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騰訊公司總部時指出:“現在人類已進入互聯網時代這樣一個曆史階段,這是一個世界潮流,而且這個互聯網時代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生產力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進步推動作用。”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已成為政府治國理政的新平台。作為政府工作的新平台,政府要利用網絡進行危機應對,要利用網絡開展政務活動,要通過網絡為民服務,最終贏得民眾支持和擁護。
微博、微信問政是網絡問政中的主要表現形式,這兩種工具具有方便快捷、傳播迅速、反饋及時等優勢。相比博客,它們的使用門檻更低、傳播效率更高、到達能力更強,已經在政治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政務微媒體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麵臨著巨大的挑戰。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係主任廖聖清認為,“政務微博有利於政府對一些突發性事件、網絡謠言給予及時回應和澄清,比傳統新聞發言人製度更迅速、高效,運用得當可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但是,如果對突發事件、網絡謠言應對不及時,甚至發布不實信息,政務微博的公信力將一瀉千裏,沒有挽回的餘地”。因此,如何用好政務微媒體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隨著創新社會管理進程不斷深化,政務微博、微信作為新應用新工具要率先轉變和創新管理方式。
近年來,已經有很多有效利用微媒體並成功進行輿論引導的案例,本章通過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歸納出一係列微媒體輿論引導策略,為政府進行輿論引導提供參考。
周恩來認為,事實是真理的基石,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隻有忠於事實,才能忠於真理”成為我國廣大新聞工作者的基本準則,也是我國新聞發布和輿論引導的一貫原則。忠於事實,就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新聞宣傳隻有尊重事實,追求真理,才能有針對性地發揮輿論效力。在客觀事實與新聞的觀點發生矛盾時應該選擇把尊重事實放在首位,否則就會給黨和國家造成不良影響。
然而在互聯網環境下,經常可以聽到一些有悖於事實或者易於產生歧義的言論,這些言論在互聯網時代被快速傳播快速放大,產生了很大的負麵影響。
發改委官員稱房地產非支柱產業,網友引經據典進行反駁
2013年4月,有國家發改委官員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答記者問時說,“很多人說把房地產作為支柱性產業,我查了一下文件,沒有這句話,我們提出是把建築業作為支柱性產業”。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保障好生存性需求,保障好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房地產有無泡沫現象,很難用一句話回答。
此話一經說出後立刻引發質疑。包括華遠地產董事長任誌強等業內外人士都公開表示房地產支柱性產業地位曾被多個文件提及。有媒體記者隨後查閱資料發現,早在2003年,國務院下發的《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中就提出,房地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在2003年之後,房地產支柱性產業地位也多次被提及,2005年5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做好穩定住房價格工作意見的通知》中指出“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2008年12月上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明確重提房地產的支柱性地位,稱“要把滿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條件願望和發揮房地產業支柱性產業作用結合起來”,隻是在2008年12月之後,中央文件或會議對房地產的表述有所改變,鮮見再有“支柱產業”的說法。