當然,你做好了這些細節,未必能夠遇到如此平步青雲的機會;但如果你不做,你就永遠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14.注意細節,產生效益
在工作中,人們總是會忽略一些小事情,正是因為忽略了這些小事情,往往卻造成了大難題,常常會給人們帶來大麻煩。一些聰明人善於從小事情做起,注重細節,從而使局部得到很大的,有時是徹底的改觀。
眾所周知,日本尼西奇股份公司是與鬆下電器、豐田汽車一樣聞名世界的日本企業。但不管你相信與否,日本尼西奇股份公司是靠著尿墊、尿布發展起來的,並獲得了世界“尿布大王”的稱譽。
尼西奇股份公司在20世紀40年代末期,僅是個生產雨衣、防雨鬥篷、遊泳帽、衛生帶、尿布等橡膠製品的綜合性小企業,員工隻有三十多個人,訂貨不足,經營不穩,隨時都有破產的危險。一次,他們從日本政府發表的人口普查資料中得到啟發:日本每年大約有250萬個嬰兒出生,他們由此想到,嬰兒出生,尿布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每個嬰兒用兩條,全國一年就需要500萬條,這是一個多麼廣闊的市場啊!像尿布這樣的小商品,大企業根本不屑一顧,而小企業的人力、物力和技術盡管有限,如果能獨辟途徑,必定有所作為。
商品不在於大小,隻要市場上需要,同樣能成為暢銷貨,做成大生意。基於這樣的考慮,尼西奇公司當即作出決策:專門生產小孩尿墊。
為了增強尼西奇尿墊的競爭實力,尼西奇公司不斷地創新,對產品精益求精,以擴大銷售市場。尼西奇尿墊經曆了3代。第一代產品與前幾年中國市場上供應的嬰兒尿布差不多,用一層布料做成,適應性差;第二代產品在外觀上作了一些改進,除了一層布料的尿布外,還將外麵一層做成一條小短褲,有鬆緊帶,有尺寸,還可以從顏色上分辨男女;第三代產品把尿布改為3層,最裏層是棉、毛、尼龍的混合織物,外層是一條漂亮的小短褲,從而解決了吸水、透氣問題。如今,這種尿布已經發展到近百個品種。為了改進產品,他們十分注重博采眾家之長。1979年,尼西奇公司的一位前總經理隨團訪華,每到一處,不是先去遊覽名勝古跡和選購古董藝術品,而是四處尋找尿墊。在短暫的旅行期間,他竟然奇跡般地收集了十幾種中國尿墊。上海有一種利用邊角料拚接的尿墊,他們發現後立即仿效,在設計時利用邊角料,既增加了美感,又節省了原料,降低了成本,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尼西奇公司組成一個二十多名專職人員的開發中心,利用各種先進技術對尿墊進行數據測試,從中選擇最佳材料和設計。以往的尿墊都是用普通縫紉機縫製,考慮到嬰兒皮膚太嬌嫩,現在一律用超聲波縫紉機加工,使接合處平平整整,深得年輕媽媽的歡心。
其實像尿布這種日用品,哪一個中國人不會做呢?但就是很少有人像尼西奇公司一樣把它當做一項產業來做,自然也就不可能獲得像尼西奇那樣的財富。這種小產品做出大生意的例子比比皆是,關鍵是我們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更沒有意識地去利用這一點。
25美分一個漢堡包,再加上20美分一個冰激淩,一碟炸土豆條,幾片酸黃瓜。麥當勞如此小本生意,竟然每年營業額高達100億美元,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對此,克洛克說了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我隻是認真對待漢堡包生意。”
每個人都要用搞藝術的態度來開展工作,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成一件藝術品,對自己的工作精雕細刻。隻有這樣,你的工作才能成為一件優秀的藝術品,也才能經得起人們細心地觀賞和品味。細節體現藝術,也隻有細節的表現力最強。
15.重視細節中的蝴蝶效應
何謂蝴蝶效應?一隻蝴蝶在巴西煽動翅膀,有可能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卷風。以此比喻長時期大範圍的天氣預報往往因一點點微小的因素造成難以預測的嚴重後果。微小的偏差是難以避免的,從而使長期天氣預報具有不可預測性或不準確性。這如同打台球、下棋及其他人類活動,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當我們關注蝴蝶效應時,不禁會想起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或許就會改變人的一生,這絕不是誇大其詞,蝴蝶效應確實使我們有可能因為一個細節而成功或者失敗。究竟是什麼因素左右了我們的未來?是不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類似這樣的“蝴蝶效應”?
