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培養對自我的責任心(2 / 3)

鍛煉自己積極主動的意識。在一個月內,專注於自己影響範圍內的事物,對自己許下承諾,並予以兌現;做一支照亮他人的蠟燭,而非評判對錯的法官;以身作則,不要隻顧批評;解決問題,不要製造問題;不必怪罪別人或為自己文過飾非,不怨天,不尤人;別活在父母、同事或社會的蔭庇之下,善用天賦的獨立意誌,為自己的行為與幸福負責。試行積極主動的一個月訓練法,觀察一下,自己的影響範圍在訓練之後是否有所變化?

6.要培養自我約束力

對於自我約束的問題,詼諧作家傑克森·布朗曾經有過一個有趣的比喻:“缺少了自我約束的才華,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魚。眼看動作不斷可是卻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後,還是原地打轉。”如果你知道自己有幾分才華,而且工作量實在不少,卻又看不見太多成果,那麼你很可能缺少自我約束的能力。

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有許多禁止、不準和不允許,或者還有一些不主張、不讚同等等。一直以來人們就認為這些東西應該是生硬的和冷冰冰的。但這樣做的效果卻未必理想。

在一家很有名的法國餐館的大廳裏可以見到這樣的字眼:“服務人員禁止在大廳抽煙、休息,違者記過”,意思固然很清楚,但員工並不喜歡,因為它明顯帶有不信任、帶有強製性,令人壓抑。對這家餐館來說,這樣做並不會實現員工的自我管理,可能適得其反。讓員工進行自我管理過程中雖然可能無法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倦怠或低效率的情況,但隨著自我管理的不斷加強,這種局麵終將有所改觀,而如果對員工自我管理進行粗暴幹涉或聽任不管都可能導致混亂。所以,對員工自我管理進行引導的方向和策略,應當成為企業戰略規劃的一個新的組成部分。

我們時代的許多偉大的思想學說,為管理學的發展開辟了極其廣闊的空間。在員工應得到尊重、鼓勵,應從工作中得到樂趣和滿足這些人性化理念的推行和應用過程中,員工的自我管理也得到了推廣。

毫無疑問,一個人的工作態度以及他與周圍人的關係決定了工人的生產效率。拒絕或忽視運用自製力的人,實際上是把好機會一個又一個地浪費掉,而且,最糟的是,他們本身並不知道錯過了這些機會。

在職業生涯過程中,大都數人很難在開始的時候,就具備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是在經曆了協助性自我管理之後,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我管理。

少年時期,父母與老師負責我們的自我管理任務。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督促中完成了自我管理,而並不是主動去完成學習與生活的任務。雖然那時可能有朦朧的自我管理意識,但尚不具備自我管理能力,督促甚至是強迫則成了必要的手段。

踏入社會,開始了獨立自主的生活以後,自我管理回歸到獨立進行的階段。雖然有些時候我們仍然需要別人的協助與支持,但更多的是,要依靠自我。這既是個性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我們職業生涯穩步發展所必經的階段。

當我們意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時,並在工作中加以實現,那麼你會發現,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工作習慣都因此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有條理可循,做事穩重,不留後患,在同事與上司眼中,你是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優秀員工,是一個可以讓人放心和信任的人。所以,你的上司會放心地把重要的工作交由你去完成;你的同事喜歡與你共同工作,並會主動與你交往。你的能力在上司交代的任務中得到了鍛煉與提高,為你贏得了晉升與加薪的機會;你的人際網絡在同事與你的工作過程中得到了擴大,這可能會為你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成功機遇。

7.要端正職業態度

職業態度主要是指勞動態度。勞動態度不單指勞動者的主觀態度,也揭示了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客觀狀況、參加社會勞動的方式。

人們的勞動態度是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這些因素有主觀方麵的,也有客觀方麵的。主觀方麵的因素有勞動者的勞動價值觀念、受教育程度、文化專業技術水平、勞動能力、興趣愛好等等。客觀方麵的因素有生產資料的所有製狀況、勞動者在勞動中的地位、產品的分配方式、勞動者具體勞動的內容、勞動環境和勞動條件等等。

職業態度的好壞可以體現出一個人、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個係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對職業態度的要求是:

端正

在社會主義製度下,每個人所從事的職業都是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工作隻有性質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不論任何人,首先要有一個端正的職業態度,否則,什麼事情也做不好。而且職業態度的好壞成為對人們進行職業道德評價的標準,勞動貢獻的大小也就成為衡量人們職業道德價值的標準。

謙和

對人要謙虛和藹。和藹可以使人感到至親至善至美。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應做到說話和氣,對人親熱,有問必答,有錯必改,百問不煩。這是職業態度的起碼要求。

誠實中肯

對人對事要誠實中肯,不弄虛作假,不欺騙人,更不敲詐勒索。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在社會服務中,要誠實守信,表裏如一,言行一致。

克服不道德行為

在職業態度中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有些部門和工作人員,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群眾有問題找上門來,他們不是熱情接待,而是態度生硬,“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在大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端正職業態度的同時,必須采取教育、紀律和法製等手段,同職業態度中的不道德行為進行不懈的鬥爭。

8.要履行職業責任

職業責任是指行業和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對社會和他人所負的職責。社會上的每一個行業都對社會或其他行業擔負著一定的使命和職責,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也對本職工作擔負著一定的職業使命、職責、任務。職業責任往往是通過具體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職業章程或職業合同來規定的。能否履行職業責任,是一個職業工作者是否稱職、能否勝任本職工作的根本問題。

一般說來,責任就是義務,職業責任就是職業義務,這兩個概念是相同的,但職業責任、職責義務與道德義務並不完全相同,它們之間既有聯係,又有區別。它們的聯係主要是指:都要求從事一定職業活動的人們必須敬業樂業、積極工作、努力完成自身職業所賦予的各項任務。

它們的區別主要是:

第一,職業責任、職業義務是靠外在的強製力量推動人們的職業行為。如果一個人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職業責任與義務,就要受到政治的、經濟的或法律的製裁。道德義務則是在人們的內心信念驅使下自覺履行的,雖然有時強大的社會輿論也會對人的行為產生重大作用,但這和外在的強製和政治、經濟、法律的強製有著不同的性質。

第二,履行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與得到某種權利或報償緊密聯係,而履行道德義務不是為了權利和報償。在道德上盡義務,就是要自覺地作出有利於他人的、有利於社會的行為;當個人利益與他人或社會利益發生衝突時,就要犧牲個人利益以實現他人或社會的利益。所謂道德義務,就是人們自覺認識到的並自覺履行的道德責任,它高於職業責任與職業義務。

職業責任規定了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的具體內容,是從業人員履行職業義務的依據。職業勞動者隻有認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把它變成自己內心的道德情感和信念,才能自覺自願地從事本職工作,表現出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因此,職業道德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要使職業勞動者自覺認識到自己對社會、對本職和對他人所承擔的職業責任,並自覺地轉化為自己的職業道德義務。

9.要強化職業技能

職業技能是指職業勞動者從事職業勞動和完成崗位工作應具有的知識文化水平、技術熟練程度和解決問題的各種能力。它是從事職業工作的重要條件,是職工實現職業理想、追求高尚職業道德的具體行為內容。

如果一個職業勞動者隻有做好本職工作的願望,而無過硬的技能,職業道德的感召力就無從談起。崇高的職業道德不但表現為自覺履行職業責任、實現職業理想的願望,還表現為高超的職業技能。職業技能是每個勞動者對社會應盡的道德義務。在職業勞動中,人們正是憑借自己所學的知識、所掌握的技能,為社會、為他人服務,成為社會需要、人民歡迎的職業道德履行者。因此,職業技能具有深刻的道德意義,是職業道德體係的內容之一。