至少在企業中工作的員工每天都在受到蝴蝶效應的影響。一個員工做事的方式和結果雖然很多時候看似偶然,但實際上,如果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中存在著必然性。因為他們下意識的動作出自一種習慣,而習慣的養成來源於他們的工作態度。一個優秀的員工總會以一次大膽的嚐試、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一種積極的態度和真誠的服務,為公司和自己帶來不可計量的喜悅和機會;而一個做事漫不經心的員工則恰好相反,他可能會把最重要的事搞得一團糟。
所以,重視工作細節中的蝴蝶效應,對你來說,就如同為你的工作和事業安上了“安全閥門”。
作為一名員工,請不要忽略工作中的細節,它可以決定你的一切。具體而言,你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從簡單做起
在當今社會,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胸懷大誌,滿腔抱負,但是成功往往都是從點滴開始的,甚至是細小至微的地方。如果不遵守從小事做起的原則,必將一事無成。所以,凡事不要急功近利;先要曆練心境,沉澱情緒;從零做起,從小事做起。不好高騖遠,本著務實求真的精神去客觀、切實地積累經驗,逐漸去培養注重細節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
從細微處入手
不論什麼事,實際上都是由一些細節組成的。細節是每一個環節都能透出一絲不苟的嚴謹,真正做到了環環相扣、疏而不漏。我們要把細節當做一件大事來做,花大力氣做,把事做細、做透、做全麵,才能把事情做好。生活的一切原來都是由細節構成的,細節看似偶然,實則孕育著必然,中國有句名言:“細微之處見精神。”要想不出現失誤,就必須從最細微之處入手。
避免任何細節的失誤
現代商業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細節決定的。大筆的金錢投入下去,往往隻為了賺取百分之幾的利潤。任何一個細節的失誤,就可能將這些利潤完全吞噬掉。所以,對於工作的細節和生活的小節,每個人都沒有理由不去重視。
16.忽視細節會吃大虧
在日常工作中,人們總是願意去關注那些大的事情、大的問題,而不願去關心那些細小的問題,認為它們太“小”,完全沒有必要在這上麵耗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殊不知小問題容易出現大紕漏。一個不起眼的小細節有可能會葬送一個大項目。因此,對小細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下麵這則故事就是因為細節管理上的一個小的漏洞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浙江某地用於出口的凍蝦仁被歐洲一些商家退了貨,並且要求索賠。原因是歐洲當地檢驗部門從1000噸出口凍蝦中查出了02克氯黴素,即氯黴素的含量占被檢貨品總量的五十億分之一。經過自查,環節出在加工上。原來,剝蝦仁要靠手工,員工小王因為手癢難耐,便用含氯黴素的消毒水止癢,結果將氯黴素帶入了凍蝦仁。五十億分之一和1000噸比起來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嚴謹的歐洲人就是不允許有絲毫的失誤,他們對於細節問題可以說是相當地重視。
正是因為小王對於細節的疏忽,他們公司也因此而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小王的命運可想而知了。
類似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大的錯誤也許會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但小的錯誤人們往往會麻痹大意,一帶而過。其實,隻要是錯誤我們就應該注意。因為錯誤終究是錯誤,不論它是否細小,而且往往小的錯誤更容易造成大的損失。員工要出類拔萃,對細節就應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