科學技術知識與業務能力是職業勞動必備的條件之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對職業勞動者的職業技術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精。職工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第一,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與本職工作有關的技能和專業知識。為了提高人們的職業技能,除了鼓勵個人刻苦學習、努力鑽研外,還要分層次、分階段地進行各種崗位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一方麵要更新觀念,學習、掌握新的技能;另一方麵,還要借鑒、吸收他人的先進技能包括國外的先進技能。在掌握科學技術的基礎上,要把所學理論和實際操作緊密結合起來,也就是在本職工作中充分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用所學理論指導自己的工作。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但需要高級科學技術專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萬受過良好職業技術教育的中、初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工和其他受過良好職業培訓的城鄉勞動者。沒有這樣一支勞動大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設備就不能成為現實的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環節。所以,一切從事社會主義職業活動的勞動者,不論是中、初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工、城鄉勞動者,還是高級專家、教授,都要把掌握和提高職業技能擺在重要位置上。刻苦鑽研業務,勇於實踐,不斷創新,這不僅是個人學識問題,而且是關係到社會主義建設、國富民強的重大道德問題,也是我們應盡的道德責任。

10.要理解職業紀律

職業紀律是指為了維持職業活動的正常秩序,保證職業責任的履行,人們在從事職業活動時必須遵守的規矩和準則。它是調節勞動者與他人、職業集體、社會以及職業生活中局部與全部關係的重要方式。它常常表現為規章、製度等形式。

職業紀律具有法規強製性和道德自控性兩方麵的特征。職業紀律成為職業道德規範體係的內容,不僅因為職業紀律是保證職業活動正常開展的手段,而且因為遵守職業紀律的意識和行為是人們職業品質的重要內容。自覺遵守職業紀律是個人自由意誌的體現,是個人對自己與職業集體關係、與社會整體利益關係的“自覺”認識的體現,它表明了個人對正常職業生活及社會集體生活需要的服從。

職業紀律與職業道德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它們之間既有差異性,又有統一性。一個自覺用職業道德約束自己的人,也必然是一個嚴格遵守職業紀律的人。也就是說,職業紀律與職業道德是職業活動的共同要求,二者密切聯係、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同時,它們之間又有差異性。職業道德是用榜樣的力量來倡導某種行為,而職業紀律以強製手段去禁止和懲處某種行為。紀律的執行和檢查往往由專門機構來保證,而職業道德是靠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的手段來實現的,其目的在於提高人們的思想境界和情操。

總之,社會主義職業紀律是建立在與人民群眾利益根本一致基礎上的、同全體職業勞動者對社會主義事業責任心相聯係的紀律,是在社會實踐中充分發揮個人獨創性和主動性的紀律。因此,職業紀律要求我們不斷強化職業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

11.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之所以能夠提高人們的道德品質,就在於它不是單純的內心體驗,更重要的是它使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鬥爭中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進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修養必須接受這一基本理論的指導,克服一切舊道德修養方法中脫離社會實踐,片麵講個人“修身”、“養性”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致命弱點,切實把職業道德修養建立在職業道德實踐的基礎上。因此,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要求從業者在自己的職業工作實踐中自覺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把這種修養作為自身思想建設的主要內容,以積極參與社會道德建設為己任,少議論,多行動,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共同營造人人講道德的強烈氛圍,共同形成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強大合力,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向新的高度發展。

提高職業道德認識,是職業道德修養的前提條件。

理論是行動的向導,缺乏理論指導的行動必然是盲目的。職業道德修養是一種理智的、自覺的活動,它不僅需要科學的世界觀作指導,也需要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道德理論作基礎。因此,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道德基本理論,努力提高職業道德認識,是搞好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前提和必經途徑。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係,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矛盾分析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等思維原則和思維方法的科學闡述,更為我們建設、發展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提供了根本的思想路線和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